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全文最新的团体标准 提供单次或批量下载
ICS 31.080 SJ L 77 备案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行业标准 SJ/T3273—2013 代替SJ/T3273-1990 高压元件和组件的安全要求 Safety requirements of high voltage components and sets 2013-10-17发布 2013-1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SJ/T3273—2013 前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SJ/T32731990《高压元件和组件的安全要求》。 本标准与SJ/T3273—1990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对标准的范围进行了修改(见第1章); 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2章) -对标准的结构进行了调整,将1990年版的第21747~5章调整为本标准的第4章; 一将“火焰试验”改成为“燃烧试验”并修改了其内容/(见43.2b)); -将1990年版的“4.4绝缘套管、绝缘带、绝缘件、连接电缆及材料...”改成为“4.2.4绝 缘套管、绝缘带绝缘件、高压电缆及其材料”,并修改了其内容(见4.2.4); 将1990年版的5,2有关零件”改成为“4.3.3高压组件和其他部件,并修改了其内容(见 4.3.3) 将1990年版的5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改成为“4.3防火要求及其试验方法”,并修改了 其内容(见4.3)。 本标准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工业标准化研究院归口。 本标准主妻起草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工业标准化研究院、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 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研究所、TCL集 团股份有限公司。E 本标准主要起久:王忠义、郭建宇、蒋春旭、叶南飚、俞毅敏、刘志刚丁锡锋。 本标准首次发布1990年。 2014 SJ/T3273-2013 高压元件和组件的安全要求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由电网电源、电源设备、电池或远程馈电系统供电的电子及有关设备中使用的工作电 压超过4kV(峰值)的高压元件和组件的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但不限于回扫变压器、高压倍增器、显像管管座。 0.1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5169.52008,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第5部分试验火焰针焰试验方法装置、确认 试验方法和导则/(IEC60695-11-5:2004,IDT) GB/T5169.16—2008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第16部分:试验火焰50W水来与垂直火焰试验方 法(IEC 60695-1110:2003,IDT) 3试验的一般说明 除另有规定外,试验在下列测试用标准大气条件下进行 环境温度:15℃~35℃ 相对湿度25%~75%: 大气压力:86kPa~106kPa。 .04 4安全要求 4.1标识 标识应当是耐久的、能理解的和易识别的。 通过检查和擦拭标识来检验是否合格。擦拭标识时,用一团浸有水的脱脂棉轻轻擦拭样品表面的标 识10次,擦拭后,标识仍应当是清楚可辨的,标识应当不可能轻易被揭掉,而且不得出现卷边。 高压元件和组件应标有下列标识: a)制造厂名称、商标或识别标识; b)代号或型号。 4.2结构 4.2.1电气连接 若不正确的电气连接有着火或电击危险,则应牢固地焊接或用其他可靠的方法连接。焊接前,焊点 处引线应按下列方法之一进行机械固定: 1 SJ/T32732013 a)至少在端子上环绕一整圈; b)通过眼孔或开孔时至少弯90°; c)与其他导体拧合; d)采用如扁平连接器、线缠绕或类似方法予以机械固定。 通过目测检查一个未灌封的样品来检验其结构是否合格。 4.2.2部件引线 用来将部件与设备电路连接的全部引线或引线组合应设有应力消除措施,其上的应力不应造成引线 的损坏或脱落,也不应造成引线与部件或内部任何连接处间距的减少。线径小于0.5mm的接入设备电路 的部件引线应予以保护以防止受到机械损伤,包括使用期振动和冲击产生的机械损伤。 通过目测检查一个未灌封的样品来检验其结构是否合格。 4.2.3引线出口 如果引线穿过高压元件和组件的外壳、盖或类似零件上的孔,其孔的边缘应是平滑的和有良好的倒 圆,没有会损伤导线绝缘的毛刺和飞边。 通过目测检查一个未灌封的样品来检验其结构是否合格。 4.2.4绝缘套管、绝缘带、绝缘件、高压电缆及其材料 绝缘套管、绝缘带、绝缘件、高压电缆均应在相应的额定值范围内使用、相互匹配,且应充分固定, 连接可靠。它们所使用的材料都应是阻燃的。 通过目测检查一个未灌封的样品来检验其结构是否合格。 绝缘套管、绝缘带、绝缘件的阻燃试验按4.3.3进行,高压电缆的阻燃试验按4.3.4进行。 4.2.5金属零件 部件完成预定功能所需的金属零件应予以保护以防止腐蚀。 通过目测检查一个未灌封的样品来检验其结构是否合格。 4.3防火要求及其试验方法 4.3.1总则 工作电压超过4kV(峰值)的高压元件和组件不应产生着火危险。 通过检查是否满足GB/T5169.16一2008规定的V-1级的要求或分别通过4.3.2和4.3.3的试验来检验 是否合格。 高压电缆的防火要求按4.3.4进行。 4.3.2高压变压器和倍增器 三个带有一个或一个以上高压绕组的变压器或高压倍增器承受a)项规定的预处理,然后承受b)项 规定的试验。 a)预处理 对每一个高压变压器,开始先用10W(直流或电网电源频率的交流)功率加于高压绕组。使该 功率保持2min,此后每隔2min依次步进10W来增大功率,直至40W。 处理持续8min,或者一旦出现绕组断线或防护覆盖层出现明显开裂,立即终止处理。 注1:对某些变压器的设计不能进行此项预处理,在这种情况下仅进行下面b)项的试验。 2 SJ/T3273-2013 对每一个高压倍增器,将样品的输出电路短路,调节输入电压,使短路电流为25mA±5mA。该 处理保持30min,或者一旦出现电路断开或防护覆盖层出现明显开裂,立即终止处理。 注2:如果高压倍增器的设计不能使其达到要求的短路电流,则要使用由高压倍增器设计确定的,或由高压倍增器 在特定设备的使用条件确定的、代表最大能达到的电流作为预处理电流。 b)燃烧试验 如果不能提供符合GB/T5169.162008第7章规定的样品,则可以采用下列试验方法。 使用3个样品,按GB/T5169.5一2008的规定进行试验时,具体要求如下: 1)样品应在温度为100℃±2℃的高温箱中放置2h。 2) 试验样品的安装方式要确保能模拟在设备中安装时所处的状态。固定试验样品的方式不应 影响试验火焰或火焰蔓延的效应,应和正常使用条件下的情况一致。 3) 试验火焰要施加到样品的几个点上,以使所有关键区域都经受到试验,应注意确保前面试 验造成的劣化不会影响要进行的试验的结果。 4) 施加试验火焰10s,如果样品自身维持火焰不超过30s,则在相同的点或任何其他的点上 再施加试验火焰60S,如果样品自身维持火焰仍不超过30S,则在相同的点或任何其他的 点上再施加试验火焰120S。 5) 第一次施加试验火焰后,样品不得完全燃尽。任一次施加试验火焰后,自身维持火焰应当 在30s内熄灭,薄纸既不起燃,白松木板也不炭化。 4.3.3高压组件和其他部件 高压组件和其他部件应将其相应的三个样品承受4.3.2b)的燃烧试验。 4.3.4高压电缆 工作电压超过4kV(峰值)的电缆,其绝缘不得有助于火焰的蔓延。 使用3个样品,按GB/T5169.5一2008的规定进行试验,具体要求如下: 支撑起燃烧器,使其轴线与垂直方向成45°。电缆与垂直方向也保持45°,而其轴线所在垂直 a) 平面与燃烧器所在垂直平面成正交。 b)施加试验火焰的时间如下: 第一个样品:10S; 一第二个样品:60S; 一第三个样品:120S。 c)试验期间,绝缘材料的任何燃烧应当稳定且无明显的菱延。在试验火焰移开后,任何火焰应当 在30s内自行熄灭。 中华人民 共 和 国 电子行业标准 高压元件和组件的安全要求 SJ/T3273-—2013 *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 编制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 发行 电话:(010)84029065传真:(010)84029217 地址:北京市安定门东大街1号 邮编:100007 网址:www.cesi.cn * 开本:880×1230 1/16 字数:12千字 2013年12月第一版 2013年12月第一次印刷 印数:200册 版权专有 不得翻印 举报电话:(010)84029080 中华人民 共 和 国 电子行业标准 高压元件和组件的安全要求 SJ/T3273-—2013 *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 编制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 发行 电话:(010)84029065传真:(010)84029217 地址:北京市安定门东大街1号 邮编:100007 网址:www.cesi.cn * 开本:880×1230 1/16 字数:12千字 2013年12月第一版 2013年12月第一次印刷 印数:200册 版权专有 不得翻印 举报电话:(010)84029080

.pdf文档 SJ-T 3273-2013 高压元件和组件的安全要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SJ-T 3273-2013 高压元件和组件的安全要求 第 1 页 SJ-T 3273-2013 高压元件和组件的安全要求 第 2 页 SJ-T 3273-2013 高压元件和组件的安全要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9-22 05:49:18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