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110510778.7
(22)申请日 2021.05.11
(65)同一申请的已公布的文献号
申请公布号 CN 113449391 A
(43)申请公布日 2021.09.28
(73)专利权人 中国航空工业 集团公司沈阳飞机
设计研究所
地址 110035 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塔湾街
40号
(72)发明人 林鹏 赵民 梁兴壮 艾凤明
李征鸿 王鹤 雷涛
(74)专利代理 机构 北京航信高科知识产权代理
事务所(普通 合伙) 11526
专利代理师 高原(51)Int.Cl.
G06F 30/17(2020.01)
G06F 30/15(2020.01)
G06F 30/27(2020.01)
G06N 3/12(2006.01)
G06F 111/06(2020.01)
G06F 111/10(2020.01)
G06F 119/08(2020.01)
(56)对比文件
CN 109948197 A,2019.0 6.28
CN 112152200 A,2020.12.2 9
胡添元等.多学 科设计优化在非常规布局飞
机总体设计中的应用. 《航空学报》 .2010,(第01
期),
审查员 张一良
(54)发明名称
一种基于热电耦合的能量优化配置与评估
方法
(57)摘要
本申请属于飞机能量管 理技术领域, 涉及一
种基于热电耦合的能量优化配置与评估方法。 该
方法包括首先针对待优化的系统架构进行多目
标优化, 以预设的顶层设计目标为优化目标, 以
所述系统架构的部件规格及部件 数量为变量, 对
所述系统架构的部件规格及部件 数量进行优化;
之后, 根据各设备自身的可靠性数据, 确定设备
之间的初始连接方式; 最后, 针对初始连接方式,
校验所述系统架构的可靠性, 若不满足系统可靠
性, 则增加系统冗余, 重新进行多目标优化, 确定
系统架构的部件规格及部件数量, 直至系统架构
满足可靠性。 本申请通过建立飞机机电系统多目
标, 多参数的多级优化模型, 形成飞机二次能源
系统架构 优化方法策略, 提高了整个优化过程的
可靠性。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6页 附图3页
CN 113449391 B
2022.09.20
CN 113449391 B
1.一种基于热电耦合的能量优化配置与评估方法, 其特 征在于, 包括:
步骤S1、 针对待优化的系统架构进行多目标优化, 以预设的顶层设计目标为优化目标,
以所述系统架构的部件规格及部件数量为变量, 构建所述优化目标与所述系统架构的部件
规格及部件数量之间的关系, 对所述系统架构的部件规格及部件数量进行优化;
步骤S2、 根据各设备自身的可靠性数据, 确定设备之间的初始连接方式;
步骤S3、 针对初始连接方式, 校验所述系统架构的可靠性, 若不满足系 统可靠性, 则增
加系统冗余, 返回步骤S1, 重新进行多目标优化, 确定系统架构的部件规格及部件数量, 直
至系统架构满足可靠性;
其中, 步骤S1中, 所述顶层 设计目标包括但不限于整个飞机机电系统的能耗最小、 总重
量最小或者轴功率 提取最小;
步骤S1中, 包括构建轴功率 提取模型, 构建所述轴功率 提取模型包括:
其中, ξ1为发动机引气机引气折算轴功率系数, Φ1为防冰系统热功率, η1为防冰系统引
气效率, Φ2座舱电子舱热功率, C1为空气比热, ΔT1空气引气温度 ‑座舱温度, ξ2冲压空气折
算系数, ΔT2冲压空气前后的温差, Pel供电系统总功率, PHl液压系统总功率;
优化目标为: 轴功率 提取Pmec最小;
优化参数为:
环控系统座舱引气效率;
供电系统配电系统效率;
供电系统发
电机效率;
液压系统效率; ηqt,G: 发电机散热效率; ηqt,b: 供电系统配电系统散热效率;
ηq,t,h: 液压系统散热效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热电耦合的能量优化配置与评估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S1
中, 所述系统架构包括飞机环控系统、 液压系统和电气系统三部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热电耦合的能量优化配置与评估方法, 其特征在于, 构建轴
功率提取模型时, 约束条件 包括: 液压系统温升限制、 配电系统温升限制、 发电机温升限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热电耦合的能量优化配置与评估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S1
中, 包括构建重量模型, 构建所述重量模型包括:
m=f(PG,N)×nGE+ξBQBat+me,ad+f(PP,N)×nP+na×ξaVa+mh,ad+f(ΦH)×nH+mc,ad
f(PG,N)=1/4×PG,N
f(PP,N)=1/5×PP,N
f(ΦH)=1/10×ΦH
其中, f(PG,N)表示重量 ‑额定功率转化函数, nGE表示发电机数量, ξB表示电池组的重量
转化函数, me,ad为配电系统重量, f(PP,N)表示液压泵重量 ‑额定功率转化函数, ξa蓄能器体
积‑重量转化系数, mh,ad为液压系统重量, f(ΦH)换热器换热功率 ‑重量转化函数, mc,ad为环
控系统质量;
其中, 优化 目标为系统重量m最小; 优化变量包括: PG,N: 发电机额定功率; nGE: 发电机数
量; QBat: 电池组额定容量; PP,N: 液压泵额定功率; nP: 液压泵数量; Va: 蓄能器有效容积; na: 蓄
能器数量; ΦH: 散热器有效散热容 量; nH: 散热器数量。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113449391 B
2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热电耦合的能量优化配置与评估方法, 其特征在于, 构建所
述重量模 型时, 约束 条件包括: 发电机与电池功 率满足供电系统额定功 率; 电池能量满足应
急需求; 发电机功率满足供电系统平均功率需求; 液压泵与蓄能器功率满足液压系统额定
功率; 液压泵功率满足液压系统平均功率需求; 散热器散热功率满足最低散热需求。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热电耦合的能量优化配置与评估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S1
中, 包括构建过 载和散热模型模型, 构建所述过 载和散热模型包括:
Ppeak=ξSCCSC+α Va+r(CEρ VEΔT)
其中, ξSC为超级电容功率转化系数, α为蓄能器体积功率转化系数, r为热功率 ‑功率转
化系数, CE为相变材 料相变前的比热, ρ 相变材 料相变前的密度, ΔT为相变材 料相变温差;
其中, 优化目标为补充峰值功率Ppeak最大; 优化变量包 括: CSC: 超级电容有效容量; Va: 蓄
能器有效容积; VE: 相变材料有效体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热电耦合的能量优化配置与评估方法, 其特征在于, 构建所
述过载和散热模型时, 约束条件包括: 超级电容功 率满足供电系统峰值功率; 蓄能器功 率满
足液压系统峰值功率; 相变材 料热储能容 量满足超级电容能量损失; 满足热沉散热能力。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113449391 B
3
专利 一种基于热电耦合的能量优化配置与评估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9 03:20:34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