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全文最新的团体标准 提供单次或批量下载
ICS 11.020 SN CCSC62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SN/T4975.52017 国境口岸中东呼吸综合征疫情防控技术规范 第5部分:安全防护 Criterion for epidemic surveillanceof MERS atfrontierport- Part 5: Safe protection 2017-11-07发布 2018-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SN/T4975.5—2017 前言 SN/T4975《国境口岸中东呼吸综合征疫情防控技术规范》共分为6个部分; 第1部分:检疫查验; 第2部分:流行病学调查; 一第3部分:采样和送样; 第4部分:实验室检测; 第5部分:安全防护; 第6部分:卫生处理。 本部分为SN/T4975第5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山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张亮、张涛、毕鹏飞、陈守光、宋晓峰、田珍荣、顾长美、单凌云、 于书芝。 1 SN/T4975.52017 国境口岸中东呼吸综合征疫情防控技术规范 第5部分:安全防护 1范围 SN/T4975的本部分规定了国境口岸中东呼吸综合征疫情防控的防护要求和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检验检疫机构中东呼吸综合征疫情防控过程中人员安全防护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版)适用于本文件。 GB19082医用一次性防护服技术要求 GB19083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 GB19489一2008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 SN/T2752 2卫生检疫人员的自我防护规范 WS/T311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标准预防 方standardprecaution 针对口岸所有传染病疑似病例的常规防护措施。包括手卫生,穿戴个人防护用品,避免直接接触 可疑病例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包括呼吸系统分泌物)以及不完整皮肤。当与有呼吸道症状的旅客 密切接触时,检疫人员应采取脸面部防护措施(外科口罩加护目镜或防护面罩),避免分泌物喷溅。 标准预防措施还包括预防可能产生的针刺伤或锐器伤,废弃物的安全处理,设施设备的清洗消毒 灭菌,环境物体表面的清洁和消毒。 3.2 飞沫预防 dropletprecaution 防止带有病原微生物的飞沫核(>5μm),在空气中短距离(<1m)移动到易感人群的口、鼻 黏膜或眼结膜导致传播而采取的预防感染措施。包括与疑似病例距离<1m时应佩戴防护面罩,疑似 病例戴外科口罩,实施单人单间隔离。 3.3 接触预防 contactprecaution 防止病原体通过手、媒介物直接或间接接触导致传播而采取的预防感染措施。技术关键为严格的 手卫生,接触疑似病例的分泌物、排泄物时应戴手套,处理分泌物、排泄物时应穿隔离衣。 1 SN/T 4975.5—2017 3.4 手卫生handhygiene 为检疫人员洗手和卫生手消毒的总称。手卫生应遵循的原则有:当手部有血液和其他体液等肉眼 可见的污染时,应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宜用速十手消毒剂消毒 双手代替洗手;在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菌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应先洗 手,然后进行手卫生消毒;直接为传染病病人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病病人污物之后,应 先洗手,然后进行手卫生消毒。 3.5 卫生手消毒antiseptichandrubbing 检疫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 4基本要求 4.1防护原则 中东呼吸综合征疫情防控的安全防护应按照标准预防、飞沫预防、接触预防相结合的原则,防 护措施应从对有急性发热性呼吸系统症状的旅客进行病因诊断时开始实施,应符合SN/T2752和 WS/T311的要求,正确选择并穿脱防护用品。 4.2 防护要点 应掌握防护用品选择的指征及使用方法,并能正确且熟练地穿脱防护用品。脱去手套或隔离衣后 立即洗手或手消毒。在流行病学调查、采样等操作结束后,应及时离开隔离区,并及时更换个人防护 用品。 4.3防护用品 4.3.1种类 包括外科口罩、医用防护口罩(N95及以上)、护目镜、连体防护服、隔离衣、一次性工作服、 工作帽、医用手套、医用灭菌袋、医用污物桶、消毒液等。 4.3.2质量要求 防护服应符合GB19082的要求;防护口罩应符合GB19083的要求;护目镜应视野宽阔,透亮度 好,有较好的防溅性能,使用弹力带佩戴;手套应为医用一次性乳胶手套;鞋套应为防水鞋套。 4.3.3保存要求 防护用品储存应分门别类专柜保存,专人负责,严格管理,定期检查,建立完整的使用、检查记 录档案,保证其处于有效的使用期限之内和可靠性能状态之下。 5对象 参与中东呼吸综合征检疫查验、流行病学调查、采样、实验室检测、卫生处理等环节工作的 卫生检疫人员,以及有症状者、疑似病例和可能接触疑似病例的交通工具乘务人员、口岸工作人 员等。 2 SN/T4975.52017 6人员防护要求 6.1 登交通工具检疫人员防护要求 6.1.1来自疫区的交通工具未报告有症状者 检疫人员应着工作服、戴工作帽和外科口罩,可戴乳胶手套 6.1.2来自疫区的交通工具报告有症状者 6.1.2.1防护措施 检疫人员采用二级防护,穿普通工作服,戴工作帽,外罩一层防护服,戴护目镜、医用防护口 罩(离开污染区后更换),戴乳胶手套,穿鞋套或长筒胶鞋。登交通工具后首先检查有症状者是否已 戴好外科口罩,如否,则为其戴好口罩,进行简单隔离。每次实施防治处理后应立即进行手清洗和 消毒。 6.1.2.2个人防护穿戴顺序 步骤1:戴一次性工作帽。 步骤2:戴医用防护口罩,一只手托着口罩,扣于面部适当的部位;另一只手将口罩戴在合适的 部位,压紧鼻夹,紧贴于鼻梁处。在此过程中,双手不接触面部任何部位。 步骤3:着防护服。 步骤4:手部清洗和消毒后戴护目镜。 步骤5:戴医用一次性乳胶手套。 步骤6:穿一次性鞋套。 6.1.2.3个人防护脱摘顺序 步骤1:在室外空旷处依次摘手套、消毒双手。 步骤2:摘护目镜。 步骤3:脱防护服。 步骤4:摘工作帽。 步骤5:脱鞋套。 步骤6:洗手或手卫生消毒。 步骤7:摘口罩,将手套、口罩等装人医用垃报袋内待销毁。 步骤8:在流动水下洗手,擦干。 步骤9:手卫生消毒。 6.2有症状者防护要求 戴外科口罩、进行隔离,将有症状者与其他人员隔开;设专用洗手间,禁止相关人员流动;对有 症状者活动区域、呕吐物、排泄物等进行清洁、单独储存。 6.3乘务人员防护要求 接触有症状者的乘务人员应按照标准预防和飞沫预防、接触预防相结合的原则,严格执行手卫 生、消毒、隔离、戴医用防护口罩等防护措施。 3 SN/T4975.5—2017 6.4现场检疫人员防护要求 可戴外科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 6.5 5密切接触者处置人员防护要求 密切接触者处置人员个人防护用品穿脱顺序为:进行手卫生后,戴医用防护口罩,再戴手套; 脱摘时,先用消毒液对外层手套进行消毒,再脱去手套,丢入装有灭菌袋的污物桶中,最后进行手 卫生。 6.6口岸现场工作人员防护要求 口岸现场可能接触疑似病例的工作人员,包括联检部门人员、口岸运营单位人员等,应戴外科口 罩,必要时戴乳胶手套。 6.7可疑病例处置与流行病学调查人员防护要求 可疑病例处置与流行病学调查防护见6.1.2给出的要求。 6.8 3采样检测人员防护要求 6.8.1防护措施 在二级防护的基础上,增加戴内层手套和穿内层隔离衣。采样过程中使用的工具和相关物品按潜 在生物危害物进行处理。采血完成后的穿刺针头应丢弃于尖锐危险品容器内,防止发生职业暴露。 6.8.2个人防护穿戴顺序 步骤1:脱去外套,手部清洗和消毒, 步骤2:戴一次性工作帽。 步骤3:戴医用防护口罩,一只手托着口罩,扣于面部适当的部位,另一只手将口罩带戴在合适 的部位,压紧鼻夹,紧贴于鼻梁处。在此过程中,双手不接触面部任何部位。 步骤4:戴内层手套。 步骤5:穿内层隔离衣 步骤6:穿外层连体防护服、工作鞋。 步骤7:手部清洗和消毒后戴护目镜。 步骤8:戴手套,将手套套在防护服袖口外面。 6.8.3个人防护脱摘顺序 步骤1:手卫生(消毒外层手套)。 步骤2:更换外层手套。 步骤3:脱护目镜。 步骤4:一次性脱去外层连体防护服、外层手套。 步骤5:所有废弃物放人高压灭菌袋中,然后进行手卫生。 步骤6:脱内层隔离衣和工作鞋,换上拖鞋。 步骤7:手卫生或更换手套。 步骤8:脱医用防护口罩。 步骤9:脱防护帽。 步骤10:脱内层手套。 步骤11:手卫生。 4

.pdf文档 SN-T 4975.5-2017 国境口岸中东呼吸综合征疫情防控技术规范 第5部分 安全防护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SN-T 4975.5-2017 国境口岸中东呼吸综合征疫情防控技术规范 第5部分 安全防护 第 1 页 SN-T 4975.5-2017 国境口岸中东呼吸综合征疫情防控技术规范 第5部分 安全防护 第 2 页 SN-T 4975.5-2017 国境口岸中东呼吸综合征疫情防控技术规范 第5部分 安全防护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8-16 20:21:59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