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全文最新的团体标准 提供单次或批量下载
ICS 13.100 SY E 09 备案号:65562—2018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 SY/T 65652018 代替SY6565—2011 石油天然气开发注二氧化碳安全规范 Safety code for oil and gas field development carbon dioxide injection 201810-29发布 2019-03-01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布 SY/T6565—2018 目 次 前言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基本要求 4 安全管理 4.1 场(站)管理 4.2 培训与防护 设计 5.1 介质要求 5.2 区域位置 5.3 平面布置 5.4 储罐区 5.5 装卸区 5.6 注入泵房或注入压缩机房、 操作间及值班室 5.7 放空设施 5.8 管道敷设 井口 5.9 5.10 井身结构 6 施工安全要求 6.1 施工队伍 6.2 施工准备 6.3 建造施工及验收 运行操作 7.1 储存 7.2 卸车 7.3 注人 7.4 检、维修 8应急管理 SY/T6565—20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SY6565—2011《油气田注二氧化碳安全规程》,与SY6565—2011相比,主要技术 内容变化如下: 修改并明确本标准的适用范围(见第1章,2011年版的第1章); 一修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2章,2011年版的第2章); 删除了术语和定义(见2011年版的第3章); 删除了“注二氧化碳设计、施工单位具备相应能力”(见2011年版的第4章); -增加了对注人介质和输送、井口安装和固定式注人站的设计等要求(见第5章); -增加了“注人泵房或注入压缩机房、操作间及值班室”的要求(见5.6,2011年版的6.5); 重新梳理整合原标准第5章井口与井简、第6章固定式注人站设计要求、第7章移动式注人 施工要求、第8章操作安全要求(见第5章、第6章、第7章); 修改了“喂液泵、注人泵、注入压缩机”的要求(见7.3,2011年版的8.3.1); 增加了应急管理(见第8章); 将原标准第9章调整至现标准第4章(见第4章,2011年版的第9章); 删除了参考文献。 本标准由石油工业安全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吉林油田分公司质量安全环保处、吉林油田分公司二氧化碳项目部、 吉林油田分公司勘察设计院、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中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 本标准起草人:尹旭、贾雪峰、王峰、马晓红、马占恒、石少敏、郑雄杰、张德平、张凤忠、李清、 刘子英、林海波、王雪瑶、徐庆磊、杨耀忠。 本标准代替了SY6565—2011。 SY6565—2011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SY6565—2003。 II SY/T6565—2018 石油天然气开发注二氧化碳安全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陆上油气田注二氧化碳的设计、施工、运行操作、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安全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陆上油气田注二氧化碳。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50(所有部分)压力容器 GB/T22513石油天然气工业钻井和采油设备井口装置和采油树 GB/T29639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GB50183 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GB 50540 石油天然气站内工艺管道工程施工规范 GB 50683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Z 2.2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 AQ/T9007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指南 SY/T 0043 油气田地面管线和设备涂色规范 SY/T0048 石油天然气工程总图设计规范 SY5727 井下作业安全规程 SY/T6444 石油工程建设施工安全规范 3基本要求 油气田注入二氧化碳涉及的地质设计、地面工程设计、井筒设计、施工管理、安全防护、事故应 急等环节应具备以下条件: a)油层的盖层稳定。 b)设备设施耐低温、高压。 c)地面管道设计应满足二氧化碳相态变化需要。 4安全管理 4.1场(站)管理 4.1.1应针对防止人员冻伤、室息等人身伤害事故和设备设施冻堵、脆断、腐蚀、爆炸、泄漏等事故 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及相应的技术档案。 4.1.2组织开展要害岗位危害识别与评估、控制。 1 SY/T6565—2018 4.1.3场(站)应设门卫,并制定HSE责任制和出人站安全检查制度。 4.1.4场(站)人口及站内应设立站牌、警示牌、疏散指示牌、风向标、职业危害因素告知牌。 4.1.5介质流向应有方向指示、参数标识。 4.2培训与防护 4.2.1岗位操作人员应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4.2.2进入可能产生二氧化碳泄漏场所的人员应至少2人同行,应配备便携式二氧化碳气体检测仪 器,操作时应1人操作1人监护。涉及二氧化碳的操作岗位应配备正压空气呼吸器和防冻服。 4.2.3进入场(站)的人员和承包商应进行安全教育;应遵从场站管理要求。 4.2.4作业场所二氧化碳的浓度应符合GBZ2.2的要求。当检测到作业场所二氧化碳的浓度小于 9000mg/m²时,应加强通风,连续作业时间不得超过8h;达到9000mg/m²时,应加强通风,并佩戴 防护用品,连续作业时间不得超过15min,并立即向上级报告;当检测到作业场所二氧化碳的浓度达 到18000mg/m²时,应立即撤离现场。 5设计 5.1介质要求 5.1.1二氧化碳注入量、注入压力、注入浓度应按油藏工程设计确定。 5.1.2管道输送和注人的二氧化碳不应含有固体杂质。 5.2区域位置 注人站站址选择应满足SY/T0048的要求。 5.3平面布置 5.3.1站场平面布置应按GB50183执行。 5.3.2 站场竖向布置应满足SY/T0048的要求。 5.4储罐区 5.4.1 储罐设计应按GB150执行。 5.4.2 储罐应设有双安全阀、爆破片等措施。 5.4.3 储罐应防腐、隔热。 5.4.4 储罐应设置稳压设施,应设压力、温度、液位显示及超限报警装置。 5.4.5 储罐区应按设计设置固定式二氧化碳浓度报警仪。 5.4.6 储罐应设检修爬梯、罐顶检修平台、防护栏等。 5.4.7 真空绝热储罐应设真空表。 5.5装卸区 5.5.1 装卸车管应采取锚固措施。 5.5.2 装卸车管接口与软管连接处应设置放空阀,接口应采用快速接头。 5.5.3 装卸车阀门应采用易开关及耐磨损、二氧化碳专用阀。 5.5.4 高压软管的材质应耐低温、耐腐蚀。压力等级应按设计选择。 5.5.5 装卸车场宜配置强力排风机。 2 SY/T6565—2018 5.6注入泵房或注入压缩机房、操作间及值班室 5.6.1注入泵房或注入压缩机房、操作间等存在二氧化碳泄漏风险的场所,应设二氧化碳浓度检测报 警系统;二氧化碳浓度检测报警系统宜与排风系统联锁,浓度超限时宜停运注入和输送设备 5.6.3值班室与注人泵房或注入压缩机房、操作间之间应设固定式观察窗,并保证值班室与注人泵房 或注入压缩机房、操作间之间无孔洞连通。 5.6.4值班室内应设二氧化碳浓度报警系统。 5.6.5值班室应配备不少于2台的多通道气体检测报警仪。 5.7放空设施 5.7.1 站区应设置放空设施。放空管口应高出10m范围内的平台或建筑物顶2.0m以上。对位于10m 以外的平台或建筑物顶,应高出放空管所在地面5m以上。 5.7.2高、低压放空管宜分别设置。 5.8管 管道敷设 5.8.1输送二氧化碳介质的管道应埋地敷设,应做温度补偿、防腐绝热。二氧化碳注人干线应设置 标志桩。 5.8.2 管道设计时,应尽量减少封闭管段。若封闭管段不可避免,应在该管段上设放空阀或安全阀。 5.8.3二氧化碳注人干线应设置截断阀。 5.8.4 管道涂色应按SY/T0043的规定执行。 5.9井口 5.9.1 井口选用应满足GB/T22513的要求。 5.9.2井口使用前宜进行气密封性能测试。 5.10井身结构 5.10.1 设计选井应满足以下要求: a)老井转注套管油层以上部分应无套损、套变、严重腐蚀,固井质量应为优。 b)新钻井套管应采用气密封套管,且水泥返高至地面或水泥返高接近地面。 5.10.2 注气管管柱应采用气密封结构。 5.10.3 3井下工具应满足气密封要求,且关键部件应采用耐二氧化碳腐蚀材质。 6施工安全要求 6.1方 施工队伍 应按设计施工,并做到: a)了解施工井情况,应识别危险有害因素,并落实削减措施。 b)制订并演练应急预案,配备必需的应急物资和设备。 c)对所用设备、配件、工具、防护用品进行检查、维护,达到完好。 d)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交底和安全教育。 3 SY/T6565—2018 6.2 施工准备 6.2.1 移动式注入 6.2.1.1 搬迁车辆应编队行驶,应按交通规则和有关规定行驶、停靠。 6.2.1.2 施工前,现场应设立风向标,施工现场应设置警戒线、紧急集合点。应在施工井井口上风侧 或侧风方向布车,不应将车辆停放在低洼地带。 6.2.1.3 车辆距施工井井口距离应满足SY5727的要求。 6.2.1.4 井场车辆、注入设备间距应能保证作业人员正常操作、检查和通行,留有安全通道。 6.2.2 固定式注入 6.2.2.1 施工组织设计中应明确应急预案相关内容及要求。 6.2.2.2 施工前,现场应设立风向标

.pdf文档 SY-T 6565-2018 石油天然气开发注二氧化碳安全规范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SY-T 6565-2018 石油天然气开发注二氧化碳安全规范 第 1 页 SY-T 6565-2018 石油天然气开发注二氧化碳安全规范 第 2 页 SY-T 6565-2018 石油天然气开发注二氧化碳安全规范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8-16 22:42:26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