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21.100.20
J 11
T/ZZB 1483—2019
卡车轮毂轴承热锻套圈
Hot forging ring of bearing for truck wheel hub
2019 - 12 - 20发布 2019 - 12 - 31实施
浙江省品牌建设联合会 发布 团体标准
T/ZZB 1483 —2019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符号 .............................................................................. 2
5 基本结构型式和代号方法 ............................................................ 3
6 基本要求 .......................................................................... 3
7 技术要求 .......................................................................... 3
8 试验方法 .......................................................................... 5
9 检验规则 .......................................................................... 6
10 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 7
11 质量承诺 ......................................................................... 7
T/ZZB 1483 —2019
II 前 言
本标准依据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浙江省品牌建设联合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浙江双明轴承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与起草单位:衢州市标准化研究院、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衢州学院、浙江金沃精工股
份有限公司、常山皮尔轴承有限公司(排名不分先后 )。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玉江、刘辉、白雪林、余兴田、王丽英、刘明、赵海洋、张兴平、徐小俊、
季金伟、邓小雷、叶浩、曾金龙。
本标准评审 专家组长:王学武 。
T/ZZB 1483 —2019
1 卡车轮毂轴承热锻套圈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卡车轮毂轴承热锻套圈(以下简称热锻套圈)的术语和定义、符号、基本结构型式和
代号方法、基本要求、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和质量承诺。
本标准适用于70 mm≤D1≤200 mm,40 mm≤d3≤180 mm,25 mm≤H1≤100 mm的卡车轮毂轴承热锻套圈。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24—2008 钢的脱碳层深度测定法
GB/T 272 滚动轴承 代号方法
GB/T 307.2 滚动轴承 测量和检验的原则及方法(ISO 1132 -2:2001,MOD )
GB/T 4199 滚动轴承 公差 定义(ISO 1132-1:2000,MOD )
GB/T 6930 滚动轴承 词汇(ISO 5593:1997,IDT )
GB/T 7811 滚动轴承 参数符号( ISO 15241:2012,IDT)
GB/T 8541 锻压术语
GB/T 13298 金属显微组织检验方法
GB/T 18254—2016 高碳铬轴承钢
GB/T 34891—2017 滚动轴承高碳铬轴承钢零件热处理技术条件
JB/T 2974 滚动轴承 代号方法的补充规定
JB/T 7361 滚动轴承 零件硬度试验方法
3 术语和定义
GB/T 6930 和GB/T 854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热锻套圈 hot forging ring
在允许的热锻温度下锻造成型并经过退火的轴承套圈。
3.2
辗扩锻件 rolling forging
经镦粗、挤压、切底后再经辗扩生产的锻件。
3.3
内外表面凹坑 inside and outside surface pits
T/ZZB 1483 —2019
2 锻件内、外径表面存在的坑状凹陷。
3.4
端面凹陷 sunken end face
锻件端面存在的向内弯曲的现象。
3.5
塌角 sunk angle 锻件圆角或倒角大于锻件图规定的尺寸。
3.6
毛刺 glitch 高出锻件表面多余的薄层金属。
3.7
折叠 fold
锻造过程中金属压入锻件表面形成的重叠。
3.8
湿裂 wet crack
锻件水淬开裂的裂纹。
3.9
过热 overheat 坯料加热温度超过允许的最高温度或在炉中高温区停留时间过长,形成粗大晶粒的现象。
3.10
过烧 overburn 坯料在过高的温度下停留时间过长或温度加热过高,晶界出现氧化物或局部熔化的现象。
3.11
金属流线 metal streamline
在锻造时, 金属的脆性、塑性杂质被打碎并沿金属主要变形方向伸长,而形成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呈
线(带)状分布,这种线( 带)叫做金属流线。
4 符号
GB/T 7811 和GB/T 4199给出的以及下列符号适用于本文件。
D1:外圈公称外径
d1:外圈非基准面滚道公称直径
d2:外圈基准面滚道公称直径
D2:内圈大挡边公称直径
d3:内圈公称内径
T/ZZB 1483 —2019
3 D3:内圈大挡 边处滚道公称直径
D4:内圈小挡边公称直径
H1:外圈高度
h1:内圈大挡边高度
H2:内圈高度
h2:内圈小挡边高度
α:外圈滚道角度
β:内圈滚道角度
AB:内圈高度留量
AC:外圈高度留量
AD:外圈外径留量
ADe:外圈滚道留量
Adi:内圈滚道留量
Ad3:内圈内径留量
∆:公差(注脚为外径、内径、高度等符号均为其对应的公差)
5 基本结构型式和代号方法
5.1 热锻套圈的基本结构型式如图 1所示。
5.2 热锻套圈对应的轴承代号方法应符合 GB/T 272 和JB/T 2974 的规定。
6 基本要求
6.1 设计研发
6.1.1 具备计算机仿真模拟计算产品金属流线的能力。
6.1.2 具备模具结构设计能力 。
6.2 原材料
采用GB/T 18254 规定的高级优质钢及以上品质的钢材。
6.3 工艺及设备
6.3.1 加热工序采用具备自动温控、自动上料 和自动分选高低温坯料功能的装置。
6.3.2 扩孔工序采用预扩和精扩两次辗扩工艺。
6.3.3 锻后冷却采用气雾冷却 的工艺并具备无级调速冷却功能。
6.4 检验检测
具备热锻套圈尺寸和公差、金相组织、硬度、脱碳层深度、金属流线、化学成分的检测能力。
7 技术要求
7.1 外观质量
热锻套圈表面不应有凹坑、端面凹陷、塌角、毛刺、折叠、湿裂等缺陷。
T/ZZB 1483 —2019
4 7.2 留量与公差
7.2.1 热锻套圈的基本结构图示及留量 与公差的示意图如图 1所示。
a) 外圈
b)内圈
注1:外圈车加工装夹工艺直台至少留3 mm。
注2:内圈中间直台宽度余量与高度余量一致。
图1 热锻套圈的基本结构型式及留量与公差示意图
7.2.2 热锻套圈的留量与公差要求见表 1。
T/ZZB 1483 —2019
5 表1 热锻套圈的留量与公差
单位为毫米
公称尺寸 留量与公差
D1/D2 H1/H2 AD/Adi ∆AD/∆Adi ADe/Ad3 ∆ADe/∆Ad3 AC/AB ∆Ac/∆AB
> ≤ > ≤ 辗扩件
— 80 — 25 1.6 +0.5 1.8 -0.6 2.0 +0.5
80 120 — 25
T-ZZB 1483—2019 卡车轮毂轴承热锻套圈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12-18 17:36:50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