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91.100.30
Q13
团 体 标 准
T/ZACA 002—2018
透水水泥混凝土
Pervious cement concrete
2018 - 07 - 12发布 2018 - 07 -21实施
浙江省质量合格评定协会 发 布 T/ZACA 002 —2018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浙江省质量合格评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浙江省质量合格评定协会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浙江鑫博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嘉兴市方圆公正检验行。
本标准参与起草单位:嘉兴南方混凝土制品有限公司、浙江南湖建设有限公司、桐庐鼎力建材有限
公司、浙江嘉宇建设有限公司、嘉兴秀洲南方混凝土有限公司、桐乡市钟大建材有限公司、嘉兴市产品
质量检验检测院、同济大学浙江学院、嘉兴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湖州衡鼎产品检测中心、浙江亿达建设
有限公司、湖州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桐乡市鑫联混凝土有限公司、桐乡市亚都混凝土有限公司、海
盐沈荡南方混凝土有限公司、海盐秦山混凝土有限公司、平湖南方混凝土制品有限公司、嘉兴市计量检
定测试院、嘉兴征宇混凝土制品有限公司、安徽华仕新型建筑材料有限公司、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
究所、海宁南方混凝土有限公司、浙江嘉禾建设有限公司、浙江方圆检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建
材集团有限公司、浙江方远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南京标美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国祥、黄清林、杨晓伟、顾金祥、俞龙生、李强、周宇东、王万洋、李新民、
刘红飞、李炳春、黄春明、张晏清、计海霞、金江伟、肖嘉峰、沈凯华、代艳荣、莫斐儿、孙世元、曹
春弟、吴昊、孙继成、董渊、郁建国、陈杰、董磊、陈宏波、杨伟、李新良、戴海峰、唐翰钦、蒋亚、
徐云远、高颀、赵志坚、陈晓慧、韩延刚、郑林华、王新华、叶林、张力、张林、朱晓明、吴建中、李
棣根、俞小生、徐军、朱云婷、仇晓江、李礼仁、杨晓华。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T/ZACA 002 —2018
1 透水水泥混凝土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预拌透水水泥混凝土的术语和定义、分类和标记、原材料和配合比、要求、制备、试
验方法、检验规则、订货与交货。
本标准适用于预拌生产的透水水泥混凝土。
本标准不包括交货后的透水水泥混凝土的浇筑、振捣和养护。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75 通用硅酸盐水泥
GB/T 1346-2011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
GB/T 1596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
GB/T 4111-2013 混凝土砌块和砖试验方法
GB 8076 混凝土外加剂
GB/T 12988 无机地面材料耐磨性能试验方法
GB/T 14902-2012 预拌混凝土
GB/T 18046 用于水泥、砂浆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
GB/T 27690 砂浆和混凝土用硅灰
GB/T 50080-2016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T 50081-2002 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T 50082-2009 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CJJ/T 135-2009 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规程
CJJ/T 253-2016 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
JB/T 11513 平板振动器
JC/T 539 混凝土和砂浆用颜料及其试验方法
JG/T 237 混凝土试模
JG/T 248 混凝土坍落度仪
JGJ 63 混凝土用水标准
JTG E30-2005 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
T/ZACA 001-2018 透水水泥混凝土透水系数测试方法
3 术语和定义
GB/T 14902-2012及CJJ/T 135-2009中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T/ZACA 002 —2018
2 透水水泥混凝土 pervious cement concrete
由集料及水泥基胶结料等材料经制备形成的具有连续宏观孔隙结构的混凝土。
3.2
连续孔隙率 continuous void
透水水泥混凝土内部存在的连续孔隙的体积与透水水泥混凝土体积之百分比。
3.3
增强料 reinforcer
用于改善集料和胶结料的粘结性能,提高透水水泥混凝土强度的添加剂。
4 分类和标记
4.1 分类
4.1.1 按透水水泥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分为 C20、C25、C30。
4.1.2 按透水水泥混凝土的透水等级分为 A级、B 级和 C级。
4.2 标记
透水水泥混凝土的标记按产品代号(T)、透水等级、强度等级和执行标准编号顺序编写。
示例:透水等级为 C 级、强度等级为C30 的透水水泥混凝土,其标记为:
T-C-C30 T/ZACA 002
5 原材料和配合比
5.1 水泥
水泥应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42.5级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质量应符合GB 175的要求。不
同等级、厂牌、品种、出厂日期的水泥不得混存、混用。
5.2 外加剂
减水剂、缓凝剂应符合GB 8076的规定。
5.3 增强料
增强料分有机材料和无机材料,增强料应为成品,其技术指标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增强料的技术性能
聚合物乳液 含固量(%) 延伸率(%) 极限拉伸强度(MPa)
40~50 ≥150 ≥1.0
活性 SiO 2 SiO 2含量应大于 85%
5.4 集料 T/ZACA 002 —2018
3 集料应采用质地坚硬、耐久、洁净、密实的碎石,碎石的性能指标应符合表2 的规定。
表2 集料的技术性能
项目 单位 性能指标
集料规格尺寸 mm 2.36~4.75 4.75~9.50 9.50~26.5
压碎指标 % ≤15
针、 片状颗粒含量 (按质量计) % ≤5
含泥量 % ≤1.0
表观密度 kg/m3 ≥2600
堆积密度 kg/m3 >1350
5.5 矿物掺合料
粉煤灰应符合GB/T 1596的要求,其等级应不低于Ⅱ级;磨细矿渣应符合GB/T 18046的要求,其等
级应不低于S95级;硅灰应符合GB/T 27690的要求。
5.6 颜料
颜料应符合JC/T 539的要求。
5.7 水
应符合JGJ 63的规定。
5.8 配合比
应符合CJJ/T 135-2009中3.3的规定。
6 要求
6.1 外观
透水水泥混凝土拌合物浆体应均匀包裹骨料,不应淌浆;骨料颗粒粘结良好,不应松散。
6.2 表观密度
表观密度应不小于1850kg/m3。
6.3 凝结时间
凝结时间应满足施工要求。
6.4 耐磨性
耐磨性(磨坑长度)应不大于30mm。
6.5 透水系数(15℃)
透水系数 k15应符合表3的规定。
T/ZACA 002 —2018
4 表3 透水系数 单位为 mm/s
透水等级 透水系数
A 级 k15≥1.0
B 级 1.0> k15≥0.8
C 级 0.8> k15≥0.5
6.6 连续孔隙率
连续孔隙率应不小于10%。
6.7 强度
强度应符合表4的规定。
表4 强度 单位为 MPa
强度等级 抗压强度(28d) 弯拉强度(28d)
C20 ≥20.0 ≥2.5
C25 ≥25.0 ≥3.0
C30 ≥30.0 ≥3.5
6.8 抗冻性能
抗冻性能应符合表5的规定。
表5 抗冻性能 单位为%
抗冻指标 平均抗压强度损失率 单块质量损失率
D25 ≤20 ≤5
6.9 软化系数
软化系数应不小于0.80。
6.10 干燥收缩率
干燥收缩率应不大于0.05%。
7 制备
透水水泥混凝土的制备除应符合 GB/T 14902-2012第 7 章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述要求:
a) 透水水泥混凝土的拌制宜先将集料和 50%用水量加入搅拌机拌合 30s,再加入水泥、增强料、
外加剂拌合 40s,最后加入剩余用水量拌合 50s 以上。
b) 透水水泥混凝土运输车宜采用自卸式翻斗车,运输途中应采用有效措施防止水分散失。
8 试验方法
8.1 样品制备 T/ZACA 002 —2018
5 8.1.1 设备
8.1.1.1 试模
应符合 JG/T 237 的规定。
8.1.1.2 捣棒
应符合 JG/T 248 的规定。
8.1.1.3 平板振动器
应符合 JB/T 11513的规定,平板振动器为单机附着式混凝土振动器,使用电压 220V,功率 1.lkW,
振动底板规格为 360mm×440mm。
8.1.1.4 面板
为覆膜多层胶合木模板,尺寸为 620mm×620mm。
8.1.2 试样尺寸及数量
试样的尺寸及数量见表6。
表6 试样尺寸及数量
试验项目 试样尺寸 数量
耐磨性 100mm×100mm×100mm 5 块
透水系数 150mm×
T-ZACA 002—2018 透水水泥混凝土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12-20 17:35:32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