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全文最新的团体标准 提供单次或批量下载
文库搜索
切换导航
文件分类
频道
文件分类
批量下载
ICS27.120.20 F 65 备案号:62803-2018 NB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准 NB/T20325.4-2018 压水堆核电广安全壳预应力技术规程 第4部分:监测 Prestressing technology specification for safety containments of PWR nuclear power plants-Part4:Monitoring 2018-03-22发布 2018-09-01实施 发布 国家能源局 NB/T20325.4—2018 目 次 前言 I 1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3 术语和定义 4 基本规定 5 监测装置技术要求 5. 1 钢束力传感器 2 5. 2 智能钢绞线 6监测系统安装及防腐润滑脂灌注 6. 1 材料设备验收要求 6. 2 监测系统安装及润滑脂灌注施工流程 6.3 钢束力监测系统的安装 6. 4 气密性检查规定 6.5 穿束与张拉要求 6.6 智能钢绞线监测系统的安装 监测要求 7 8 记录及分析报告 附录A(资料性附录) 监测钢束张拉过程监测记录表(见图A.1) 附录B(资料性附录) 监测钢束预应力损失监测记录表(见图B.1) 参考文献 NB/T.20325.42018 前言 NB/T20325《压水堆核电厂安全壳预应力技术规程》分为四个部分: 第1部分:材料; 第2部分:试验; 第3部分:施工: 第4部分:监测。 本部分为NB/T20325的第4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能源行业核电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 本部分由核工业标准化研究所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治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中国核工业华兴建设有限公 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林松涛、徐海翔、张兴斌、曾滨、陈李华、赵一兵、王永焕、张际斌、刘自妥、 廖春生、张会东、杨林、赵文博、宋正峰、李吉娃、吴利权、荣华。 II NB/T20325.42018 压水堆核电厂安全壳预应力技术规程 第4部分:监测 1范围 NB/T20325的本部分规定了压水堆核电厂混凝士安全壳预应力钢束监测系统及预应力长期损失监 测的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监测装置技术要求、 监测系统安装、防腐润滑脂灌注及预应力长期损失监测等内容。 预应力长期损失监测除符合本标准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规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 本文件的应用是 必不可少的。 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 用文件,其最新版本 (包括所) 的修改单)适用 本文件。 压水堆核电 安全壳预应力技术规程第1部分 材料 NB/T20325. 无粘结预应力筋用防腐润滑脂 JG/T430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监测钢束monitoringtendon 预应力混凝土安全壳结构中用于监测预应力损失的钢束。 3. 2 钢束力传感器tendonloadcell 安装于预应力监测钢束端部用于测量钢束力值的荷载传感器。 3.3 智能钢绞线intelligenttendon 用碳纤维棒材包裹的光纤光栅替代钢绞线的原有中心丝, 形成的钢绞线。 3.4 特殊承压板specialbearingplate 用于钢束力传感器安装、定位和传递荷载的承载垫板。 3.5 防腐润滑脂anticorrosivegrease 具备防腐、润滑功能,永久保护安全壳预应力监测钢束的物质。 4基本规定 4.1 预应力损失监测应由具有相应检测资质的专业机构承担 NB/T20325.42018 4.2钢束监测系统的安装调试人员应由承担预应力损失监测的机构培训合格后上岗。 4.3试验设备、监测仪表等计量器具均应经计量检定合格,方可使用。 4.4无粘结监测钢束和锚具系统应满足NB/T20325.1的规定。 4.5有粘结监测钢束中的一根钢绞线由智能钢绞线替代,锚具系统和灌浆材料应满足NB/T20325.1的 规定。 4.6监测钢束完成穿束后宜在15d内完成张拉,最长不应超过30d完成张拉。无粘结监测钢束孔道的 防腐润滑脂灌注工作宜在张拉结束后7d内完成。有粘结监测钢束的灌浆要求与普通钢束的灌浆要求相 同。 4.7 监测钢束张拉工艺和环境条件与非监测钢束相同。 4.8 监测钢束孔道应进行气密性检查,孔道施工质量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 4..9 防腐润滑脂的技术指标应满足如下要求: a) 25℃锥入度不应大于26mm; b) 闪点不应小于205℃; c) 凝固点不应低于57℃; d) 盐喷值大于200h; e) 水溶性氯盐含量(以C1-计),不应大于10ppm; f) 水溶性硝酸盐含量(以NO3-计),不应大于10ppm; g) 水溶性硫化物含量(以S2-计),不应大于10.ppm; h) 15℃时密度宜在(0.88~1.10)g/cm; i) 满足JG/T430的低温性能(-40C,30min)指标。 4..10 钢束力传感器及智能钢绞线技术参数应满足如下要求: a) 超载范围:125%F.S; b) 直线度误差:不大于±0.5%F.S; 测温误差不大于±0.5℃; c) d) 工作温度宜为:-20℃~80℃。 4.11灌注前,加热完全的防腐润滑脂应具有良好的流动性,根据不同的润滑脂材料,加热温度范围宜 控制在80℃~160℃。单孔灌注速率应由计算确定,且不小于40L/min。 5监测装置技术要求 5.1 钢束力传感器 在钢束监测系统中,宜选用具备温度测量功能的振弦式钢束力传感器,传感器穿心内径应与预埋承 压板孔道内径一致,传感器穿心内径公差应优于预埋承压板孔道内径公差。 5.2智能钢绞线 在使用智能钢绞线时,应根据钢绞线的长度,全长均匀设置6个~10个光栅测点,并应满足4.10的要 求。 6监测系统安装及防腐润滑脂灌注 6.1材料设备验收要求 钢束力传感器、智能钢绞线、读数装置等计量器具应计量检定合格。 6.1.14 2 NB/T20325.4—2018 6.1.2防腐润滑脂应经验收合格。 监测系统安装及润滑脂灌注施工流程 6.2 监测系统安装及防腐润滑脂灌注施工,宜按照合理的顺序进行,流程图见图1。 孔道预埋承压板检查、清理 (已通过气密性检查) 智 力传感器 灌注 腐润滑脂 能 钢 绞 No 线 路性检 气密性检查 No 装加长灌油帽 钢束张拉 刀割钢束 图1 监测系统安装及防腐油脂灌注施工流程图 6.3钢束力监测系统的安装 6.3.1水平、穹顶、1 U形、 型监测钢束应在两端安装传感器,并安装加长灌油帽(见图1)。 倒 说明: 监测钢束孔道; 钢束力传感器: 1 监测钢束; 6——锚块: 预埋承压板: 3- 一加长灌油帽: 安装螺栓; 8- 一特殊承压板。 图2 钢束力传感器及加长灌油帽安装示意图 3 NB/T20325.42018 6.3.2竖向监测钢束宜在两端安装传感器,应在上端安装加长灌油帽。 6.3.3灌注所用承油槽的容量不应小于100L。 6.4气密性检查规定 进行监测钢束孔道防腐润滑脂灌注前,应对孔道进行气密性试验。试验压力宜控制在0.5MPa~0.7 MPa之间,稳压3min后,压力下降值不应大于0.1MPa。 6.5穿束与张拉要求 6.5.1监测钢束的穿束、张拉等施工工艺及张拉力控制、检验方法等与非监测钢束相同,监测钢束张 拉宜在所有非监测钢束施工完成后实施。 6.5.2张拉完成后,监测钢束切断露出锚具夹片外的长度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 6.6智能钢绞线监测系统的安装 6.6.1所选定的监测钢束中,采用一根智能钢绞线替代其中的一根普通钢绞线。 6.6.2穿束与张拉方式与普通钢束相同。 6.6.3选择智能钢绞线的一端作为接线端与测读仪表相连。 6.6.4智能钢绞线信号电缆通过灌浆帽的预留出线孔引出。 7监测要求 7.1手 预应力长期损失监测宜采用自动化监测系统。 7.2克 张拉完成松锚后的钢束力值作为监测初始力值。 7.3张拉过程应进行记录。记录工程名称、传感器的安装位置、张拉日期、传感器和测读仪表的规格 型号、出厂编号及相关技术参数、读数值与预应力值的换算公式,参见附录A。 7.4数据采集宜在张拉完成后6min、9min、15min、30min、45min及1h、2h、3h、8h、24h、48h、 72h、96h、120h、144h、500h、1000h、1500h、2000h、2500h、3000h测读,并应记录当时测位温 度。记录格式参见附录B。 7.5张拉完成3000h后,每3个月应至少进行一次数据测读。 8记录及分析报告 8.1) 应对监测钢束的张拉过程和监测钢束的预应力损失进行记录。记录表可参考附录A和附录B。 8.2应根据张拉完成后3000h的预应力损失监测数据,出具预应力损失监测分析报告。分析报告至少 应包含以下内容: a)工程背景、钢束监测系统等相关信息; b) 监测钢束的张拉数据、灌注时间等内容; c) 3000h监测结果。
NB-T 20325.4-2018 压水堆核电厂安全壳预应力技术规程 第4部分 监测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赞助1.5元下载(无需注册)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赞助1.5元下载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8-16 04:24:27
上传分享
举报
下载
原文档
(3.3 MB)
分享
友情链接
ISO 26082-1 2019 Leather — Physical and mechanical test methods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soiling — Part 1 Rubbing (Martindale) method.pdf
ISO 25178-606 2015 Geometrical product specification (GPS) — Surface texture Areal — Part 606 Nominal characteristics of non-contact (focus variation).pdf
ISO 8319-2-1986Orthopaedic instruments. Drive connections. Part 2_Screwdrivers for single slot head.pdf
ISO 3691-2 2023 Industrial trucks — Safety requirements and verification — Part 2 Self-propelled variable-reach trucks.pdf
ISO IEC 5218 2022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Codes for the representation of human sexes.pdf
ISO 4904 2023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Inner pack of decoction pieces.pdf
ISO 6919 2024 Measurement of refrigerated hydrocarbon and non-petroleum based liquefied gaseous fuels Dynamic measurement of liquefied natural gas (LNG) as marine fuel Truck-to-ship (TTS) bunkering..pdf
ISO 16420 2013 Cork — Cork stoppers for still wines — Mechanical and physical specifications.pdf
ISO ASTM 52925 2022 Additive manufacturing of polymers — Feedstock materials — Qualification of materials for laser-based powder bed fusion of parts.pdf
ISO 8581 1994 Photography — Electronic flash equipment — Connectors to synchro-cord.pdf
GB-T 43610-2023 微束分析 分析电子显微术 线状晶体表观生长方向的透射电子显微术测定方法.pdf
GB-T 2674-2017 内六角花形半沉头螺钉.pdf
GB-T 32070-2022 土方机械 物体监测系统及其可视辅助装置 性能要求和试验.pdf
GB-T 454-2020 纸 耐破度的测定.pdf
GB-T 24031-2021 环境管理 环境绩效评价 指南.pdf
GB-T 18222-2000 木工机床 宽带磨光机 术语.pdf
GB-T 2679.1-2020 纸 透明度的测定 漫反射法.pdf
GB-T 21495-2008 动植物油脂 具有顺,顺1,4-二烯结构的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测定.pdf
GB-T 29334-2012 用于非石油基液压制动液的汽车液压制动缸用的弹性体皮碗和密封圈.pdf
GB-T 23602-2009 钛及钛合金表面除鳞和清洁方法.pdf
1
/
3
11
评价文档
赞助1.5元 点击下载(3.3 MB)
回到顶部
×
微信扫码支付
1.5
元 自动下载
官方客服微信:siduwenku
支付 完成后 如未跳转 点击这里 下载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
微信(点击查看客服)
,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