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全文最新的团体标准 提供单次或批量下载
ICS 77.040.20 CCS H 26 团 体 标 准 T/CSTM 00 828—2022 钢轨自动超声检测系统综合性能测试方法 Measurement method of comprehensive properties for automatic ultrasonic testing system for rails 2022-10-21发布 2023-01-21 实施 中关村材料试验技术联盟 发布 CSTMhQÆSÑ^Ou(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STM 00828— 2022 I 前 言 本文件参照 GB/T 1.1 —2020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 , GB/T 20001. 4 《标准编写规则 第4部分:试验方法标准》 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材料与试验团体标准委员会钢铁材料领域委员会( CSTM/FC01 )提出。 本文件由中国材料与试验团体标准委员会钢铁材料领域委员会( CSTM/FC01 )归口。 CSTMhQÆSÑ^Ou(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STM 00828— 2022 1 钢轨自动超声检测 系统综合性能测试方法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钢轨自动超声检测系统综合性能的测试条件、对比试样、测试项目及方法和测 试报告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 37kg/m~75kg/m铁路用对称断面钢轨和非对称断面钢轨的自动超声检测系统综 合性能的测试。对于异形钢轨和电磁超声自动超声检测系统的综合性能测试均可参照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 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585 铁路用热轧钢 轨 GB/T 12604.1 无损检测术语 超声检测 JJG 746 超声探伤仪检定规程 YB/T 145 钢管探伤对比试样人工缺陷尺寸测量方法 YB/T 951 钢轨超声波探伤 方法 ISO 18563.1 无损检测 相控阵超声检测设备的性能与检验 第1部分:仪器 (Non-destructive testing Characterization and verification of ultrasonic phased array equipment –Part 1:Instruments ) 3 术语和定义 GB/T 12604 .1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合于本文件 。 4 测试条件 4.1 当系统使用常规脉冲反射式超声检测仪时,每个通道性能应符合 JJG 746 的规定;当系统使用 相控阵超声检测仪时,每个通道性能应符合 ISO 18563.1 的规定。仪器应经校准 ,校准周期 宜为12 个月。 4.2 测试时系统的检测速度应为实际使用的最高检测速度。测试时应记录检测频率、重复频率、抑 制、检测速度、探头规格等参数。 4.3 对于增益按幅度调节的超声检测仪器,在测试时应通过计算将响应信号幅度调节值换算成 dB 值。 5 对比试样 CSTMhQÆSÑ^Ou(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STM XXXXX— 2020 2 5.1 测试用对比试样应根据 被检钢轨 轨型制作,其几何尺寸极限偏差、平直度和扭曲应符合 GB/T 2585 的规定, 且轨头踏面和侧面、轨腰表面以及轨底下表面不得有纵横向划痕、刮伤、折 叠、氧化皮压入和轧痕等冷、热加工形成的缺陷。 5.2 对比试样上的人工缺陷 种类为平底孔、通孔和槽口。对称 断面60kg/m 对比试样的轨头、轨 腰、轨底的人工缺陷位置、形状 、尺寸和允许偏差应分别按图 1、图 2、图 3所示,并符合 GB/T 2585的规定,其他对称 断面对比试样的人工缺陷应参考 60kg/m对比试样制备。 非对称断面对比试 样上人工缺陷 的位置、形状 、尺寸和允许偏差应符合 YB/T 951 的规定。 5.3 对比试样制作完毕,经检测或校准合格后方能使用。对比试样的检测报告或校准证书应记载 对比试样的编号、轨型、规格、钢牌号、表面状况、所有人工缺陷的尺寸。人工缺陷尺寸测量可采 用光学、机械或 YB/T 145 规定的复型等方法。 单位为毫米 a)轨头人工缺陷位置 1 b)轨头人工缺陷位置 2 c)轨头人工缺陷位置3 注:此图所示为平底孔。 a A和C与B和D成8°±1°的角。 图 1 60kg/m对比试样 轨头人工缺陷位置及尺寸 CSTMhQÆSÑ^Ou(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STM 00828— 2022 3 单位为毫米 a φ2mm平底孔钻至轨腰中心线,允许与水平线成± 1°角的偏差。 图 2 60kg/m对比试样轨腰人工缺陷位置及尺寸 单位为毫米 a 轨底下表面槽口长100mm ±1mm。 图 3 60kg/m对比试样轨底人工缺陷位置及尺寸 6 测试项目及方法 6.1 测试项目 测试应按检测系统所能检测钢轨的轨型进行动态测试。信噪比和稳定性应逐个通道进行测 试,每个通道的测试结果如不相同,取最劣值。 对于不具备逐个通道进行测试的设备可多个通道组合测试。 6.2 信噪比测试 CSTMhQÆSÑ^Ou(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STM XXXXX— 2020 4 将对比试样重复通过检测系统,调节仪器各通道的灵敏度,分别记下轨头、轨腰 、轨底上所 有人工缺陷刚刚报警时的 dB值,该值即为检测规定灵敏度;分别提高各通道的灵敏度,记下各通 道中噪声信号刚刚报警时的 dB值,此值与检测规定灵敏度之差即为该通道的信噪比,每个通道测 试3次, 3次结果如不相同,取最劣值,此值应不小于12 dB。 6.3 漏、误报率测试 在检测规定灵敏度的基础上,可再提高 4 dB的增益,以实际使用的最高检测速度连续测试样 轨25次,如果连续测试可以满足漏误报率要求时,可以适当减少测试次数,但不应少于 10次,分 别记下人工缺陷的漏、误报次数。对于多通道检测系统,各通道在人工缺陷处均不报警,称为漏 报,每漏报 1个人工缺陷记 1次;任一通道在无人工缺陷处报警称为误报,每次测试中,出现 1次或 1次以上的误报均记为 1次,端部盲区内的误报不计。若在上述测试次数之内出现的漏、误报次数 较多,可将测试次数增加到 50次。系统的漏报率应不大于 0.7%,误报率应不大于 4%。系统的 漏、误报率分别按公式 (1)和公式( 2)计算: 100 漏报人工缺陷个数漏报率 %样轨人工缺陷个数 测试次数 .......... (1) 100 误报次数误报率 %测试次数 .......... (2) 6.4 稳定性测试 整套系统连续工作 2 h后,按照 6.2重新测试规定灵敏度和信噪比,同一通道所测得的规定灵敏 度与2 h前相比波动应不大于 2 dB,且信噪比仍能满足6.2 的要求。 7 测试报告 测试报告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a)检测规定灵敏度、信噪比、漏报率、误报率、稳定性; b)检测设备及仪器制造厂名称、型号、编号; c)对比试样的轨型、钢牌号、编号及人工缺陷尺寸; d)测试时的 检测频率、重复频率、抑制 、检测速度、探头规格等参数; e)测试者姓名、测试日期; f)测试地点、环境条件等。 CSTMhQÆSÑ^Ou(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STM 00828— 2022 5 附录 A (资料性) 起草单位和主要起草人 本文件起草单位: 钢研纳克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武汉中科创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钢铁研究 总院有限公司、国家冶金工业钢材无损检测中心、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股份 有限公司、鞍钢股份有限公司、邯郸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武汉钢铁有限公司、内蒙古包钢钢联股份 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王永锋、张建卫、林光辉、张克、徐磊、董莉、曾富、马东、张军、周 雪清、 刘志毅、韩志雄、齐英豪、赵九来、夏鹏、田佳琪、 薛建忠。 CSTMhQÆSÑ^Ou(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STM XXXXX— 2020 6 CSTMhQÆSÑ^Ou(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pdf文档 T-CSTM 00828—2022 钢轨自动超声检测系统综合性能测试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T-CSTM 00828—2022 钢轨自动超声检测系统综合性能测试方法 第 1 页 T-CSTM 00828—2022 钢轨自动超声检测系统综合性能测试方法 第 2 页 T-CSTM 00828—2022 钢轨自动超声检测系统综合性能测试方法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12-18 17:30:20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