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全文最新的团体标准 提供单次或批量下载
文库搜索
切换导航
文件分类
频道
文件分类
批量下载
AQ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AQ/T 9002—2006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 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Guidelines for enterprises to develop emergency response plan for work place accidents 2006-11-01实施 2006-09-20 发布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AQ/T 9002—2006 目次 前言 II 引言 III 1 范围 2 术语和定义 3 应急预案的编制 4 应急预案体系的构成 5 综合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 6 专项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 7现场处置方案的主要内容 11 8 附件 12 附录A(资料性附录) 应急预案编制格式和要求 14 AQ/T 9002—2006 前言 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北京科技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邓云峰、蒋仲安、时训先、钟茂华、刘功智、郑双 忠。 ⅡI AQ/T 9002—2006 引言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是国家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体系的重 , 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规范生产经营单位应急管理工作,提高应 减少财产损失、环境损害和社会影响的重要措施。 《》 经营单位做好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工作,解决目前生产经营单位应 预案要素不全、操作性不强、体系不完善、与相关应急预案不衔接等问题 质量,根据《安全生产法》和《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制定本 标准。 应急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生产经营单位的组织体系、管理模式、风险 大小以及生产规模不同,应急预案体系构成不完全一样。生产经营单位应结 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从公司、企业(单位)到车间、岗位分别制订相应的 应急预案,形成体系,互相衔接,并按照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条块结合、 属地为主的原则,同地方人民政府和相关部门应急预案相衔接。 应急处置方案是应急预案体系的基础,应做到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清楚, 应急管理责任明确,应对措施正确有效,应急响应及时迅速,应急资源准备 充分,立足自救。 三 AQ/T 9002—2006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生产经营单位编制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 预案)的程序、内容和要素等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 生产经营单位结合本单位的组织结构、管理模式、风险种类、生产规模 等特点,可以对应急预案框架结构等要素进行调整。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 1 应急预案 emergency response plan 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制定的行动 方案。 2. 2 应急准备 emergency preparedness 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进行的组织 准备和应急保障。 2. 3 应急响应 emergency response 1 AQ/T 9002—2006 事故发生后,有关组织或人员采取的应急行动。 2. 4 应急救援 emergency rescue 在应急响应过程中,为消除、减少事故危害,防止事故扩大或恶化,最 大限度地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或危害而采取的救援措施或行动。 2. 5 恢复 recovery 事故的影响得到初步控制后,为使生产、工作、生活和生态环境尽快恢 复到正常状态而采取的措施或行动。 3厂 应急预案的编制 3.1编制准备 编制应急预案应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a)全面分析本单位危险因素、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事故的危害程度; b)排查事故隐患的种类、数量和分布情况,并在隐患治理的基础上,预 测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其危害程度; c)确定事故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 d)针对事故危险源和存在的问题,确定相应的防范措施: e)客观评价本单位应急能力; f)充分借鉴国内外同行业事故教训及应急工作经验 3. 2编制程序 3.2. 1 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 2 AQ/T 9002—2006 结合本单位部门职能分工,成立以单位主要负责人为领导的应急预案编 制工作组,明确编制任务、职责分工,制定工作计划。 3.2.2资料收集 收集应急预案编制所需的各种资料(相关法律法规、应急预案、技术标 准、国内外同行业事故案例分析、本单位技术资料等)。 3.2.3危险源与风险分析 在危险因素分析及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基础上,确定本单位的危险源、 可能发生事故的类型和后果,进行事故风险分析,并指出事故可能产生的次 生、衍生事故,形成分析报告,分析结果作为应急预案的编制依据。 3.2. 4应急能力评估 对本单位应急装备、应急队伍等应急能力进行评估,并结合本单位实际, 加强应急能力建设。 3.2.5应急预案编制 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编制应急预案。应急预案编 制过程中,应注重全体人员的参与和培训,使所有与事故有关人员均掌握危 险源的危险性、应急处置方案和技能。应急预案应充分利用社会应急资源, 与地方政府预案、上级主管单位以及相关部门的预案相衔接。 3.2.6应急预案评审与发布 应急预案编制完成后,应进行评审。评审由本单位主要负责人组织有关 部门和人员进行。外部评审由上级主管部门或地方政府负责安全管理的部门 组织审查。评审后,按规定报有关部门备案,并经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 签署发布。 3
AQ/T 9002-2006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赞助1.5元下载(无需注册)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赞助1.5元下载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9-21 15:05:20
上传分享
举报
下载
原文档
(7.2 MB)
分享
友情链接
ISO 20903 2019 Surface chemical analysis Auger electron spectroscopy and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Methods used to determine peak intensities and information required when reporting results.p.pdf
ISO 9455-3 2019 Soft soldering fluxes — Test methods — Part 3 Determination of acid value, potentiometric and visual titration methods.pdf
ISO 18609 2000 Animal and vegetable fats and oils Determination of unsaponifiable matter Method using hexane extraction.pdf
ISO 5611-11 2015 Cartridges, type A, for indexable inserts — Part 11 Style W.pdf
ISO 6882 1981 Asparagus — Guide to refrigerated transport.pdf
ISO 20494 2017 Paper — Requirements for stability for general graphic applications.pdf
ISO TS 23374-2 2023 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s — Automated valet parking s.pdf
ISO 9276-4 2001 Representation of results of particle size analysis — Part 4 Characterization of a classification process.pdf
ISO 5123-1984Documentation. Headers for microfiche of monographs and serials first edition.pdf
ISO 787-13 2019 General methods of test for pigments and extenders — Part 13 Determination of water-soluble sulphates, chlorides and nitrates.pdf
GB-T 17312-1998 声级计的无规入射和扩散场校准.pdf
GB 9706.263-2020 医用电气设备 第2-63部分 口外成像牙科X射线机基本安全和基本性能专用要求.pdf
GB-T 25473-2010 焊接、切割及类似工艺用管路减压器.pdf
GB-T 4880.1-2005 语种名称代码 第1部分 2字母代码.pdf
GB-T 36052-2018 表面化学分析 扫描探针显微镜数据传送格式.pdf
GB-T 33732-2017 纺织品 抗渗水性的测定 冲击渗透试验.pdf
GB-T 41939-2022 橡胶中镁含量的测定 原子吸收光谱法.pdf
GB-T 4458.1-2002 机械制图 图样画法 视图.pdf
GB-T 24825-2022 LED模块用直流或交流电子控制装置 性能规范.pdf
GB-T 8014.1-2005 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 氧化膜厚度的测量方法 第1部分 测量原则.pdf
1
/
3
18
评价文档
赞助1.5元 点击下载(7.2 MB)
回到顶部
×
微信扫码支付
1.5
元 自动下载
官方客服微信:siduwenku
支付 完成后 如未跳转 点击这里 下载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
微信(点击查看客服)
,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