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全文最新的团体标准 提供单次或批量下载
书书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犛 犖/犜4 6 5 6.1—2 0 1 6 进出口纺织品生物安全检验方法第1部分:白假丝酵母菌 犅 犻 狅 狊 犪 犳 犲 狋狔狋 犲 狊 狋 犻 狀犵犿 犲 狋 犺 狅 犱 狊狅 犳 狋 犺 犲狋 犲 狓 狋 犻 犾 犲 狊犳 狅 狉 犻 犿 狆狅 狉 狋犪 狀 犱犲 狓 狆狅 狉 狋—犘 犪 狉 狋1:犆 犪 狀 犱 犻 犱 犪犪 犾 犫 犻 犮 犪 狀 狊 2 0 1 61 21 2发布 2 0 1 70 70 1实施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 布 rHgCb@g · ykbûR60u5[PO –0SÑU.书书书前  言   S N/T4 6 5 6《进出口纺织品生物安全检验方法 》共分为5部分: — — —第1部分:白假丝酵母菌 ; — — —第2部分:大肠埃希氏菌 ; — — —第3部分:大肠菌群 ; — — —第4部分:金黄色葡萄球菌 ; — — —第5部分:菌落总数 。本部分为 S N/T4 6 5 6的第1部分。本部分按照 G B/T1. 1—2 0 0 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四川农业大学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 :李轲、郭会清、乔晴、禹建鹰、郭华麟、苗丽、徐超、杨娜、王永杰。 Ⅰ犛 犖/犜4 6 5 6.1—2 0 1 6 rHgCb@g · ykbûR60u5[PO –0SÑU.进出口纺织品生物安全检验方法第1部分:白假丝酵母菌 1 范围 S N/T4 6 5 6的本部分规定了进出口纺织品中白假丝酵母菌的定性 、定量检验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进出口纺织品白假丝酵母菌的检验 。其他纺织类产品可参考使用本部分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 (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文件 。 G B/T8 1 7 0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S N/T1 5 3 8. 1  培养基制备指南  第1部分:实验室培养基制备质量保证通则 S N/T1 5 3 8. 2  培养基制备指南  第2部分:培养基性能测试实用指南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 3.1纺织品生物安全  犫 犻 狅 狊 犪 犳 犲 狋狔狅 犳 狋 犲 狓 狋 犻 犾 犲 狊纺织品中携带的有害生物本身或其代谢产物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的潜在威胁 ,及对其所采取的一系列有效预防和控制措施 。 3.2白假丝酵母菌  犆.犪 犾 犫 犻 犮 犪 狀 狊一种真菌 ,也叫白色念珠菌 ,细胞呈圆形或卵圆形 ,直径3μm~6μm,出芽繁殖 ,主要特征表现为可形成假菌丝 、芽管和厚膜孢子 ,不产生囊孢子 、掷孢子、关节孢子 ,不能利用肌醇做为碳源 ,大多数菌种需氧,主要寄生在人体的体表及口腔咽喉 、呼吸道、肠道、阴道黏膜上 ,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 ,易引起局部甚至系统性感染 。 4 设备与材料 4.1 常规微生物检测用的基本设备与材料 。 4.2 无菌剪刀 。 4.3 电子天平 :0. 0 1g。 4.4 全滤网无菌均质袋 。 4.5 拍击式均质器 :4 0 0mL 。 4.6 无菌规格板 :2 0c m2。 4.7 无菌干燥棉拭子 。 4.8 恒温培养箱 :2 8℃±1℃ 、4 5℃±1℃ 。 1犛 犖/犜4 6 5 6.1—2 0 1 6 rHgCb@g · ykbûR60u5[PO –0SÑU.4.9 接种环。 4.1 0 麦氏比浊管 。 4.1 1 微量移液器 :2 0μL~2 0 0μL、2 0 0μL~10 0 0μL、1mL~5mL。 4.1 2 无菌试管 :1 0mm×1 0 0mm 。 4.1 3 恒温水浴箱 :4 5℃±1℃ 、3 6℃±1℃ 。 4.1 4 载玻片。 4.1 5 盖玻片。 4.1 6 显微镜:1 0×~1 0 0×。 4.1 7 无菌小三角瓶 :2 5mL。 4.1 8 无菌吸头 :2 0 0μL、10 0 0μL、5mL。 4.1 9 无菌玻璃平皿或一次性无菌塑料平皿 :1 5mm×9 0mm 。 4.2 0 放大镜(放大5倍~1 0倍)或菌落计数器 。 5 培养基、试剂 5.1 无菌生理盐水 :见A. 2。 5.2 麦芽浸膏肉汤 (ME B肉汤) :见A. 3。 5.3 念珠菌显色培养基 :见A. 4。 5.4 C a n d i d aE l e c t i v e 琼脂:见A. 5。 5.5 1%吐温8 0 玉米琼脂培养基 :见A. 6。 5.6 兔血清:见A. 7。 5.7 革兰氏染色液 :见A. 8。 注:本部分中无菌稀释液均为无菌生理盐水 (5. 1)或麦芽浸膏肉汤 (5. 2) 。 6 样品制备 6.1 称量法 无菌方法打开送检的样品 ,用无菌剪刀 (4. 2)均匀剪样 ,在电子天平 (4. 3)上准确称取剪下的样品 2 5g样品。剪碎后加入到盛有 2 2 5mL 无菌稀释液的全滤网无菌均质袋 (4. 4)中,用拍击式均质器 (4. 5)拍打1m i n~2m i n,充分混匀 ,得到一个 1∶1 0的样品匀液 。 6.2 多点采样洗脱法 无菌方法打开送检的样品 ,在样品四周和中间均匀布控 5个采样点 ,用无菌规格板 (4. 6)按每个采 样点2 0c m2面积范围剪裁 ,每2 0c m2采样面积为 1份检样,每个样品共采集 5份检样,采样面积为 1 0 0c m2。将上述采集好的 5份检样放入盛有 2 0 0mL 无菌稀释液的全滤网无菌均质袋 (4. 4)中,用拍击 式均质器 (4. 5)拍打1m i n~2m i n,充分混匀 ,得到一个洗脱液 ,制成样品匀液作为原液 。 6.3 棉拭子涂抹法 无菌操作方法打开送检的样品 ,用无菌稀释液湿润无菌干燥的棉拭子 (4. 7) ,在样品四周和中间均 匀布控5个采样点 ,用无菌规格板 (4. 6)比照按每个采样点 2 0c m2面积范围均匀涂抹 ,每个采样点用 1个无菌干燥棉拭子 (4. 7) ,立即用无菌剪刀 (4. 2)剪去棉拭子手接触部分 ,将涂抹部分一块放入盛有 5 0mL无菌稀释液的全滤网无菌均质袋 (4. 4)中,制成1∶1 0的样品匀液 。 2犛 犖/犜4 6 5 6.1—2 0 1 6 rHgCb@g · ykbûR60u5[PO –0SÑU.6.4 样品制备方法的选择 样品制备一般依 6. 1方法2 5g样品+2 2 5mL 无菌稀释液为基准方法 ,但当样品为面积较大或较厚实或多孔时 ,样品制备应采用 6. 2方法。当出现以下情况时 :a)样品质地致密不容易剪碎制备 ;b)样品较贵重,客户要求无损检测的 ,样品制备应采用 6. 3方法。采用6. 1、6. 2方法时如果被检样品大量吸水而导致不能吸出足够样品匀液时 ,稀释液量可按整数倍递增 ,直至能有足够的测试样品匀液 。采用6. 2方法时如果被检样品面积过大或过小 ,采样点可按比例增加或减少 。 7 白假丝酵母菌定性检验方法 7.1 原理 根据白假丝酵母菌致病株 (菌丝相菌株才有致病能力 )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 ,选用改良的选择性培养基 ,经过传统培养分纯菌株 ,观察芽管 、菌丝、假菌丝、厚膜孢子形成 ,根据白假丝酵母菌 4 5℃生长的特点 ,鉴定白假丝酵母菌 。 7.2 检验程序 检验程序见图 1。 图1 白假丝酵母菌定性检验程序 7.3 操作步骤 7.3.1 增菌 如按6. 1制备样品 ,则称取2 5g样品,剪碎后加入到盛有 2 2 5mL 麦芽浸膏肉汤 (5. 2)的全滤网无菌均质袋(4. 4)内均质;如按6. 2制备样品 ,将6. 2采集好的 5份检样放入盛有 2 0 0mL 麦芽浸膏肉汤 (5. 2) 3犛 犖/犜4 6 5 6.1—2 0 1 6 rHgCb@g · ykbûR60u5[PO –0SÑU.的全滤网无菌均质袋 (4. 4)内均质;如按6. 3制备样品 ,则将棉拭子涂抹部分一块放入盛有 5 0mL麦芽浸膏肉汤 (5. 2)的全滤网无菌均质袋 (4. 4)内混匀,样品制备好后均放入 2 8℃±1℃ 恒温培养箱 (4. 8)增菌培养4 8h±2h 。 7.3.2 分离 将培养后的增菌液接种念珠菌显色培养基 (5. 3)平板和C a n d i d aE l e c t i v e 琼脂(5. 4)平板,2 8℃±1℃培养4 8h±2h ,观察菌落形态 。白假丝酵母菌在念珠菌显色培养基 (5. 3)上菌落形态参照其说明书观察。白假丝酵母菌在 C a n d i d aE l e c t i v e 琼脂(5. 4)平板上呈深棕色小菌落 ,圆形凸起 ,边缘整齐 ,表面干燥成磨砂样 ,用无菌接种环 (4. 9)接触后有类似巧克力融化后的样子 。如培养5 0h后两种平板上均无典型或可疑菌落生长 ,则可直接报告白假丝酵母菌未检出 。从有典型或可疑菌落的各类平板上至少挑取5个(少于5个全部挑取 )典型或可疑菌落进行如下确证试验 。 7.3.3 确证试验 7.3.3.1 菌落纯化 用无菌接种环 (4. 9)挑取上述平板上典型或可疑单个菌落分别接种到两个 1%吐温8 0 玉米琼脂培养基(5. 5)平板上,2 8℃±1℃ 培养4 8h±2h ,分离纯化 。 7.3.3.2 芽管试验 取1%吐温8 0 玉米

.pdf文档 SN-T 4656.1-2016 进出口纺织品生物安全检验方法 第1部分 白假丝酵母菌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SN-T 4656.1-2016 进出口纺织品生物安全检验方法 第1部分 白假丝酵母菌 第 1 页 SN-T 4656.1-2016 进出口纺织品生物安全检验方法 第1部分 白假丝酵母菌 第 2 页 SN-T 4656.1-2016 进出口纺织品生物安全检验方法 第1部分 白假丝酵母菌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8-04 04:36:13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