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全文最新的团体标准 提供单次或批量下载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目摇摇次 前言 1513 ……………………………………………………………………………………………………… 1摇范围 1514 …………………………………………………………………………………………………… 2摇规范性引用文件 1514 ……………………………………………………………………………………… 3摇术语和定义 1514 …………………………………………………………………………………………… 4摇规格等级划分 1514 ………………………………………………………………………………………… 5摇要求 1514 …………………………………………………………………………………………………… 附录A(资料性附录)竹茹药材历史产区沿革 1515 ……………………………………………………… 附录B(资料性附录)竹茹药材品质评价沿革 1516 ……………………………………………………… 2151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前摇摇言 T/CACM1021《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标准分为226个部分: ———第1部分: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标准编制通则; …… ———第205部分: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摇野菊花; ———第206部分: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摇竹茹; ———第207部分: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摇青蒿; …… ———第226部分: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摇玄明粉。 本部分为T/CACM1021的第206部分。 本部分代替T/CACM1021郾190—2018。 本部分按照GB/T1郾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摇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 起草。 本部分代替T/CACM1021郾190—2018,与T/CACM1021郾190—2018相比较,标准编号进行了调 整,并重新进行了编辑。 本部分由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标准研究技术中心及道地药材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提出。 本部分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河北百草康神药业有限公司、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 资源中心、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标准研究技术中心、北京中研百草检测认证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高峰、黄璐琦、郭兰萍、詹志来、李培红、高善荣、庞颖、田佳鑫、马 海光。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T/CACM1021郾190—2018。 3151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ACM1021郾206—2018 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摇竹茹 1摇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竹茹的商品规格等级。 本部分适用于竹茹药材生产、流通以及使用过程中的商品规格等级评价。 2摇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部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明日期的版本适用 于本部分。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T/CACM1021郾1—2016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编制通则 3摇术语和定义 T/CACM1021郾1—2016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 3郾1 竹茹摇BAMBUSAECAULISINTAENIAS 本品为禾本科植物青杆竹BambusatuldoidesMunro、大头典竹Sinocalamusbeecheyanus(Munro) McClurevar郾pubescensP郾F郾Li或淡竹Phyllostachysnigra(Lodd郾)Munrovar郾henonis(Mitf郾)Stapfex Rendle的茎秆的干燥中间层。全年均可采制,取新鲜茎,除去外皮,将稍带绿色的中间层刮成丝条, 或削成薄片,捆扎成束,阴干。 4摇规格等级划分 根据市场流通情况,按照加工方法的不同,将竹茹药材分为“齐竹茹冶和“散竹茹冶两个规格。 各规格项下均为统货。应符合表1要求。 表1摇竹茹商品规格等级划分表 规格 等级性状描述 共同点 区别点 齐竹茹统货 散竹茹统货宽窄厚薄不等,浅绿色、黄绿色或黄白色。纤维性,体 轻松,质柔韧,有弹性。气微,味淡呈长条形薄片状 不规则丝条卷曲成团状 注1:竹碎屑不符合药典性状要求,但因其价格优势,故市场上亦作竹茹使用。 注2:市场中尚有竹茹球出售,因其属于饮片,故未将其作为药材进行规格等级划分。 注3:竹类品种复杂,根据药材很难对其进行基原鉴定,建议对其增加分子鉴定项以对其基原进行确定。 注4:关于竹茹药材历史产区沿革参见附录A。 注5:关于竹茹药材品质评价沿革参见附录B。 5摇要求 除应符合T/CACM1021郾1—2016的第7章规定外,还应符合下列要求: ———无变色; ———无虫蛀; ———无霉变; ———杂质不得过3%。 4151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ACM1021郾206—2018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竹茹药材历史产区沿革 摇摇竹茹最早记载于魏晋《名医别录》中,收于“淡竹叶冶项下,谓:“其皮茹,微寒,主治呕啘, 温气寒热,吐血,崩中,溢筋。冶说明当时所用竹茹应来源于淡竹。 北宋《证类本草》亦在“淡竹叶冶后提及“皮茹冶曰:“ 竹、淡竹、苦竹,《本经》并不载所 出州土,今处处有之。竹之类甚多,而入药者惟此三种,人多不能尽别。……甘竹似篁而茂,即淡竹 也。……淡竹肉薄,节间有粉,南人以烧竹沥者,医家只用此一品,与《竹谱》所说大同小异也。冶 其中“淡竹肉薄冶无从考证,但是“节间有粉冶与今青秆竹幼时被白粉特点一致。今之淡竹常栽种 于庭院,广泛分布于河南、山东及长江流域以南各地,青秆竹则广泛分布于广东、广西等华南地区, 都符合其“南人以(淡竹)烧竹沥冶的说法。所以认为当时所用竹茹之竹,与今竹茹的三种来源一 致,且广泛分布于河南、山东及长江流域以南各地区。 明代《本草纲目》中亦收录前人所记:“弘景曰:竹类甚多,入药用 竹,次用淡、苦竹。又一 种薄壳者,名甘竹叶,药最胜。冶该书中,首次记录了三种药用竹,均可取皮茹药用,且各有所长, 谓:“淡竹茹:揖气味铱甘,微寒,无毒。揖主治铱呕啘,温气寒热,吐血崩中,溢筋(《别录》)。止 肺痿唾血鼻衄,治五痔(甄权)。噎膈(孟诜)。伤寒劳复,小儿热痫,妇人胎动(时珍)。冶“苦竹 茹:揖主治铱下热壅(孟诜)。水煎服,止尿血(时珍)。冶“ 竹茹,揖主治铱劳热(大明)。冶分别 记载了三种药用竹均可取皮茹。其中对淡竹的描述为“肉薄,节间有粉者。时珍曰:竹惟江河之南 甚多,故曰,九河鲜有,五岭实繁,大抵皆土中苞笋,各以时而出,旬日落箨而成竹也。茎有节,节 有枝;枝有节,节有叶。叶必三之,枝必两之冶。符合现今青秆竹的特点。 民国《本草药品实地之观察》记载:“应由何种竹上刨取,素无定规,据日本学者之考察,《纲 目》所载之淡竹茹,当为禾本科之淡竹,即PhyllostachyshenonisMitf郾之产生物云。本品之细者,长 12~20cm,径0郾5~1郾0cm,作淡青色乃至淡黄绿色之纤细丝条,联合而团结之,粗者成带状之皮条, 长15~20cm,幅0郾3~0郾5cm,厚0郾3~0郾4cm,表面青灰色,里面淡青灰白色,呈缤纷错乱之状;质 柔而韧;有特异之臭味。冶认为《纲目》之竹茹主要来自淡竹,而其时药肆所售竹茹来源则“素无定 规冶。 1963年版《中国药典》规定其来源:“禾本科(Gramineae)植物淡竹Phyllostachysnigravar郾henonis Stapf的茎除去外皮后刮下的中间层。冶 1977年版《中国药典》一部中其来源变为:“禾本科植物青秆竹BambusabrevifloraMunro、大头 典竹Sinocalamusbeecheyanus(Munro)McClurevar郾pubescensP郾F郾Li或淡竹Phyllostachysnigra var郾henonisStapf的茎的干燥中间层。冶 5151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ACM1021郾206—2018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竹茹药材品质评价沿革 摇摇《新修本草》将其收入“竹叶冶项“淡竹叶冶后,另附曰:“竹类甚多,此前一条云是篁竹, 次用淡苦尔。又一种薄壳者,名甘竹叶,最胜。冶提出药用竹中 竹最佳。 《本草乘雅半偈》在“竹叶冶项下收录了“竹茹冶,于其后云:“品类虽繁,入药宜用 竹,次 用淡苦二种。冶提出药用竹宜用 竹。 近代《现代中药学商品通鉴》中提到“将砍取的新鲜茎截成65cm左右,用特制刮刀刮取,先将 外层表皮刮去后,第二层俗称‘二青竹茹爷,质最佳,其内层黄白色者质次,一般不用。亦有部分地 区利用竹器生产刮下的竹丝作竹茹用,质次。冶说明竹茹以青绿色者为最佳,黄白色者次之,竹碎屑 最次。 近代《500味常用中药材的经验鉴别》中提到以身干、色绿、丝细均匀、质柔软、有弹性者 为佳。 近代《金世元中药材传统鉴别经验》中亦提到以身干、色绿、丝细均匀、质柔软、有弹性者 为佳。 综上,历代对于竹茹药用竹的来源均无定论,只是记载了不同竹茹具有不同的疗效。近代对竹茹 根据色泽、粗细、竹丝均匀程度进行大致的等级划分,为制定竹茹商品规格等级标准提供了依据。 6151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pdf文档 T-CACM 1021.206—2018 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 竹茹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T-CACM 1021.206—2018 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 竹茹 第 1 页 T-CACM 1021.206—2018 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 竹茹 第 2 页 T-CACM 1021.206—2018 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 竹茹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12-20 17:34:31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