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全文最新的团体标准 提供单次或批量下载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目摇摇次 前言 213 ………………………………………………………………………………………………………… 1摇范围 214 …………………………………………………………………………………………………… 2摇规范性引用文件 214 ……………………………………………………………………………………… 3摇术语和定义 214 …………………………………………………………………………………………… 4摇规格等级划分 214 ………………………………………………………………………………………… 5摇要求 214 …………………………………………………………………………………………………… 附录A(资料性附录)杜仲药材历史产区沿革 215 ………………………………………………………… 附录B(资料性附录)杜仲药材品质评价沿革 216 ………………………………………………………… 212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前摇摇言 T/CACM1021《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标准分为226个部分: ———第1部分: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标准编制通则; …… ———第24部分: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摇浙贝母; ———第25部分: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摇杜仲; ———第26部分: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摇防风; …… ———第226部分: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摇玄明粉。 本部分为T/CACM1021的第25部分。 本部分代替T/CACM1021郾116—2018。 本部分按照GB/T1郾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摇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 起草。 本部分代替T/CACM1021郾116—2018,与T/CACM1021郾116—2018相比较,标准编号进行了调 整,并重新进行了编辑。 本部分由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标准研究技术中心及道地药材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提出。 本部分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中药有限公司、四川国药药材有限公司、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 浙江寿仙谷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标准研究技术中心、北京中研百草检测认证有限 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卢兴松、赵润怀、焦连魁、兰青山、王继永、孙杰、周海燕、焦春红、缪 希、黄璐琦、郭兰萍、詹志来、李明焱、李振皓。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T/CACM1021郾116—2018。 312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ACM1021郾25—2018 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摇杜仲 1摇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杜仲的商品规格等级。 本部分适用于杜仲药材生产、流通以及使用过程中的商品规格等级评价。 2摇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部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明日期的版本适用 于本部分。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T/CACM1021郾1—2016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编制通则 3摇术语和定义 T/CACM1021郾1—2016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 3郾1 杜仲摇EUCOMMIAECORTEX 本品为杜仲科植物杜仲EucommiaulmoidesOliv郾的干燥树皮。4~6月剥取,刮去粗皮,堆置“发 汗冶至内皮呈紫褐色,晒干。 3郾2 板片状摇flatpanel 杜仲树皮在干燥过程中通过压迫,使得杜仲树皮干燥后呈现的一种类似平板的形状。 4摇规格等级划分 根据市场流通情况,按照杜仲商品的厚度、形状等指标进行等级划分。应符合表1要求。 表1摇规格等级划分 等级性状描述 共同点区别点 形状 厚度 宽度 碎块 一等 二等 统货去粗皮。外表面灰褐色,有明 显的皱纹或纵裂槽纹,内表面 暗紫色,光滑。质脆,易折断, 断面有细密、银白色、富弹性 的橡胶丝相连。气微,味稍苦板片状 逸0郾4cm 逸30cm 臆5% 板片状 0郾3~0郾4cm 不限 臆5% 板片或卷形 逸0郾3cm 不限 臆10% 注1:杜仲以厚度为确定等级的主要指标,形状、宽度作为参考,以能区别于杜仲饮片为宜。 注2:市场上杜仲片、杜仲块、杜仲丝交易现象普遍。 注3:关于杜仲药材历史产区沿革参见附录A。 注4:关于杜仲药材品质评价沿革参见附录B。 5摇要求 除应符合T/CACM1021郾1—2016的第7章规定外,还应符合下列要求: ———无虫蛀; ———无霉变; ———杂质不得过3%。 412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ACM1021郾25—2018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杜仲药材历史产区沿革 摇摇杜仲入药始载于秦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神农本草经》曰:“杜仲味辛平。主腰 脊痛,补中,益精气,坚筋骨,强志,除阴下痒湿,小便余沥。久服轻身耐老。一名思仙。生 山谷。冶 《名医别录》记载:“味甘,温,无毒。主治脚中酸疼痛,不欲践地。一名思仲,一名木棉。生 上虞及上党汉中。二月、五月、六月、九月采皮,阴干。冶 《本草经集注》记录为:“味辛、甘,平、温,无毒。主治腰脊痛,补中,益精气,坚筋骨,强 志,除阴下痒湿,小便余沥。脚中酸疼痛,不欲践地。久服轻身,耐老。一名思仙,一名思仲,一名 木棉。生上虞山谷又上党及汉中。二月、五月、六月、九月采皮,阴干。冶 唐代《新修本草》记录为:“杜仲味辛、甘,平、温,无毒。主腰脊痛,补中,益精气,坚筋 骨,强志,除阴下痒湿,小便余沥。脚中酸疼痛,不欲践地。久服轻身能老。一名思仙,一名思仲, 一名木棉。生上虞山谷又上党及汉中。二月、五月、六月、九月采皮,阴干。冶唐代《新修本草》记 载的内容与南朝时期《本草经集注》记载的一致。 宋代苏颂《本草图经》记录为:“杜仲,生上虞山谷及上党、汉中。今出商州、成州、峡州近处 大山中亦有之。木高数丈,叶如辛夷,亦类柘;其皮类浓朴,折之内有白丝相连。二月、五月、六 月、九月采皮用。江南人谓之。初生叶嫩时,采食,主风毒香港脚,及久积风冷、肠痔、下血。亦宜 干末作汤,谓之芽。花、实苦涩,亦堪入药。木作屐,亦主益脚。箧中方主腰痛补肾汤,杜仲一大 斤,五味子半大升,二物细切,分十四剂,每夜取一剂,以水一大升,浸至五更,煎三分减一,滤取 汁;以羊肾三四枚,切,下之,再煮三、五沸,如作羮法,空服顿服。用盐酢和之,亦得,此亦见崔 元亮《海上方》。但崔方不用五味子耳。冶描述了杜仲的植物形态“木高数丈,叶如辛夷,亦类柘冶。 宋代《证类本草》记载:生上虞山谷及上党、汉中。陶隐居云:上虞在豫州、虞、虢之虞,非 会稽上虞县也。今用出建平、宜都者,状如厚朴,折之多白丝为佳。臣禹锡等谨按蜀本图经云:生深 山大谷。树高数丈,叶似辛夷。折其皮多白绵者好。木高数丈,叶如辛夷,亦类柘;其皮类浓朴,折 之内有白丝相连。 明代刘文泰《本草品汇精要》:“[图经曰]生上虞山谷及上党、汉中,今出商州、成州、峡州近 处大山中亦有之,建平、宜都者佳。苗高数丈,叶颇似辛夷,圆而又尖,亦似柘叶,其皮全类厚朴, 但折之其中有丝光亮,如绵相连不断。冶 清代张志聪《本草崇原》记载:“杜仲木皮,状如厚朴,折之有白绵相连,故一名木棉。杜字从 土,仲者中也。此木始出于豫州山谷,得中土之精,《本经》所以名杜仲也。李时珍曰:昔有杜仲, 服此得道,因以名之谬矣。在唐宋本草或有之矣,《神农本草》未必然也。冶 《药用植物学》记载:“杜仲科1属1种。是我国特产,分布在长江中游各省。植物体含乳汁细 胞,内含杜仲胶。冶 《中国植物原色图鉴》记载:“落叶乔木,高达20m。树皮、枝、叶、果内均含胶质,折断后有 较多银白色细丝。树皮毁损,小枝光滑,淡褐色或黄褐色,具细小的皮孔,髓心片状。冶 综上可以判断,古代用的杜仲跟现在用的来源一致。 512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ACM1021郾25—2018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杜仲药材品质评价沿革 摇摇唐代《新修本草》:“今用出建平、宜都者,状如厚朴,折之多白丝为佳。冶 明代《本草蒙筌》:“汉中(属四川)产者第一,脂厚润者为良。冶 1963年版《中国药典》:“以皮厚、完整、去净粗皮、断面丝多、内表面黑褐色为佳。冶 1996年《中国药材学》:“以皮厚、完整、去净粗皮、断面丝多者为佳。冶 综上,历代对于杜仲的规格等级划分强调产地质量,以四川、贵州、湖北等产为质量较好,并在 此基础上结合性状,如平板状或碎块状、是否刮去粗皮、厚度、宽度、碎块率等进行评价。 612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pdf文档 T-CACM 1021.25—2018 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 杜仲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T-CACM 1021.25—2018 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 杜仲 第 1 页 T-CACM 1021.25—2018 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 杜仲 第 2 页 T-CACM 1021.25—2018 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 杜仲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12-20 17:34:37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