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全文最新的团体标准 提供单次或批量下载
(19)中华 人民共和国 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122219937.6 (22)申请日 2021.09.14 (73)专利权人 昆明市儿童医院 地址 650000 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前兴 路 288号 (72)发明人 赵迁浩  (74)专利代理 机构 西安赛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61275 代理人 张少君 (51)Int.Cl. A61M 27/00(2006.01) A61M 1/0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帽状腱膜下脑脊液分流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帽状腱膜下脑脊液 分流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 引流管、 分流阀、 底 座和分流管; 本实用新型可将患儿颅内的脑脊液 引流到颅骨外帽状腱膜下间隙, 被自体吸收; 同 时脑脊液会在颅内压查过阈值范围时被引流出, 而引流出的脑 脊液不会反流; 且 管帽状腱膜下组 织生长不会堵塞分流管。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2页 CN 216395020 U 2022.04.29 CN 216395020 U 1.一种帽状腱膜下脑脊液分流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 引流管、 分流阀、 底座和分流 管; 所述引流管的接口螺纹连接所述分流阀的入液口接头, 所述分流管的接口螺纹连接所 述分流阀的出 液口接头, 所述的分流阀的底端连接在底座上; 所述分流阀包括: 外壳、 入液口接头、 出液口接头、 内壳、 弹簧和挡板, 所述外壳为圆筒 结构两端各连接一个圆锥筒结构形成, 外壳的左端连接入液 口接头, 外壳的右端连接出液 口接头; 所述内壳为圆筒状, 左端密封, 右端至内部镂空, 在侧壁上设有 条状孔隙; 所述内壳 右端连接所述外壳内部右端, 内壳将外壳内部分隔成储液腔和分流腔; 所述弹簧套接在内 壳的外侧, 弹簧右端连接外壳内部右端, 弹簧左端连接挡板右端面; 所述的挡板为圆环形结 构, 刚好可填充满外壳和内 壳横截面之间的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帽状腱膜下脑脊液分流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流管为硅 胶管, 在引流管的右端连接一个螺纹接 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帽状腱膜下脑脊液分流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的四角 均设有固定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帽状腱膜下脑脊液分流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流管左端 连接有一个螺纹接头, 分流管远端为双层管结构, 外管和内管之间通过蜂窝状结构的填充 层连接, 外管和内管 的侧壁上均匀分布有小孔, 同时外管上 的小孔位置相对于内管上 的小 孔位置均错 位。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6395020 U 2一种帽状 腱膜下脑脊液分流装 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辅助器械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帽 状腱膜下脑脊液分流装置 。 背景技术 [0002]硬膜下积 液是婴幼儿常见疾病, 硬膜下积液可导致脑脊液循环和脑组织血液动力 学改变, 远期可导致脑发育不良、 脑萎缩、 脑积水、 癫痫等并发症, 临床中一般通过引流脑 脊 液, 降低脑室和颅内压力。 帽状腱膜下间隙是位于帽状腱膜和骨膜间的潜在间隙, 具有较好 的吸收能力, 可在全颅盖骨范围内广泛扩展帽状腱膜下腔隙。 脑室帽状腱膜下引流术是一 种治疗新生儿脑积水的外科手术方法, 术式简单, 床边即可操作, 更为生理, 不易感染, 可能 使脑积水痊愈, 或使患儿安全过渡至脑室腹腔分流 术。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帽状腱膜下脑脊液分流装置, 可将患儿颅内的脑脊液引流到 颅骨外帽状腱膜下间隙, 被自体吸收; 同时脑脊液会在颅内压查过阈值范围时被引流出, 而 引流出的脑脊液不会反流; 且管帽 状腱膜下组织 生长不会堵塞分流管。 [0004]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帽状腱膜下脑脊液分 流装置, 包括: 引流管、 分流阀、 底座和分流管; 所述引流管的接口螺纹连接所述分流阀的入 液口接头, 所述分流管 的接口螺纹连接所述分流阀的出液 口接头, 所述的分流阀的底端连 接在底座上; [0005]所述分流阀包括: 外壳、 入液口接头、 出液口接头、 内壳、 弹簧和挡板, 所述外壳为 圆筒结构两端各连接一个圆锥筒结构形成, 外壳的左端连接入液 口接头, 外壳的右端连接 出液口接头; 所述内壳为圆筒状, 左端密封, 右端至内部镂空, 在侧壁上设有 条状孔隙; 所述 内壳右端连接所述外壳内部右端, 内壳将外壳内部分隔成储液腔和分流腔; 所述弹簧套接 在内壳的外侧, 弹簧右端连接外壳内部右端, 弹簧左端连接挡板右端面; 所述的挡板为圆环 形结构, 刚好可填充满外壳和内 壳横截面之间的间隙; [0006]进一步的, 所述引流管为硅胶管, 在引流管的右端连接一个螺纹接 头; [0007]进一步的, 所述底座的四角均设有固定孔; [0008]进一步的, 所述分流管左端连接有一个螺纹接头, 分流管远端为双层管结构, 外管 和内管之间通过蜂窝状结构的填充层连接, 外管和内管 的侧壁上均匀分布有小孔, 同时外 管上的小孔 位置相对于内管 上的小孔 位置均错 位。 [000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10]1)、 该一种帽状腱膜下脑脊液分流装置, 可通过引流管、 分流阀和分流管将患儿颅 内的脑脊液引流到颅骨外帽状腱膜下间隙, 被自体 吸收, 缓解颅内压, 可能使脑积水痊愈, 或使患儿安全过渡至脑室腹腔分流 术; [0011]2)、 该一种帽状腱膜下脑脊液分流装置在弹簧和挡板的作用下, 储液腔的脑脊液 会因颅内压的作用下进入到分流腔, 而分流腔的脑脊液不会反流到储液腔 内, 使患儿的颅说 明 书 1/4 页 3 CN 216395020 U 3

.PDF文档 专利 一种帽状腱膜下脑脊液分流装置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一种帽状腱膜下脑脊液分流装置 第 1 页 专利 一种帽状腱膜下脑脊液分流装置 第 2 页 专利 一种帽状腱膜下脑脊液分流装置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9 02:59:45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