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77.150.70
CCS H 62
T/ZZB 2777—2022
四氧化三钴
Cobaltosic oxide
2022 - 06 - 22发布 2022 - 07 - 22实施
浙江省品牌建设联合会 发布 团体标 准
T/ZZB 2777—2022
I 目 次
前 言 ................................ ................................ ............ II
1 范围 ................................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 1
3 术语和定义 ................................ ................................ ........ 2
4 基本要求 ................................ ................................ .......... 2
5 技术要求 ................................ ................................ .......... 3
6 试验方法 ................................ ................................ .......... 5
7 检验规则 ................................ ................................ .......... 6
8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及随行文件 ................................ .................. 7
9 订货单内容 ................................ ................................ ........ 8
10 质量承诺 ................................ ................................ ......... 8
附录A (规范性) 能量型四氧化三钴(Ⅱ型)中铝、镍、镁、锰掺杂元素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
体发射光谱法 ................................ ................................ ......... 9
T/ZZB 2777—2022
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 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中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浙江省品牌建设联合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由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牵头组织制 定。
本文件主要起草单位: 衢州华友钴新材料有限公司 。
本文件参与起草单位 (排名不分前后) :华友新能源科技(衢州)有限公司、浙江华友钴业股份有
限公司、浙江方圆检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华金新能源材料(衢州)有限公司、衢州华友资源再生科技
有限公司、衢州学院、衢州职业技术学院 。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徐伟、陈婷、吴霞、吕亮、刘凤梅、钟兴林、郝慧玲、方圆、张克军、田礼平、
李艳、惠升、夏艳圆、徐建青、方俊宇、朱莉莉、王玉林、林锋、黄云龙 。
本文件评审专家组长: 史婉君。
本文件由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负责解释。
T/ZZB 2777—2022
1 四氧化三钴
警示——本试验方法中使用的硝酸、盐酸等试剂具有腐蚀性,应避免接触皮肤。操作者应采用适当
的安全防护措施。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四氧化三钴的基本要求、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随行文件、订货单内容及质量承诺。
本文件适用于氯化钴溶液经喷雾焙烧精制而得的倍率型四氧化三钴,以下简称 Ⅰ型。
本文件适用于硫酸钴溶液与碳酸氢铵经反应、煅烧精制而得 的能量型四氧化三钴, 以下简称Ⅱ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 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1479.1 金属粉末 松装密度的测定 第1部分:漏斗法
GB/T 5162 金属粉末 振实密度的测定
GB/T 5314 粉末冶金用粉末 取样方法
GB/T 6284 化工产品中水分测定的通用方法 干燥减量法
GB/T 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 8170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 19077 粒度分析 激光衍射法
GB/T 19587 气体吸附 BET法测定固态物质比表面积
GB/T 23769 无机化工产品 水溶液中 pH值测定通用方法
GB/T 23844 —2019 无机化工产品中硫酸盐测定通用方法
GB/T 26525 —2022 精制氯化钴
HG/T 3696.2 无机化工产品 化学分析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第2部分:杂质标准溶
液的制备
HG/T 3696.3 无机化工产品 化学分析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第3部分:制剂及制品
制备
HG/T 4821 —2015 工业氯化钴
HG/T 4822 —2015 工业硫酸钴
HG/T 5918 —2021 电池用硫酸钴
JY/T 0584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方法通则
YS/T 633 —2015 四氧化三钴
YS/T 710.1 氧化钴化学分析方法 第1部分:钴量的测定 电位滴定法
YS/T 710.6 —2009 氧化钴化学分析方法 第6部分:钙、镉、铜、铁、镁、锰、镍、铅和锌量的
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YS/T 1057 四氧化三钴化学分析方法 磁性异物含量测定 磁选分离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
谱法
T/ZZB 2777—2022
2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 定义。
4 基本要求
4.1 设计研发
4.1.1 应具备产品的不同粒径、不同掺杂元素的设计研发验证能力。
4.1.2 应具备通过过程参数调整实现产品中掺杂种类、掺杂含量、中位径、微观形貌等理化指标的调
控能力。
4.2 原材料
氯化钴溶液、硫酸钴溶液应分别符合表 1、表2的规定。
表1 氯化钴溶液技术要求
项目 指标 检测方法
钴(Co)/(g/L) 140.00~155.00 按HG/T 4821 —2015中6.3a
钙(Ca)/(g/L) ≤0.004 5
按HG/T 4821 —2015中6.4b 镁(Mg)/(g/L) ≤0.005 0
镍(Ni)/(g/L) ≤0.003 4
铜(Cu)/(g/L) ≤0.001 0
锰(Mn)/(g/L) ≤0.003 5
铁(Fe)/(g/L) ≤0.001 8
镉(Cd)/(g/L) ≤0.001 8
铝(Al)/(g/L) ≤0.002 0
锌(Zn)/(g/L) ≤0.001 5
铬(Cr)/(g/L) ≤0.001 5
钠(Na)/(g/L) ≤0.009 0 按GB/T 26525 —2022中6.4b
铅(Pb)/(g/L) ≤0.002 0 按HG/T 482 1—2015中6.6b
硅(Si)/(g/L) ≤0.008 0 按GB/T 26525 —2022中6.4b
硫酸根( SO42-)/(g/L) ≤0.105 按GB/T 23844 —2019中6b
油分/(g/L) ≤0.030 按HG/T 5918 —2021中7.9
pH 1.5~2.5 按GB/T 23769
a 移取2.00 mL氯化钴溶液于 50 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混匀。
b 移取2.00 mL氯化钴溶液于 50 mL容量瓶中,加入 2.00 mL硝酸溶液(体积比为 1+1),用水稀释、混匀。
T/ZZB 2777—2022
3 表2 硫酸钴溶液技术要求
项目 指标 检测方法
钴(Co)/(g/L) 115.00~125.00 按HG/T 5918 —2021中7.3
镍(Ni)/(g/L) ≤0.003 0
按HG/T 5918 —2021中7.5 铁(Fe)/(g/L) ≤0.001 3
铜(Cu)/(g/L) ≤0.001 3
锰(Mn)/(g/L) ≤0.001 5
锌(Zn)/(g/L) ≤0.001 0
钙(Ca)/(g/L) ≤0.003 5
镁(Mg)/(g/L) ≤0.005 5
镉(Cd)/(g/L
T-ZZB 2777—2022 四氧化三钴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3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3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12-18 17:32:04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