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目摇摇次
前言 1339 ………………………………………………………………………………………………………
1摇范围 1340 ……………………………………………………………………………………………………
2摇规范性引用文件 1340 ………………………………………………………………………………………
3摇术语和定义 1340 ……………………………………………………………………………………………
4摇规格等级划分 1340 …………………………………………………………………………………………
5摇要求 1340 ……………………………………………………………………………………………………
附录A(资料性附录)蒲公英药材历史产区沿革 1341 ……………………………………………………
附录B(资料性附录)蒲公英药材品质评价沿革 1342 ……………………………………………………
8331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前摇摇言
T/CACM1021《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标准分为226个部分:
———第1部分: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标准编制通则;
……
———第179部分: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摇墨旱莲;
———第180部分: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摇蒲公英;
———第181部分: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摇神曲;
……
———第226部分: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摇玄明粉。
本部分为T/CACM1021的第180部分。
本部分代替T/CACM1021郾102—2018。
本部分按照GB/T1郾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摇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
起草。
本部分代替T/CACM1021郾102—2018,与T/CACM1021郾102—2018相比较,标准编号进行了调
整,并重新进行了编辑。
本部分由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标准研究技术中心及道地药材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提出。
本部分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河北中医学院、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
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标准研究技术中心、北京中研百草检测认证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郑玉光、黄璐琦、郭兰萍、詹志来、刘爱朋、王浩、景松松、余意、马
方励。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T/CACM1021郾102—2018。
9331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ACM1021郾180—2018
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摇蒲公英
1摇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蒲公英的商品规格等级。
本部分适用于蒲公英药材生产、流通以及使用过程中的商品规格等级评价。
2摇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部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明日期的版本适用
于本部分。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T/CACM1021郾1—2016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编制通则
3摇术语和定义
T/CACM1021郾1—2016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
3郾1
蒲公英摇TARAXACIHERBA
本品为菊科植物蒲公英TaraxacummongolicumHand郾-Mazz郾、碱地蒲公英Taraxacumborealisinense
Kitam郾或同属数种植物的干燥全草。春至秋季花初开时采挖,除去杂质,洗净,晒干。
4摇规格等级划分
根据市场流通情况,按照栽培方式不同,将蒲公英药材分成“野生蒲公英冶与“栽培蒲公英冶
两个规格。各规格项下均为统货。应符合表1要求。
表1摇规格等级划分
规格性状描述
共同点 区别点
野生蒲公英
栽培蒲公英皱缩卷曲的团块。根呈圆锥状,多弯曲,长3~7cm;表面棕褐色,
抽皱;根头部有棕褐色或黄白色的茸毛,有的已脱落。叶基生,多
皱缩破碎,完整叶片呈倒披针形,绿褐色或暗灰绿色,先端尖或钝,
边缘浅裂或羽状分裂,基部渐狭,下延呈柄状,下表面主脉明显。
花茎1至数条,每条顶生头状花序,总苞片多层,内面一层较长,
花冠黄褐色或淡黄白色。有的可见多数具白色冠毛的长椭圆形瘦果。
气微,味微苦叶片较小,头状花序较多
叶片较大,头状花序较少
注1:栽培蒲公英,部分药农为提高产量,增加经济效益,采取分茬采收方式,头茬货性状以有花有叶无根为主;二茬货性状以
无花有叶无根为主;三茬货性状以无花有叶有根为主;性状与药典描述蒲公英性状不符,应注意鉴别。
注2:关于蒲公英药材历史产区沿革参见附录A。
注3:关于蒲公英药材品质评价沿革参见附录B。
5摇要求
除应符合T/CACM1021郾1—2016的第7章规定外,还应符合下列要求:
———无变色;
———无虫蛀;
———无霉变;
———杂质不得过3%。
0431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ACM1021郾180—2018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蒲公英药材历史产区沿革
摇摇宋《本草图经》:“蒲公草旧不著所出州土,今处处平泽田园中皆有之。冶
明《本草纲目》中将蒲公英由过去本草的草部中移入菜部,曰:“地丁,江之南北颇多,他处亦
有之,岭南绝无。冶
明《救荒本草》曰:“生田野中。冶
明《野菜谱》曰:“一名蒲公英。四时皆有,惟极寒天。冶
民国《药物出产辨》载:“各省均有,但以江苏省镇江府来者为正。冶
通过总结《中国植物志》《中国药材学》《中华本草》《现代中药材商品通鉴》《500味常用中药
材的经验鉴别》《中药材及原植物彩色图鉴》《金世元中药材传统鉴别经验》等现代专著,发现蒲公
英全国各地均有生产,多自产自销。主产于河北、山东、河南等省。
1431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ACM1021郾180—2018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蒲公英药材品质评价沿革
摇摇民国《药物出产辨》:“各省均有,但以江苏省镇江府来者为正。冶
1963年版《中国药典》:“以叶多、灰绿色、根完整、无杂草泥土者为佳。冶
1977年版《中国药典》:“以叶多、色绿、根长者为佳。冶
《中华本草》(1999年):“以叶多、色灰绿、根完整、无杂质者为佳。冶
《500味常用中药材的经验鉴别》(1999年):“以叶多、色灰绿、根粗长者为佳。冶
《中药大辞典》(2006年):“以叶多、色灰绿、根完整、无杂质者为佳。冶
综上所述,蒲公英产地遍布全国各地。目前主产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
陕西、甘肃、青海、山东、江苏、安徽、浙江、福建北部、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北部、四
川、贵州、云南等省区。品质“以叶多、色灰绿、根完整、无杂质者为佳冶,而野生蒲公英采收时多
挖取全草,根较完整,栽培蒲公英在采收时多割取地上部分,因此无根。两种蒲公英从性状和质量上
差异较大,划分为栽培蒲公英和野生蒲公英两种规格。
2431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ACM 1021.180—2018 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 蒲公英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12-20 17:34:28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