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27.100
CCS P61
团 体 标 准
T/JSE 4-2025
燃煤电厂条形煤场
安全检测系统技术条件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Safety Monitoring System in Strip
Coal Storage Yard of Coal-Fired Power Plants
2025-08-01发布 2025-11-01实施
江苏省能源行业协会 发 布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JSE 4-2025
I
目 次
前 言 ................................ ................................ ... II
1 范围 ................................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引用标准与后文的对应 ................................ ..... 1
3 术语和定义 ................................ ............................. 1
4 总体要求 ................................ ............................... 1
附录 A(资料性)推荐报警值 ................................ ............... 5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JSE 4-2025
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1.1-2020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
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江苏省能源行业协会提出。
本文件由 江苏省能源行业协会 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 江苏国信靖江发电有限公司、江苏省国信研究院有限公司、江
苏国信扬州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江苏射阳港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方鹏、陈宏伟、彭浩、徐晓东、陈鸿、胡庆华、张金国、王澎、
李建环、劳文博、顾宾、张弛、赵长宇、吴秋鑫、郑世津、丁宏、周飞、张鹏、刘洲、
李存磊、眭云新、张翔、祁寅华、苗培俊、刘华山、余宏、王瑞峰。
本文件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江苏省能源行业协会 (南京市建邺区庐山
路246号金融城 3号楼9层)。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JSE 4-2025
1 燃煤电厂条形 煤场安全检测系统技术条件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 燃煤电厂条形煤场安全检测系统 的设计原则和要求 。
本文件适用于 燃煤电厂条形煤场 新建、改建 、扩建项目 安全检测系统 的设计。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引用标准与后文的对应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
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 (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文件。
GB 15631 -2008 特种火灾探测器
GB 50229 -2019 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3.1 安全检测系统 safety monitoring system
通过在煤场安装甲烷传感器、一氧化碳传感器、粉尘浓度传感器、红外热成像仪、图像
型复合火灾探测器,实施监测煤场内的甲烷气体、一氧化碳气体、粉尘浓度、温度、烟雾等
安全状态的系统。
3.2 图像型复合火灾探测器 video image combined fire detector
通过热成像或 /和视频图像分析燃烧过程中的烟雾、火焰、温度等两种或多种火灾特征
参数以探测火灾的装置。
4 总体要求
4.1 系统设计要求
燃煤电厂条形煤场安全检测系统应根据煤场存储容量、堆取料工艺、通风条件、封闭结
构特点、环境气 象条件及运维管理等使用需求,充分考虑 新建、改建 、扩建等项目 既有建
设条件等限制因素,开展对甲烷浓度、一氧化碳浓度、粉尘浓度、煤堆表面温度、煤场烟雾
等状态监测的设计。
设计时应符合以下要求:
a) 煤场防火执行 GB 50229 -2019。
b) 系统主要性能指标满足实际监测需求。
c) 运行、维护、安装方便。
4.2 系统组成
4.2.1 系统一般由传感器、安全检测系统、操作员站和其他必要的设备组成。
4.2.2 燃煤电厂条形煤场安全检测系统应能检测煤场甲烷浓度、一氧化碳浓度、粉尘
浓度、煤堆表面温度、煤场烟雾等状态 ,相应检测值超过报警值时应发出报警信号。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JSE 4-2025
2 4.2.3 燃煤电厂条形煤场的煤堆上方应安装甲烷传感器、一氧化碳传感器、粉尘浓度
传感器,传感器宜安装在煤场顶部检修马道上 ,相邻两个同类传感器之间的距离不应大于 15
m。推荐报警值参见附录 A的表A.1、表A.2、表A.3。
4.2.4 煤堆表面温度测量,应选用红外热成像仪。红外热成像仪若采取固定式安装则安
装位置到煤堆表面的有效距离应不大于 60 m;若采取轨道式安装 ,每个轨道可配置 1个红外
热成像仪。两种安装方式都应保证检测范围覆盖整个煤场,当热成像仪探测到煤堆表面温度
超出设定值时 ,系统应将预警信号传输到消防炮控制台。 主要煤种推荐报警值参见附录 A的表
A.4。
4.2.5 煤场烟雾探测,应选用图像型复合火灾探测器,图像型复合火灾探测器应符合
GB 15631-2008技术要求 ,图像型复合火灾探测器应采取固定式安装,检测范围应覆盖整个
煤场,实时监测场内烟雾变化 ,探测到预警信号时系统应将其传输到消防炮控制台。
4.3 硬件
硬件一般包括主机、存储设备、网络通信设备、打印机、 UPS电源和配套设备。均应满
足可靠性、可维护性、开放性和可扩展性等要求。
4.4 软件
操作系统、数据库、编程语言等应为可靠性高、开放性好、易操作、易维护、安全、成
熟的主流产品。软件应有详细的中文说明。
4.5 技术参数
4.5.1 一氧化碳传感器
检测原理:电化学
输出信号: 4mA~20mA,可微调
检测精度:± 2%F.S.(标定点)
响应时间: (T90)~<15s
其他输出: RS485 Modbus
环境温度: -40℃~+70℃
防护等级:不低于 IP65
防爆认证: Ex d IIC T6 Gb
4.5.2 甲烷传感器
检测原理:催化燃烧
输出信号: 4mA~20mA,可微调
检测精度:± 2%F.S.(标定点)
响应时间: (T90)<15s
其他输出: RS485 Modbus
环境温度: -40℃ ~+70℃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JSE 4-2025
3 防护等级:不低于 IP65
防爆认证: Ex d IIC T6 Gb
4.5.3 粉尘浓度传感器
测定原理:光散射原理
测量误差:± 10%
信号输出: 4mA~20mA 标准信号
报警输出:声光报警
采样流量: 2L/min
防护等级:不低于 IP65
防爆认证: Ex d IIC T6 Gb
4.5.4 红外扫描热像仪
像素数:不低于 320×240
测温范围: -20℃~650℃
测温准确度: 2℃或2%
热灵敏度( NETD):<0.05℃@30℃
调焦方式:电动变倍,自动对焦
防护等级:不低于 IP66
防爆认证: Ex d IIC T6 Gb
配套云台性能:
水平旋转角度 :0°~360° 连续旋转
承载方式及垂直旋转角度顶载 :-40°~+90°
可见光模块分辨率: >1080P
最小可辨温差: <250 m;异常报警或智能行为分析报警时 ,可见支持双目联动功能:当
热成像视频通道出现温度光视频通道将联动聚焦放大
4.5.5 图像型复合火灾探测器
工作温度: -40℃~70℃
工作湿度:一般 <95%RH(40 ℃),短时可达 100%RH,可用于凝露环境
精度/范围:± 2℃或±2%/-20℃~350℃/550℃
响应时间:温度报警响应时间≤ 10s,标准火焰响应时间 5s~20s,标准烟雾响应时间
10s~240s
灵敏度:探测器能在 50%遮挡减光率条件下可靠探测温度和火焰
探测器输出复合视频信号,可与其它 CCTV 系统兼容连接
探测器存储:探测器应能在显示终端的视图界面上标识出报警目标,并保存报警时的视
频图像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JSE 4-2025
4 防护等级:不低于 IP66
防爆认证: Ex d IIC T6 Gb
4.6 基本功能
4.6.1 数据采集、可视、报警功能
安全检测系统应具备实时监控煤场现场数据,并在后台实现数据的报表统计、分析及辅
助决策。系统软件具备各监测数据状态可视,异常报警功能。
4.6.2 控制功能
4.6.2.1 安全检测系统由现场设备完成 甲烷浓度、一氧化碳浓度、粉尘浓度、煤堆表面
温度、煤
T-JSE 4-2025 燃煤电厂条形煤场安全检测系统技术条件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9-01 01:30:15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