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全文最新的团体标准 提供单次或批量下载
文库搜索
切换导航
文件分类
频道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文件分类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批量下载
(19)中华 人民共和国 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122941675.4 (22)申请日 2021.11.26 (73)专利权人 西南石油大 学 地址 610500 四川省成 都市新都区新都大 道8号 (72)发明人 冯林峰 刘章 张易 朱柏旭 谢世炜 (51)Int.Cl. B65F 1/14(2006.01) B65F 1/0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垃圾分类与压缩回收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垃圾分类与压缩回收 装置。 其主要包括外壳、 垃圾桶、 图像识别与处理 装置、 压缩与分类装置。 外壳为装置主体, 呈长方 体, 上平面为凹状板, 底部两侧有矩形通孔; 凹状 板中间中空, 可到达外壳内部。 凹状板底部下侧 安装有隔板, 形状与凹状板的中空位置相同。 外 壳内部两侧对称安装有两个压缩与分类装置。 矩 形通孔内放置有两个垃圾桶。 凹状板斜面下表面 安装有图像识别与处理装置。 使用时, 外壳上平 面的凹状板可以让垃圾直接滑入 垃圾桶内, 避免 人过多与垃圾桶接触。 随后, 图像识别与处理装 置对垃圾类型进行识别分类, 再利用对称安装的 压缩与分类装置上的剪式机构, 即可实现对垃圾 的分类与压缩。 本实用新型具有使用 简单、 方便 的特点。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2页 CN 216234205 U 2022.04.08 CN 216234205 U 1.一种垃圾分类与压缩回收装置, 包括外壳(1)、 垃圾桶(2)、 图像识别与处理装置(3)、 压缩与分类装置(4),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1)为装置主体, 整体呈长方体, 上平面为凹状 板(101), 底部 两侧设有矩形通 孔(102); 所述凹状板(101)中间中空, 可到 达所述外壳(1)内部; 所述外壳(1)内部、 凹状板(101)底部下侧安装有隔板(5); 所述隔板(5)形状与所述凹 状板(101)的中空位置相同; 所述外壳(1)内部 两侧对称安装有两个所述压缩与分类装置(4); 所述矩形通 孔(102)内放置有两个垃圾桶(2); 所述凹状板(101)斜 面下表面 安装有所述图像识别与处 理装置(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分类与压缩回收装置, 其特征在于: 垃圾可从所述凹 状板(101)中间中空 处滑落至隔板(5)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垃圾分类与压缩回收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识别与 处理装置(3)可识别所述隔板(5)上的垃圾外貌, 并进 行图像处理以区分垃圾为可回收或者 不可回收垃圾。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垃圾分类与压缩回收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缩与分类 装置(4)包括丝杆滑台(401)、 剪式机构(402)、 压板(403)、 滑轨(404)、 滑套(405); 所述滑轨 (404)固连于所述压板(403)上; 所述滑套(405)套于 所述滑轨(404)上, 并可沿着滑轨(404) 轴线滑动; 所述剪式机构(402)一侧的一脚与所述丝杆滑 台(401)的滑 台铰接, 另一脚与所 述丝杆滑台(401)的滑块铰接; 对侧的一脚与所述滑轨(404)底部铰接, 另一脚与所述滑套 (405)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垃圾分类与压缩回收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缩与分类 装置(4)压 板(403)下底面与所述隔板(5)上平面在空间上相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垃圾分类与压缩回收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剪式机构 (402)完全展开时, 长度大于所述隔板(5)到 外壳(1)一侧的最大距离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6234205 U 2一种垃圾分类与压缩回收 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 涉及生活垃圾回收桶, 具体涉及一种垃圾分类与压缩回收装置 。 背景技术 [0002]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 垃圾分类重要性亦逐渐被大众认知。 目前, 中国 部分城市已完成生活垃圾分类标准制定, 推动生活垃圾分类丢弃、 回收工作。 但有效进行垃 圾分类并减小其体积, 减少垃圾袋使用量, 提高回收效率依然是目前垃圾分类所面临的问 题。 发明内容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垃圾分类与压缩回收装置, 具有成 本低、 结构 简单、 能够压缩垃圾减小体积的优点。 解决了人们对垃圾分类、 压缩回收的需求。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 方案: [0005]一种垃圾分类与压缩回收装置, 包括外壳、 垃圾桶、 图像识别与处理装置、 压缩与 分类装置。 所述外壳为装置主体, 整体呈长方体, 上平 面为凹状板, 底部两侧设有矩形通孔; 所述凹状板中间中空, 可到达所述外壳内部; 所述外壳内部、 凹状板底部下侧 安装有隔板; 所述隔板形状与所述凹状板的中空位置相同; 所述外壳内部两侧对称安装有两个所述压缩 与分类装置; 所述矩形通孔内放置有两个垃圾桶; 所述凹状板斜面下表面安装有所述图像 识别与处 理装置。 [0006]优选的, 垃圾可从所述凹状板中间中空 处滑落至隔板上。 [0007]优选的, 所述图像识别与处理装置可识别所述隔板上的垃圾外貌, 并进行 图像处 理以区分垃圾 为可回收或者 不可回收垃圾。 [0008]优选的, 所述压缩与分类装置包括丝杆滑台、 剪式机构、 压板、 滑轨、 滑套; 所述滑 轨固连于所述压板上; 所述滑套套于所述滑轨上, 并可沿着滑轨轴线滑动; 所述剪式机构一 侧的一脚与所述丝杆滑台的滑台铰接, 另一脚与所述丝杆滑台的滑块铰接; 对侧的一脚与 所述滑轨底部铰接, 另一脚与所述滑套铰接 。 [0009]优选的, 所述压缩与分类装置 压板下底面与所述隔板上平面在空间上相接触。 [0010]优选的, 所述剪式机构完全展开时, 长度大于所述隔板 到外壳一侧的最大距离 。 [0011]与现有技 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垃圾分类与压缩回收装置的优点在于: [0012]外壳上平面的凹状板可以让垃圾直接滑入垃圾桶内, 避免人过多与垃圾桶接触。 利用对称安装的压缩与分类装置上的剪式机构并结合图像识别与处理装置, 即可实现对垃 圾的压缩、 分类, 简单 方便。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垃圾分类与压缩回收装置的轴测图 [0014]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垃圾分类与压缩回收装置的剖视图说 明 书 1/2 页 3 CN 216234205 U 3
专利 一种垃圾分类与压缩回收装置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赞助1.5元下载(无需注册)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赞助1.5元下载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9 03:33:00
上传分享
举报
下载
原文档
(327.8 KB)
分享
友情链接
JY-T 0578-2020 超导脉冲傅里叶变换核磁共振波谱测试方法通则.pdf
GB-T 33645-2017 钢、镍及镍合金的激光-电弧复合焊接工艺评定试验.pdf
GB-T 16665-2017 空气压缩机组及供气系统节能监测.pdf
DB13-T 5945—2024 地面沉降监测分层标施工技术规程 河北省.pdf
GB-T 14560-2022 履带起重机.pdf
DB2201-T 16-2022 城市智能体数据治理技术规范 长春市.pdf
JG-T118-2018 JGT118-2018建筑隔震橡胶支座.pdf
T-CI 072—2023 绿色低碳乡村建设及评价技术指南.pdf
DB11-T 1619-2019 空气压缩机节能监测 北京市.pdf
GM-T 0012-2020 可信计算 可信密码模块接口规范.pdf
GB 31892-2015 伞类产品安全通用技术条件.pdf
GB-T 36692-2018 工业用顺式-1,3,3,3-四氟丙烯[HFO-1234ze(Z)].pdf
T-SHPPA 025—2024 切向流过滤膜及膜包-装置生产质量管理指南.pdf
GB-T 16649.15-2010 识别卡 集成电路卡 第15部分:密码信息应用.pdf
GB-T 33009.2-2016 工业自动化和控制系统网络安全 集散控制系统 DCS 第2部分:管理要求.pdf
GM-T 0078-2020 密码随机数生成模块设计指南.pdf
GB-T 5762-2012 建材用石灰石、生石灰和熟石灰化学分析方法.pdf
GB-T 38671-2020 信息安全技术 远程人脸识别系统技术要求.pdf
DB11-T 1190.1-2015 古建筑结构安全性鉴定技术规范 第1部分:木结构 北京市.pdf
GB-T 18103-2022 实木复合地板.pdf
1
/
3
6
评价文档
赞助1.5元 点击下载(327.8 KB)
回到顶部
×
微信扫码支付
1.5
元 自动下载
官方客服微信:siduwenku
支付 完成后 如未跳转 点击这里 下载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
微信(点击查看客服)
,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