(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123434246.4
(22)申请日 2021.12.31
(73)专利权人 贵州芭田生态工程有限公司
地址 558000 贵州省黔 南布依族苗族自治
州瓮安县 工业园区
专利权人 黔南民族师 范学院
(72)发明人 方进 周骏宏 黄德明 张凌云
韩忠民 李青青 李忠艳 段少亚
郑跃强 曾靖娇 刘斌
(74)专利代理 机构 深圳众鼎汇成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4 4566
专利代理师 朱业刚
(51)Int.Cl.
B01J 19/18(2006.01)
B01D 29/35(2006.01)B01D 29/96(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过滤反应釜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过滤反应釜, 包括筒
体、 设置于筒体上的进料管、 出料管以及设置于
筒体内用于搅拌反应物的搅拌器; 筒体包括外筒
和设置于外筒内的内筒, 内筒的筒壁上设置有若
干个与外筒连通的通孔 以及贴附于内筒筒壁上
的滤网, 外筒和内筒之间形成滤液腔。 本实用新
型所提供的一种过滤反应釜可在反应进行的同
时实现连续过滤, 通过可更换的滤网实现滤液的
连续排出、 通过进料管连续进料, 可确保反应产
物脱离反应体系, 推动化学平衡的正方向进程,
加快化学反应、 提高平衡转化率; 通过搅拌器可
提高反应效率, 促使化学原料搅拌均匀, 保证化
学反应完全反应 。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1页
CN 217473515 U
2022.09.23
CN 217473515 U
1.一种过滤反应釜, 其特征在于, 包括筒体、 设置于所述筒体上的进料管、 出料管以及
设置于所述筒体内用于搅拌反应物的搅拌器; 所述筒体包括外筒和设置于所述外筒内的内
筒, 所述内筒的筒壁上设置有若干个与所述外筒连通的通孔以及贴附于所述内筒筒壁上的
滤网, 所述外筒和所述内筒之间形成滤 液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过滤反应釜,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筒上设置有第一进料口,
所述内筒 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进 料口连通的第二进料口, 所述进 料管由所述外筒的外侧穿
过所述第一进料口和所述第二进料口伸入所述内筒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过滤反应釜, 其特征在于, 所述搅拌器包括搅拌杆和若干个
搅拌叶, 所述搅拌杆 的一端端部由所述外筒的顶部伸出后与驱动部件固定连接, 另一端端
部伸入所述内筒内与所述搅拌叶固定连接 。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过滤反应釜, 其特征在于, 所述搅拌叶为设置于所述内筒
中、 垂直于所述搅拌杆设置的椭圆形叶片。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过滤反应釜,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筒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
所述出料管通过所述出料口与所述滤 液腔连通。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过滤反应釜,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筒体上与真空
系统连通的抽料管, 所述外筒的顶部设置有可供所述抽料管插入的第一抽料孔, 所述内筒
的顶部设置有可供所述抽料管插入的第二抽料孔, 所述抽料管的末端穿过所述第一抽料孔
和所述第二抽料孔伸入所述内筒的底部 。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过滤反应釜, 其特征在于, 所述抽料管的末端伸入所述内筒
的底部并与所述滤网抵 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过滤反应釜,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筒体上的溢流
管, 所述外筒的侧 面设置有可供所述溢流管插入的溢流孔, 所述溢流管通过所述溢流孔与
所述滤液腔连通。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过滤反应釜, 其特征在于, 所述溢流孔的高度与 所述内筒的
高度齐平。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过滤反应釜, 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筒和所述外筒之间通过
若干个支撑架焊接固定连接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7473515 U
2一种过滤反 应釜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工设备技 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过 滤反应釜。
背景技术
[0002]过滤反应釜一般指能够完成化学反应的容器, 过滤反应釜广泛应用于石油、 化工、
橡胶、 农药、 染料、 医药和食品等领域, 是用来完成硫化、 硝化、 氢化、 烃化、 聚合、 缩合等工艺
过程的压力容器, 过滤是指一种在推动力或者其他外力作用下, 使悬浮液中的液体透过介
质而固体颗粒及被过滤介质截留, 从而使固体与液体分离的操作。 目前市面上 的反应器和
过滤器一般是分开制作、 独立存在的单元, 少有整合反应和过滤功能于一体的产品。 而近年
来出现的整合过滤反应釜和过滤器的过滤反应釜, 一般是简单地把过滤部件连接在过滤反
应釜上, 过 滤效果差且稳定性 不佳, 在反应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解决现有的过滤过滤反应釜直接把过滤部件连
接在过滤反应釜上, 过 滤效果差且稳定性 不佳的缺 点, 提供一种过 滤反应釜。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过滤反应釜, 包括筒体、 设置
于所述筒体上 的进料管、 出料管以及设置于所述筒体内用于搅拌反应物的搅拌器; 所述筒
体包括外筒和设置于所述外筒内的内筒, 所述内筒的筒壁上设置有若干个与所述外筒连通
的通孔以及贴附于所述内筒 筒壁上的滤网, 所述外筒和所述内筒之间形成滤 液腔。
[0005]进一步地, 所述外筒上设置有第一进料口, 所述内筒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进料口
连通的第二进 料口, 所述进料管由所述外筒的外侧穿过所述第一进料口和所述第二进 料口
伸入所述内筒中。
[0006]进一步地, 所述搅拌器包括搅拌杆和若干个搅拌叶, 所述搅拌杆的一端端部 由所
述外筒的顶部伸出后与驱动部件固定连接, 另一端端部伸入所述内筒内与所述搅拌叶固定
连接。
[0007]具体地, 所述搅拌叶为设置 于所述内筒中、 垂直于所述搅拌杆设置的椭圆形叶片。
[0008]进一步地, 所述外筒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 所述出料管通过所述出料口与所述滤
液腔连通。
[0009]进一步地, 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筒体上与真空系统连通的抽 料管, 所述外筒的顶部
设置有可供所述抽料管插入的第一抽料孔, 所述内筒的顶部设置有可供所述抽料管插入的
第二抽料孔, 所述抽料管的末端穿过所述第一抽料孔和所述第二抽料孔伸入所述内筒的底
部。
[0010]具体地, 所述抽料 管的末端伸入所述内筒的底部并与所述滤网抵 接。
[0011]进一步地, 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筒体上的溢流管, 所述外筒的侧面设置有可供所述
溢流管插 入的溢流 孔, 所述溢流管通过 所述溢流 孔与所述滤 液腔连通。
[0012]具体地, 所述溢流 孔的高度与所述内筒的高度齐平。说 明 书 1/4 页
3
CN 217473515 U
3
专利 一种过滤反应釜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9 03:39:23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