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全文最新的团体标准 提供单次或批量下载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目摇摇次 前言 1525 ……………………………………………………………………………………………………… 1摇范围 1526 …………………………………………………………………………………………………… 2摇规范性引用文件 1526 ……………………………………………………………………………………… 3摇术语和定义 1526 …………………………………………………………………………………………… 4摇规格等级划分 1526 ………………………………………………………………………………………… 5摇要求 1526 …………………………………………………………………………………………………… 附录A(资料性附录)桑寄生药材历史产区沿革 1528 …………………………………………………… 附录B(资料性附录)桑寄生药材品质评价沿革 1529 …………………………………………………… 4251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前摇摇言 T/CACM1021《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标准分为226个部分: ———第1部分: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标准编制通则; …… ———第207部分: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摇青蒿; ———第208部分: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摇桑寄生; ———第209部分: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摇穿山甲; …… ———第226部分: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摇玄明粉。 本部分为T/CACM1021的第208部分。 本部分代替T/CACM1021郾195—2018。 本部分按照GB/T1郾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摇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 起草。 本部分代替T/CACM1021郾195—2018,与T/CACM1021郾195—2018相比较,标准编号进行了调 整,并重新进行了编辑。 本部分由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标准研究技术中心及道地药材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提出。 本部分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药用植物园、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中药材商品规格 等级标准研究技术中心、北京中研百草检测认证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付金娥、黄浩、缪剑华、韦树根、潘丽梅、黄璐琦、郭兰萍、詹志来。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T/CACM1021郾195—2018。 5251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ACM1021郾208—2018 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摇桑寄生 1摇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桑寄生的商品规格等级。 本部分适用于桑寄生药材生产、流通以及使用过程中的商品规格等级评价。 2摇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部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明日期的版本适用 于本部分。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T/CACM1021郾1—2016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编制通则 3摇术语和定义 T/CACM1021郾1—2016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 3郾1 桑寄生摇TAXILLIHERBA 本品为桑寄生科植物桑寄生Taxilluschinensis(DC郾)Danser的干燥带叶茎枝。冬季至次春采割, 除去粗茎,切段,干燥,或蒸后干燥。 3郾2 皮孔摇lenticel 指茎枝表面隆起呈裂隙状的小孔。 4摇规格等级划分 根据市场流通情况,按照未脱落叶片的多少及枝条的大小、粗细等,将桑寄生药材商品分为 “选货冶和“统货冶两个等级。应符合表1要求。 表1摇规格等级划分 等级性状描述 相同点 区别点 选货 统货茎枝呈圆柱形,表面红褐色或灰褐色,具细纵纹,并有多数细小突起的 棕色皮孔,嫩枝有的可见棕褐色茸毛;质坚硬,断面不整齐,皮部红棕 色,木部色较浅。叶多卷曲,具短柄;叶片展平后呈卵形或椭圆形;表 面黄褐色,幼叶被细茸毛,先端钝圆,基部圆形或宽楔形,全缘;革质。 气微,味涩未脱落的叶片较多,茎枝较 小且大小、粗细较均匀 叶片多已脱落,茎枝大小、 粗细不等 注1:当前药材市场桑寄生规格未进行划分,但杂质较少,茎枝大小较为均匀的药材价格稍高,故以杂质含量及药材的匀称度为 主要分级标准。此外,《中国药典》也有对于药材茎枝大小的要求。 注2:玉林药材市场上多习惯以不同的寄主进行划分,如杉木寄生、松树寄生、柿树寄生、桑树寄生等,不同寄主之间的药材价 格差异很大,但在其他三大药材市场未见以不同寄主进行等级划分,故本次标准不对不同寄主的桑寄生药材进行划分。 注3:关于桑寄生药材历史产区沿革参见附录A。 注4:关于桑寄生药材品质评价沿革参见附录B。 5摇要求 除应符合T/CACM1021郾1—2016的第7章规定外,还应符合下列要求: ———无变色; 6251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ACM1021郾208—2018 ———无虫蛀; ———无霉变; ———杂质不得过3%。 7251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ACM1021郾208—2018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桑寄生药材历史产区沿革 摇摇南北朝《本草经集注》:“……生弘农川谷桑树上,……今处处皆有,以出彭城为胜。冶 唐代《新修本草》:“惟虢州有桑上者。冶虢州即古之弘农。今之河南省灵宝县北。 明代《本草品汇精要》:“揖地铱也图经曰页出弘农川谷桑树上,今处处有之。也道地页江宁府。冶 明代《本草乘雅半偈》:“桑上寄生生长在近海州邑,及海外之境。冶 明代《本草纲目》:“生弘农川谷桑树上。冶 清代《本草崇原》:“始出弘农川谷及近海州邑海外之境。冶 清代《植物名实图考》:“《本草衍义》谓有服他木寄生而死者,用寄生者,为可不慎?广西所 产。多榕寄生。冶说明记载中桑上寄生广西也产有。 《本草钩沉》(1988年版)的记载为:分布于华南、广东、广西等省,常寄生于桑、樟、木棉、 八角枫等树上。 《神农本草经彩色图谱》(1996年)记载为:主产于广东、广西等地,常寄生于桑、柿、槐、龙 眼、荔枝等树木上。 《中国药材学》(1996年)记载为: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广西、云南。生瑜桑科、山茶 科、壳斗科等20科50余种植物上。主产于广西、广东;云南、贵州、四川、江西等地亦产。以广 东、广西产量最大。 《全国中药草汇编》(1996年)记载为:桑寄生(广寄生)生于海拔20~400米平原或低山常绿 阔叶林中,寄生于桑树、桃树、李树等多种植物上。分布于广西、广东、福建南部。 《中国药材图鉴摇中药材及混伪品鉴别》(2008年)记载为:主产于广东三水、南海、顺德、中 山,广西容县、苍梧;云南、贵州也产。 《500味常用中药材的经验鉴别》(1999年)记载为:主产于广东三水、海南、顺德、中山;广 西容县、苍梧等地,以两广产量最大。 《中华本草》(1999年)记载为:主产于福建、广东、广西等地。 《中华药海》(2010年)记载为: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等地。 《金世元中药材传统鉴别经验》(2010年)记载为:主产于广东三水、海南、顺德、中山,广西 容县、苍梧;云南、贵州也产。 8251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ACM1021郾208—2018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桑寄生药材品质评价沿革 摇摇自汉代至唐代,“桑上寄生冶的来源单一,均为槲寄生。宋代至清代桑寄生药材中出现了桑寄生 属植物,发展为多原性药材,可能也包括桑寄生,但槲寄生仍是桑寄生药材中的主流商品。现代著作 记载的桑寄生原植物之一为桑寄生科钝果寄生属植物桑寄生Taxilluschinensis(DC郾)Danser郾。 1977年版《中国药典》:“以枝细嫩、红褐色、叶多者为佳。冶 《中国药材学》(1996年):“以枝细、质嫩、色红褐、叶未脱落者为佳。冶 《中华本草》(1999年):“以枝细、质嫩,色红褐,叶多者为佳。冶 《500味常用中药材的经验鉴别》(1999年):“广寄生以枝细、质嫩、红褐色、叶未脱落者 为佳。冶 《中华药海》(2010年):“以枝细嫩,色红褐,叶多者为佳。冶 《金世元中药材传统鉴别经验》(2010年):“以枝细质嫩、色红褐色、叶未脱落者为佳。冶 综上,桑寄生在我国南部及西南部均有分布,以广西、广东为主产区。本次制定桑寄生商品规格 等级标准是以现代文献对桑寄生药材的质量评价和市场调查情况为依据,从桑寄生药材枝条大小均匀 程度、叶片着脱多少等方面进行评价与分级。 9251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pdf文档 T-CACM 1021.208—2018 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 桑寄生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T-CACM 1021.208—2018 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 桑寄生 第 1 页 T-CACM 1021.208—2018 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 桑寄生 第 2 页 T-CACM 1021.208—2018 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 桑寄生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12-20 17:34:31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