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全文最新的团体标准 提供单次或批量下载
ICS 点击此处添加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 NB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 行业标准 NB/T XXXXX—XXXX 压水堆核电厂非能动安全壳热量导出系统 设计准则 Design criteria for passive containment heat removal system of pressurized water reactor nuclear power plants 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 (报批稿) (本稿完成日期:201 9/9/15) XXXX - XX - XX发布 XXXX - XX - XX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布 NB/T XXXXX —XXXX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系统范围 .......................................................................... 1 5 系统功能 .......................................................................... 2 6 系统性能准则 ...................................................................... 2 7 系统设计要求 ...................................................................... 3 8 试验和维修要求 .................................................................... 5 附录A(资料性附录) 安全壳热量导出系统示意图 ........................................ 6 NB/T XXXXX —XXXX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能源行业核电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核工业标准化研究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华龙国际核电技术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李伟、袁霞、胡宗文、 于勇、赵侠、范黎、李丽娟、王佳卓、李京彦、宋代勇 、 张国强、李军、赵光辉 、周绍飞、吴小天、胡剑 。 NB/T XXXXX —XXXX 1 压水堆核电厂非能动安全壳热量导出系统设计准则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压水堆核电厂的开式/ 闭式非能动安全壳热量导出系统设计的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压水堆核电厂中开式 /闭式非能动安全壳热量导出系统的设计,它不包括对非能动安 全壳热量导出系统设备的详细设计要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B/T 20406 -2017RK 《压水堆核电厂流体系统的安全壳隔离装置》 3 术语和定义 3.1 全厂断电 station blackout 核电厂同时丧失厂内、外全部交流电源。 3.2 自然循环 natural circulation 利用冷热流 体之间的温差 、密度差、重力差作 为驱动力推动流体流动的循环。 4 系统范围 非能动安全壳热量导出系统是在 设计扩展工况 保证安全壳完整性的重要措施, 执行事故后安全壳长 期排热功能并把安全壳内热量传递到最终热阱 —大气, 本系统利用非能动机理 (自 然循环和对流、 冷凝、 热传导和重力等)执行其功能。 非能动安全壳热量导出系统可采用开式或闭式两种形式, 示意图见附录A。 非能动安全壳热量导出系统是指执行本标准第5章所规定功能的设备(包括容器、阀门、仪表和控 制设备等)、管道及其支承件等。 非能动安全壳热量导出系统设置 若干个相互独立的系列。系统主要包括 以下设备: ——换热器,布置在安全壳内,通过水蒸汽在换热器上的冷凝换热、混合气体与换热器之间的对流 和辐射换热实现安全壳的冷却; ——安全壳隔离阀,保证安全壳隔离功能,并实现 非能动安全壳热量导出系统的启停; ——换热水箱,高位布 置,容纳系统冷源,利用换热水箱与换热器内水 的温度差导致的密度差实现 流体循环并吸收安全壳内的热量; NB/T XXXXX —XXXX 2 ——蒸汽排放装置,系统备用状态下防止灰尘等杂质进入换热水箱,保持换热水箱水质。事故后系 统运行状态下,使得换热水箱与外界大气联通,起到事故后排汽、导热的功能; ——汽水分离器,用于开式系统,实现汽- 水分离,减小由于大 汽泡的破碎和湮灭导致的管路系统 振动; ——冷凝器,用于闭式系统,利用与换热水箱内水的温差、将来自换热器水 /汽水混合物的热量传 递给换热水箱中的水; ——集气器,用于闭式系统,收集系统内的不凝结气体; ——真空泵,用于闭式系统,维持系统备用状态下的真空度。 5 系统功能 5.1 事故后安全壳冷却 非能动安全壳热量导出系统用于 在设计扩展 工况下安全壳的长期排热 。在核电厂发生事故(包括严 重事故)时, 限制和降低安全壳压力和温度, 防止其压力、温度超过规定限值, 保持安全壳完整性 ,限 制事故后放射性物质向外部环境的释放。 5.2 安全壳完整性 本系统安全壳内换热器、安全壳外隔离阀和两者之间的管道为核电厂 最后一道密封屏障的组成部 分。 5.3 换热水箱水质保持 换热水箱与大气连通处应 配备密封措施,防止换热水箱水质被 大气环境污染。 应具有防止换热水箱 微生物滋生和水质恶化的措施。 根据厂址的情况, 应采取防止系 统备用状态下换热水箱中冷却工质冬季 结冰的措施。 6 系统性能 准则 6.1 总要求 核电厂正常运行期 间,非能动安全壳热量导出 系统处于备用状态。 设计扩展工况下, 非能动安全壳热量导出 系统: ——将安全壳温度和 压力降低 并维持在可以接受的限值内。 ——换热水箱作为安全壳热量导出的热阱,其水装量应能 保证事故后至少 72小时内的冷却要求。 ——在换热器或 换热器与安全壳隔离阀之间的管道出现破口时, 应及时关闭隔离阀, 防止放射性物 质外泄,确保核电厂最后一道密封屏障的完整性。 ——安全壳外的隔离阀应尽可 能地靠近安全壳。 ——应在系统设计过程中对系统的性能进行充分验证。 6.2 系统阻力特性 设计的非能动安全壳热量导出系统,应使其阻力尽量小,以 保证系统具有 足够的自然循环 驱动力。 6.3 系统导热能力 NB/T XXXXX —XXXX 3 事故后至少 72小时内,采用非能动安全壳热量导出系统导出安全壳热量,系统的热量导出能力应保 证保持安全壳完整性,使其压力、温度不超过规定限值。 6.4 冷却水温度 冷却水温度的上限值和下限值应考虑厂址 极端环境温度。 换热计算时选用的冷却水温度应考虑 厂址极端高温条件,并应具有一定的裕量。 如果最低厂 址环境温度低于冰点,应采取措施,使冷却水 和系统管道 不结冰。 6.5 系统启动 核电厂正常运行时,系统不投运。 事故情况下,系统管道上的安全壳隔离阀开启,系统即可投运。 安全壳隔离阀应设计成可由自动和手动触发开启。 7 系统设计要求 7.1 安全分级和抗震类别 非能动安全壳热量导出系统的设计可用于应对设计扩展工况,系统设备的安全分级应满足对应的功 能要求。非能动安全壳热量导出系统及设备的分级应按照核安全法规HAF102 及其导则的有关规定执行。 针对设计扩展工况,执行安全壳隔离功能的设备与管道属于安全功能1 级和屏障等级 2级,抗震类别 为1类。确保安全壳排热的其他部分 为安全功能3级或非安全级,抗震类别为 1类。 7.2 内外部危险 本系统设计应考虑如火灾、爆炸、内部水淹、内部飞射物、管道甩动及喷射流冲击等HAD102/04 要 求的内部危险的影响。 本系统设计应考虑如地震、洪水、狂 风、龙卷风、海啸(潮汐波 )和极端气象条件等外部危险的影响。 7.3 供电 非能动安全壳热量导出系统的安全壳隔离阀如采用电动隔离阀, 执行机构 应由安全级直流蓄电池供 电,满足 72小时供电要求。系统 中如有其它常关的安全级电动 隔离阀,执行机构由直流蓄电池供电,满 足72小时供电要求。 7.4 安全壳隔离 本系统在安全壳内的设备和管道以及贯穿安全壳直至安全壳外隔离

.pdf文档 NB-T 20587-2021 压水堆核电厂非能动安全壳热量导出系统设计准则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NB-T 20587-2021 压水堆核电厂非能动安全壳热量导出系统设计准则 第 1 页 NB-T 20587-2021 压水堆核电厂非能动安全壳热量导出系统设计准则 第 2 页 NB-T 20587-2021 压水堆核电厂非能动安全壳热量导出系统设计准则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8-02 17:48:02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