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目摇摇次
前言 133 …………………………………………………………………………………………………………
1摇范围 134 ……………………………………………………………………………………………………
2摇规范性引用文件 134 ………………………………………………………………………………………
3摇术语和定义 134 ……………………………………………………………………………………………
4摇规格等级划分 134 …………………………………………………………………………………………
5摇要求 134 ……………………………………………………………………………………………………
附录A(资料性附录)红花药材历史产区沿革 135 …………………………………………………………
附录B(资料性附录)红花药材品质评价沿革 136 …………………………………………………………
231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前摇摇言
T/CACM1021《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标准分为226个部分:
———第1部分: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标准编制通则;
……
———第14部分: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摇牡丹皮;
———第15部分: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摇红花;
———第16部分: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摇山楂;
……
———第226部分: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摇玄明粉。
本部分为T/CACM1021的第15部分。
本部分代替T/CACM1021郾203—2018。
本部分按照GB/T1郾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摇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
起草。
本部分代替T/CACM1021郾203—2018,与T/CACM1021郾203—2018相比较,标准编号进行了调
整,并重新进行了编辑。
本部分由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标准研究技术中心及道地药材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提出。
本部分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新疆维吾尔
自治区中药民族药研究所、华润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昆明理工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山西华卫
药业有限公司、浙江永宁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太安堂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标
准研究技术中心、北京中研百草检测认证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刘海涛、曹婷婷、张本刚、黄璐琦、郭兰萍、詹志来、石明辉、贾晓光、林
瑞超、唐于平、谭沛、张辉、崔秀明、徐建国、王江泉、翟晓茹、卢敏、陈勇灵、蔡犇、李燕、谢
成松。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T/CACM1021郾203—2018。
331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ACM1021郾15—2018
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摇红花
1摇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红花的商品规格等级。
本部分适用于红花药材生产、流通以及使用过程中的商品规格等级评价。
2摇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部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明日期的版本适用
于本部分。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T/CACM1021郾1—2016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编制通则
3摇术语和定义
T/CACM1021郾1—2016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
3郾1
红花摇CARTHAMIFLOS
本品为菊科植物红花CarthamustinctoriusL郾的干燥花。夏季花由黄变红时采摘,阴干或晒干。
4摇规格等级划分
根据市场流通情况,将红花药材分为“选货冶和“统货冶两个等级。应符合表1要求。
表1摇规格等级划分
等级性状描述
共同点 区别点
选货
统货管状花皱缩弯曲,成团或散在。不带子房的管状
花,长1~2cm。表面红黄色或红色。花冠筒细长,
先端5裂,裂片呈狭条形,长0郾5~0郾8cm;雄蕊
5,花药聚合成筒状,黄白色;柱头长圆柱形,顶
端微分叉。质柔软。气微香,味微苦表面鲜红色,微带淡黄色,色泽较均一。杂质臆
0郾5%,水分臆11郾0%
色泽不均一。杂质臆2郾0%,水分臆13郾0%
注1:安徽亳州药材市场红花药材在产地新疆、云南的基础上分统货和选货,两产地性状差异较小。
注2:安徽亳州药材市场偶见其他地区产红花,与云南、新疆主流产地红花性状差异较大。
注3:关于红花药材历史产区沿革参见附录A。
注4:关于红花药材品质评价沿革参见附录B。
5摇要求
除应符合T/CACM1021郾1—2016的第7章规定外,还应符合下列要求:
———无虫蛀;
———无霉变。
431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ACM1021郾15—2018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红花药材历史产区沿革
摇摇红花为菊科植物红花的干燥花,是我国传统常用中药材,《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
收载品种。红花又名红蓝花,始载于《开宝本草》,列为中品。红花之名始见于宋代《本草图经》,
曰:“红蓝花,即红花也。冶明代《滇南本草》亦云:“本草亦谓之红蓝花,蓝叶红花。冶清代《本草
述钩元》曰:“红蓝花即红花。冶由此可知,红蓝花即为红花。目前红花的商品名为红花,不同地区
称谓各异,新疆地区称红花毛,红花丝和草红花等。
宋代《开宝本草》云:“红蓝花生梁(今陕西韩城市南)、汉及西域(泛指玉门关以西地区)。冶
《本草图经》又曰:“红蓝花即红花也,生梁汉及西域,今处处有之,人家场圃所种,冬而布子
于熟地,至春生苗,夏乃有花……其花暴干,以染真红及作胭脂。冶说明红花最初从西域引种,到宋
代已经普遍移栽至园中。
明代《本草品汇精要》曰:“出梁汉及西域,今仓魏亦种之,(道地)镇江。冶由此可见在明代
红花道地产区为镇江,即今江苏镇江。《本草纲目》记载:“红花二月、八月、十二月皆可以下种,
雨后布子,如种麻法。初生嫩叶,苗亦可食。其叶如小蓟叶,至五月开花,如大蓟花而红色。冶
清代《本草易读》曰:“红花,生梁汉及西域,今处处有之。二、八、十二月皆可下种,雨后布
子。初生嫩叶,苗亦可食,其叶如小蓟叶。五月开花,如大蓟花而红色。冶清代有关于红花的记载基
本与明代相似,可见,从明代到清代红花一直广泛被种植,且栽培方法也没有发生变化。
通过对历代本草的研究发现,红花自西域引种以来,便被广泛种植,历代本草对于其道地产区以
及产地变迁描述较少,仅明代《本草品汇精要》对红花道地产区进行过描述,其他本草均未提及其
道地产区,笔者认为红花在古代一直被各地广泛种植,并无具体道地产区之说。
《中国植物志》记载:“红花原产中亚地区。苏联有野生也有栽培,日本、朝鲜广有栽培。现时
黑龙江、辽宁、吉林、河北、山西、内蒙古、陕西、甘肃、青海、山东、浙江、贵州、四川、西藏,
特别是新疆都广有栽培。我国在上述地区有引种栽培外,山西、甘肃、四川亦见有逸生者。冶说明现
如今对于红花的种植也较为广泛,也无道地产地之说,与历代本草描述一致。
目前红花主要有两大主产区,一个是新疆,另一个是云南。其中,新疆红花种植主要集中在新疆
塔城、吉木萨尔和伊犁。近几年云南产区红花种植发展较快,新增面积较前几年增加不少。云南红花
主要种植在宾川县、巍山县以及永胜县。甘肃酒泉市玉门市花海镇也是红花产区之一,安徽、河南、
山东等地,如今只有少数药农在坚持种植,大面积种植已不复存在。
531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ACM1021郾15—2018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红花药材品质评价沿革
摇摇宋代《本草图经》曰:“红蓝花即红花也,生梁汉及西域,今处处有之,人家场圃所种,冬而布
子于熟地,至春生苗,夏乃有花……其花暴干,以染真红及作胭脂。冶
明代《本草纲目》记载:“红花二月、八月、十二月皆可以下种,雨后布子,如种麻法。初生嫩
叶,苗亦可食。其叶如小蓟叶,至五月开花,如大蓟花而红色。冶
清代《本草易读》曰:“红花,二、八、十二月皆可下种,雨后布子。初生嫩叶,苗亦可食,其
叶如小蓟叶。五月开花,如大蓟花而红色。冶
《七十六种药材商品规格标准》(1984年)载:“红花,一等:干货。管状花皱缩弯曲,成团或
散在。表面深红、鲜红色,微带淡黄色。质较软,有香气,味微苦、无枝叶、杂质、虫蛀、霉变。二
等:干货。管状花皱缩弯曲,成团或散在。表面浅红、暗红或黄色。质较软,有香气,味微苦、无枝
叶、杂质、虫蛀、霉变。冶
综上,历代对于红花的规格等级以药材色泽为主,如“红花如大蓟花而红色冶,“以染真红及作
胭脂冶,“表面深红、鲜红色,微带淡黄色冶。同时,又有《本草图经》中“其花暴干冶。可见,古代
对于红花的规格等级除以药材色泽为主还与药材的干燥程度有关,因此,以红花的药材色泽和水分为
基础,同时结合杂质等进行评价,为制定红花商品规格等级标准提供了依据。
631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ACM 1021.15—2018 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 红花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12-20 17:34:38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