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全文最新的团体标准 提供单次或批量下载
(19)中华 人民共和国 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122214287.6 (22)申请日 2021.09.14 (73)专利权人 刘旂 地址 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九华北路28号 (72)发明人 刘旂  (74)专利代理 机构 合肥市科融知识产权代理事 务所(普通 合伙) 34126 代理人 王前程 (51)Int.Cl. B62B 3/10(2006.01) B62B 3/04(2006.01) B62B 5/0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建筑混凝土管桩用管道固定运输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 且公开了一 种建筑混凝土管桩用管道固定运输装置, 包括运 输装置主体、 固定机构、 减震机构、 移动机构, 所 述固定机构位于运输装置主体的顶端, 所述减震 机构位于运输装置主体的内端, 所述移动机构位 于运输装置主体的底端, 所述移动机构包括万向 轮、 扶手、 延长杆、 支撑杆和底座, 所述运输装置 主体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底座, 所述底 座的底端固 定安装有万向轮, 所述底座的前端固定安装有延 长杆, 所述延长杆的前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杆, 所 述支撑杆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扶手。 该建筑混凝土 管桩用管道固定运输装置, 安装了带有弧度的凹 槽, 可供混凝土管桩放置, 软垫和弹簧保护混凝 土管桩, 避免在运输时因颠簸磕损混凝 土管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 CN 216070135 U 2022.03.18 CN 216070135 U 1.一种建筑混凝土管桩用管道固定运输装置, 包括运输装置主体(1)、 固定机构(2)、 减 震机构(3)、 移动机构(4), 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机构(2)位于运输装置主体(1)的顶端, 所 述减震机构(3)位于运输装置主体(1)的内端, 所述移动机构(4)位于运输装置主体(1)的底 端, 所述移动机构(4)包括万向轮(401)、 扶手(402)、 延长杆(403)、 支撑杆(404)和底座 (405), 所述运输装置主体(1)的底端 固定安装有底座(405), 所述底座(405)的底端 固定安 装有万向轮(401), 所述底座(405)的前端固定安装有延长杆(403), 所述延长杆(403)的前 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杆(404), 所述支撑杆(404)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扶手(4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混凝土管桩用管道固定运输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 固定机构(2)包括限位柱(201)、 凹槽(2 02)、 挡板(203)和固定环(204), 所述底座(405)的顶 端固定安装有限位柱(201), 所述限位柱(201)的内端活动安装有挡板(20 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混凝土管桩用管道固定运输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 减震机构(3)包括减震弹簧(301)、 减震板(302)、 软垫一(303)和软垫二(304), 所述底座 (405)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减震弹簧(301), 所述减震弹簧(301)的顶端安装有减震板(302), 所述减震板(3 02)的顶端固定安装有软垫一(3 0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混凝土管桩用管道固定运输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 挡板(203)的内端固定安装有软垫二(304), 所述软垫一(303)的顶端固定设置有凹槽 (20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建筑混凝土管桩用管道固定运输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 固定环(204)的数量 为两个, 所述固定环(204)对称安装于底座(40 5)的左右两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建筑混凝土管桩用管道固定运输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 万向轮(401)的数量为四个, 所述万 向轮(401)对称分布于运输装置主体(1)底侧的前后两 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建筑混凝土管桩用管道固定运输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 延长杆(40 3)为方形结构, 所述支撑杆(404)为方 形结构, 所述扶手(402)为圆柱结构。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6070135 U 2一种建筑混凝土管桩用管道固定运输 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 具体为一种建筑混凝土管桩用 管道固定运输装 置。 背景技术 [0002]上世纪60年代末, 铁道部丰台桥梁工厂开始生产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简称 PC管桩), 当时主要用于铁道桥梁工程的基础建设; 70年代研制生产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 桩, 70年代以来, 特别 是在上海宝山钢铁厂建设中, 大量使用了日本引进的钢管桩, 不仅造 价高, 耐久性也差, 为了适应港口建设发展的需要, 1987年交通部三航局从日本全套引进 预 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  (简称PHC管桩)生产线, PHC管桩的主要规格为椎600mm~椎 1000mm.80年代后期, 宁波浙东水泥制品有限公司与有关科研院所合作, 针对我国沿海地区 淤泥软弱地质的特点, 通过对PC管桩的改造, 开发了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薄壁管桩(简称 PTC管桩), P TC管桩的主要 规格有椎300mm~椎600mm.1989  年~1992年, 通过对引进管桩生 产线的消化吸收, 自主开发了国产化的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 1993年该项成果被原建设 部列入全国重点推广项目,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发展, 先张法预应力 混凝土管桩开 始大量应用于铁道系统, 并扩大到工业与民用建筑、 市政、 冶金、 港口、 公路等领域, 在长江 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 由于地质条件适合管桩的使用特点, 管桩的需求量猛增, 从而迅 速形成一个新兴的行业, 据不完全统计, 到2007年年底, 全国已有400多家管桩生产企业, 生 产各类管桩2.5亿米左右, 产值达300多亿人民币, 同时为管桩行业配套的辅助产品年产值 也近250亿 元, 成为一个富有朝气的新兴产业, 目前管桩已占全国水泥制品行业产值的50% 左右。 [0003]混凝土管桩在建筑领域应用广泛, 在建筑行业内是必不可少的, 而混凝土管桩的 体积大, 由于 混凝土管桩是由钢构和混凝土合 成的建筑体, 重量也是不可小觑的, 在运输上 有很大的困扰, 大 型运输机器不能适应施工场地的环境, 而人力不可 搬运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一)解决的技 术问题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混凝土管桩用管道固定运输装置, 以解决上 述背景技术中提出混凝土管桩在建筑领域应用广泛, 在建筑行业内是必不可少的, 而混凝 土管桩的体积大, 由于 混凝土管桩是由钢构和混凝土合成的建筑体, 重量也是不可小觑的, 在运输上有很大的困扰, 大 型运输机器不能适应施工场地的环境, 而人力不可 搬运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混凝土管桩用管道固 定运输装置, 包括运输装置主体、 固定机构、 减震机构、 移动机构, 所述固定机构位于运输装 置主体的顶端, 所述减震机构位于运输装置主体的内端, 所述移动机构位于运输装置主体 的底端, 所述移动机构包括万向轮、 扶手、 延 长杆、 支撑杆和底座, 所述运输装置主体的底端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16070135 U 3

.PDF文档 专利 一种建筑混凝土管桩用管道固定运输装置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一种建筑混凝土管桩用管道固定运输装置 第 1 页 专利 一种建筑混凝土管桩用管道固定运输装置 第 2 页 专利 一种建筑混凝土管桩用管道固定运输装置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9 03:29:00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