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全文最新的团体标准 提供单次或批量下载
文库搜索
切换导航
文件分类
频道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文件分类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批量下载
ICS 71. 040. 99 c 40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28044—2011 纳米材料生物效应的透射电子显微镜 检测方法通则 General guide of detection method for nanomaterial biological effect by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TEM) 2011-10-31发布 2012-0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 28044—2011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纳米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97)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勇骥、俞彰、张天宝。 1 GB/T28044—2011 纳米材料生物效应的透射电子显微镜 检测方法通则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测纳米材料生物性样品的技术和规范。 本标准适用于纳米材料生物效应透射电镜检测的超微结构分析。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8873一2008生物薄试样的透射电子显微镜一X射线能谱定量分析通则 GB/T19619—2004纳米材料术语 ISO/IEC17025:200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认可准则(Generalrequirementsforthecompetenceof testing and calibration laboratories)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纳米材料 nanomaterial 物质结构在三维空间中至少有一维处于纳米尺度,或由纳米结构单元构成的且具有非凡性质的 材料。 3.2 生物效应biologicaleffect 纳米材料与生命过程的相互作用产生的生理功能、生化功能及形态结构的变化 3.3 生物效应检测biological effecttest 采用生物学、化学、毒理学与医学等领域的实验技术进行检验测量。 3. 4 支持膜supportfilm 采用火棉胶或聚乙烯醇缩甲醛(Formvar)制成的厚度约为12nm的薄膜。 3.5 纳米材料薄试样thinnanomaterial sample 纳米材料薄试样是指在支持膜上滴注含有纳米材料的溶液并经烘箱60℃烘干后的薄试样。 3.6 生物薄试样 羊thinbiological sample 生物薄试样是指采用超薄切片机切成的厚度为40nm~100nm的含有生物组织或细胞的薄试样。 1 GB/T28044—2011 3.7 薄试样 thinsample 纳米材料薄试样和含有纳米材料的生物薄试样的统一简称。 4基本原理 子,透射电子中含有大量携带有生物薄试样内部信息的非弹性散射电子,非弹性散射电子在荧光屏、照 相底片或CCD上成像,形成薄试样的超微结构图像 5仪器设备 5.1透射电子显微镜。 5.2超薄切片机。 5.3超声清洗仪。 6 薄试样 6.1薄试样的厚度应小于100nm。 6. 2 薄试样所用的载网应是直径3mm的电子显微镜用标准载网,推荐使用铜网。 7纳米材料薄试样制备 7.1如纳米材料处于团聚状态,应采用相应的化学或物理方法将其分散成能够在电镜下观察到的单颗 粒状、单根线状且具有100nm以下可测尺度的物质。 7.2将已分散的纳米材料制成薄试样。 透射电子显微镜系统的准备工作 8 8.1开机,抽真空至电镜正常工作所需的高真空后再稳定30min以上。 8.2选择测试薄试样所需的加速电压,建议检测生物薄试样所需的加速电压在60kV~120kV之间。 8. 3 调节电子枪的灯丝电流,使束流处于稳定饱和状态。 8.4 对电子光学系统进行对中调整,尽可能消除电子束的像散,使电子显微镜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8.5 如果纳米材料是化学状态不稳定的易挥发物质,可在冷阱中加人液氮以减少样品污染。 9 检测分析步骤 9.1纳米材料薄试样的分析 9.1.1采用透射电镜对制成的纳米材料薄试样的分散情况进行检查 9.1.2在低倍(3000倍~4000)倍下寻找合适的纳米材料薄试样部位,要求被检测纳米材料薄试样无 破损、无污染。 9.1.4逐步增加放大倍数,寻找纳米材料已分散且分布均匀的部位观察分析。 2 GB/T 28044—2011 9. 1. 5 测量并给出纳米材料的尺度。 9.2生物薄试样的分析 9.2.1在低倍(小于4000倍)下寻找合适的生物薄试样部位,要求被分析试样无破损、无污染及无震 颤条纹,并置于电子显微镜的观察中心。 胞内外、细胞器内外有无纳米材料。 9.2.4仔细分析纳米材料分布的位置,注意区分样品制备过程中引人的污染物和纳米颗粒材料。如果 无法判别,建议采用X射线能谱分析对颗粒物进行定性分析,分析方法参见GB/T18873一2008。 9. 2. 5 精确聚焦并存储实验结果。 10 检测结果的发布 10. 1 检测结果报告应包括以下信息,亦可参照GB/T17025: a) 检测报告的唯一编号; b) 送样人姓名、单位和地址; c) 样品的接收日期; d) 分析仪器及其工作条件; e) 检测结果和必要的说明; f) 检测报告负责人的签字; 检测报告的页码; g) h) 实验室名称和地址; i) 检测报告的日期。 10.2 检测报告发布见附录A。
GB-T 28044-2011 纳米材料生物效应的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测方法通则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赞助2.5元下载(无需注册)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赞助2.5元下载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02-11 17:30:31
上传分享
举报
下载
原文档
(684.0 KB)
分享
友情链接
GB/T 40581-2021 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计算规范.pdf
GB-T 3094-2012 冷拔异型钢管.pdf
T-CVMA 38—2020 猫杯状病毒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方法.pdf
GB-T 42932-2023 道路交通资产管理体系实施指南.pdf
GB-T 42971-2023 第三方电子合同服务平台信息安全技术要求.pdf
GB-T 37002-2018 信息安全技术 电子邮件系统安全技术要求.pdf
GB-T 17445-2022 铸造磨球.pdf
DB4105-T 172—2021 家政服务 家庭清洁服务规范 安阳市.pdf
GB-T 40724-2021 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术语.pdf
GM-T 0044.3-2016 SM9标识密码算法 第3部分:密钥交换协议.pdf
GB-T 26250-2010 电子工业用气体 砷化氢.pdf
GB-T 33222-2016 机械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统通用技术规范.pdf
GB-T 21053-2023 信息安全技术 公钥基础设施 PKI系统安全技术要求.pdf
GB-T 42016-2022 信息安全技术网络音视频服务数据安全要求.pdf
GB-T 37721-2019信息技术大数据分析系统功能要求.pdf
GA-T 1390.5-2017 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第5部门 工业控制系统安全扩展要求.pdf
SN-T 1417-2004 国境口岸除鼠规程.pdf
GB-T 38664.4-2022 信息技术 大数据 政务数据开放共享 第4部分:共享评价.pdf
T-ZZB 2980—2022 平板显示用视窗功能面板.pdf
GB-T 33445-2023 煤制合成天然气.pdf
1
/
3
6
评价文档
赞助2.5元 点击下载(684.0 KB)
回到顶部
×
微信扫码支付
2.5
元 自动下载
官方客服微信:siduwenku
支付 完成后 如未跳转 点击这里 下载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
微信(点击查看客服)
,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