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12342 9942.6
(22)申请日 2021.12.31
(73)专利权人 真准电子 (昆山) 有限公司
地址 215300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巴城镇
东定路570号
(72)发明人 胡华丹 朱文明
(74)专利代理 机构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32224
专利代理师 董成
(51)Int.Cl.
B21D 37/10(2006.01)
B21D 37/12(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超薄型 笔记本外壳IMR成型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超薄型笔记本外壳
IMR成型装置包括底座, 以及位于底座上方具有
冲压槽的下模具, 下模具分为四等分, 形成第一
模块、 第二模块、 第三模块和第四模块, 第一模块
和第三模块沿着下模具的对角线对称分布, 第二
模块和第四模块沿着下模具的另外一条对角 线
对称分布, 底座为中空结构, 底座内设置有用于
驱动第一模块和第三模块往相反方向移动的第
一驱动组件, 以及用于驱动第二模块和第四模块
往相反方向移动的第二驱动组件。 本实用新型,
通过第一驱动组件驱动第一模块和第三模块往
相反方向移动, 通过第二 驱动组件驱动第二模块
和第四模块往相反方向移动, 从而使得笔记本外
壳与下模具冲压槽紧密贴合的状态被 打开, 以便
于轻松脱 模。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2页
CN 217252117 U
2022.08.23
CN 217252117 U
1.一种超薄型笔记本外壳IMR成型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底座(1), 以及位于底座(1)
上方具有冲压槽的下模具(2), 所述下模具(2)分为四等分, 形成第一模块(21)、 第二模块
(22)、 第三模块(23)和第四模块(24), 所述第一模块(21)和第三模块(23)沿着下模具(2)的
对角线对称分布, 所述第二模块(22)和第四模块(24)沿着下模具(2)的另外一条对角线对
称分布, 所述底座(1)为中空结构, 所述底座(1)内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一模块(21)和第三模
块(23)往相反方向移动的第一 驱动组件(31), 以及用于驱动第二模块(22)和第四模块(24)
往相反方向移动的第二驱动组件(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薄型笔记本外壳IMR成型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
驱动组件(31)包括转动连接于底座(1)空腔内的第一螺纹杆(311), 所述第一螺纹杆(311)
两端螺纹线走向相反, 所述第一螺纹杆(311)表面螺纹连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第一内螺纹
套(312), 所述第一模块(21)和第三模块(23)下表面均垂直固定有第一限位滑杆(313), 所
述第一模块(21)通过第一限位滑杆(313)与其中一个第一内螺纹套(312)固定连接, 所述第
三模块(23)通过第一限位滑杆(313)与另外一个第一内螺纹套(312)固定连接, 所述底座
(1)上表面开设有供第一限位滑杆(313)滑动的第一限位滑槽(314), 所述第一限位滑槽
(314)与第一螺纹杆(31 1)平行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超薄型笔记本外壳IMR成型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
驱动组件(32)包括转动连接于底座(1)空腔内的第二螺纹杆(321), 所述第二螺纹杆(321)
两端螺纹线走向相反, 所述第二螺纹杆(321)表面螺纹连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第二内螺纹
套(322), 所述第二模块(22)和第四模块(24)下表面均垂直固定有第二限位滑杆(323), 所
述第二模块(22)通过第二限位滑杆(323)与其中一个第二内螺纹套(322)固定连接, 所述第
四模块(24)通过第二限位滑杆(323)与另外一个第二内螺纹套(322)固定连接, 所述底座
(1)上表面开设有供第二限位滑杆(323)滑动的第二限位滑槽(324), 所述第二限位滑槽
(324)与第二螺纹杆(321)平行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超薄型笔记本外壳IMR成型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
螺纹杆(311)和第二螺纹杆(321)相互交错且垂直分布, 所述第一螺纹杆(311)和第二螺纹
杆(321)不在同一水平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超薄型笔记本外壳IMR成型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
螺纹杆(31 1)和第二螺纹杆(321)之间设置有联动组件(3 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超薄型笔记本外壳IMR成型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联动
组件(33)包括套接于第二螺纹杆(321)中间位置的蜗轮(331), 所述第一螺纹杆(311)的中
间一段为蜗杆, 且与蜗轮(3 31)相互啮合。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7252117 U
2一种超薄型笔记本外壳IMR成型装 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 涉及成型装置技 术领域, 具体为 一种超薄型 笔记本外壳IMR成型装置 。
背景技术
[0002]笔记本电脑, 简称笔记本, 又称 “便携式电脑, 手提电脑、 掌上电脑或膝上型电脑 ”,
特点是机身 小巧。 比台式机携带 方便, 是一种小型、 便 于携带的个人电脑。 通常重1 ‑3公斤。
[0003]由于笔记本电脑的外壳较为轻薄, 通过模具冲压成型后, 在脱模过程中及其容易
产生断裂或者形变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薄型笔记本外壳IMR成型装置, 具备的通过第
一驱动组件驱动第一模块和第三模块往相反方向移动, 通过第二驱动组件驱动第二模块和
第四模块往相反方向移动, 从而使得笔记本外壳与下模具冲压槽紧密贴合的状态被打开,
以便于轻松脱模的优点, 解决了背景技 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超薄型笔记本外壳IM R成型
装置包括底座, 以及位于底座上方具有冲压槽的下模具, 所述下模具分为四等分, 形成第一
模块、 第二模块、 第三模块和第四模块, 所述第一模块和第三模块沿着下模具的对角线对称
分布, 所述第二模块和第四模块沿着下模具 的另外一条对角线对称分布, 所述底座为中空
结构, 所述底座内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一模块和第三模块往相反方向移动的第一驱动组件,
以及用于驱动第二模块和第四模块往相反方向移动的第二驱动组件。
[0006]优选的, 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转动连接于底座空腔内的第一螺纹杆, 所述第一
螺纹杆两端螺纹线走向相反, 所述第一螺纹杆表 面螺纹连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第一内螺纹
套, 所述第一模块和第三模块下表面均垂直固定有第一限位滑杆, 所述第一模块通过第一
限位滑杆与其中一个第一内螺纹套固定连接, 所述第三模块通过第一限位滑 杆与另外一个
第一内螺纹套固定连接, 所述底座上表面开设有供第一限位滑杆滑动的第一限位滑槽, 所
述第一限位滑槽与第一螺纹杆平行分布。
[0007]优选的, 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转动连接于底座空腔内的第二螺纹杆, 所述第二
螺纹杆两端螺纹线走向相反, 所述第二螺纹杆表 面螺纹连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第二内螺纹
套, 所述第二模块和第四模块下表面均垂直固定有第二限位滑杆, 所述第二模块通过第二
限位滑杆与其中一个第二内螺纹套固定连接, 所述第四模块通过第二限位滑 杆与另外一个
第二内螺纹套固定连接, 所述底座上表面开设有供第二限位滑杆滑动的第二限位滑槽, 所
述第二限位滑槽与第二螺纹杆平行分布。
[0008]优选的, 所述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相互交错且垂直分布, 所述第一螺纹杆和
第二螺纹杆不在同一水平面上。
[0009]优选的, 所述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之间设置有联动组件。
[0010]优选的, 所述联动组件包括套接于第二螺纹杆中间位置 的蜗轮, 所述第一螺纹杆说 明 书 1/4 页
3
CN 217252117 U
3
专利 一种超薄型笔记本外壳IMR成型装置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9 03:35:21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