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全文最新的团体标准 提供单次或批量下载
文库搜索
切换导航
文件分类
频道
文件分类
批量下载
ICS 03.220.50 V 53 MH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行业标准 MH/T 1064.6 —2017 直升机电力作业安全规程 第 6部分:吊装组塔作业 Safety code of power wo rking with the helicopter - Part 6: Hoisting and erecting tower operation 2017 – 01 – 02 发布 2017 – 04–01 实施 中国民用航空局 发布 MH/T 1064.6 —2017 I 前 言 MH/T 1064《直升机电力作业安全规程》分为以下七部分: ——第 1 部分:通用要求; ——第 2 部分:巡检作业; ——第 3 部分:激光扫描作业; ——第 4 部分:带电作业; ——第 5 部分:带电水冲洗作业; ——第 6 部分:吊装组塔作业; ——第 7 部分:展放导引绳作业。 本部分为MH/T 1064的第 6 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中国民用航空局运输司提出。 本部分由中国民用航空局航空器适航审定司批准立项。 本部分由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民用航空局第二研究所、国网通用航空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严风硕、商可佳、熊奎、唐赫、吴建军、李志忠、李磊、姜栋。 MHMH/T 1064.6 —2017 1 直升机电力作业安全规程 第 6 部分:吊装组塔作业 1 范围 MH/T 1064 的本部分规定了采用有人驾驶直升机(以下简称直升机)对架空输电线路进行吊装组塔 作业的一般要求、组织与实施、应急措施及作业前后工作的安全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采用搭载专用设备的有人驾驶直升机对架空输电线路进行吊装组塔作业。 2 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直升机吊装组塔 helicopter hoisting and erecting tower 应用直升机外挂铁塔(或塔段)进行架空输电线路铁塔组立安装的作业。 2.2 导轨(滑轨) guide strip 能够让铁塔(段)主材(或塔脚)准确滑落至已安装塔段主材上端(或基础顶面)连接孔上的工具。 2.3 水平限位装置 horizontal caging device 辅助吊段下平口与已安装塔段的上平口迅速对准,使吊段主材进入导轨的工具。 注:安装在吊段下平口处,由限位绳和限位板组成。 2.4 垂直限位装置 vertical caging device 辅助吊段主材下端与包钢的连接孔能准确到位的工具。 注:安装在已吊装段的上平口主材上(或铁塔基础上)。 2.5 防扭转装置 torsionproof device 限制吊件发生扭转,保证吊件对准已安装塔段的装置。 注:此装置安装在直升机腹部。 3 一般要求 3.1 人员 3.1.1 人员组成 MHMH/T 1064.6 —2017 2 3.1.1.1 直升机吊装组塔作业人员分为飞行作业方和施工作业方。 3.1.1.2 飞行作业方包括作业组(驾驶员、副驾驶、机上操作人员、航空器维护人员、运控员、油料 员)、塔上操作人员、地面指挥人员、塔位指挥人员等,如有需要可配置翻译。副驾驶和机上操作人员可根据作业机型或作业需要由同一人担任。如需配备其他直升机配合作业,应对该机组进行相应的分工和职责明确。 3.1.1.3 施工作业方由地面施工人员、塔上施工人员、地面指挥人员、塔位指挥人员等组成。 3.1.2 驾驶员资质 3.1.2.1 吊装组塔作业机长应符合以下要求: ——具有直升机外载荷吊挂作业经验; ——不少于 2 000 h 直升机机长时间; ——不少于 100 h 作业机型的机长时间; ——不少于 100 h 低空飞行经验,包括电力作业飞行经验; ——不少于30 h专业吊装飞行培训时间。 3.1.2.2 吊装组塔作业副驾驶应符合以下要求: ——具有直升机外载荷吊挂作业经验; ——不少于 150 h 低空飞行经历时间,包括电力作业飞行经历时间; ——不少于10 h专业吊装飞行培训时间。 3.1.3 职责分工 3.1.3.1 工作钩及以上部分作业安全由飞行作业方负责, 工作钩以下部分作业安全由施工作业方负责。 3.1.3.2 飞行作业方地面指挥人员负责指挥直升机在组料场的起吊;飞行作业方塔位指挥人员负责指 挥直升机在塔位的就位。 3.1.3.3 施工作业方地面指挥人员负责根据飞行作业方地面指挥人员的指令指挥料场地面施工人员的 操作;施工作业方塔位指挥人员根据飞行作业方塔位指挥人员的指令指挥塔上施工人员的操作。 3.2 设备 3.2.1 机型选择 机型选择时,应根据不同的吊装对象、作业区域进行选择。 3.2.2 配套机具 3.2.2.1 基本要求 3.2.2.1.1 作业使用的机具和设备应按规定进行检验,受力工具及设备应进行负荷试验。 3.2.2.1.2 作业前,应对直升机吊索上端的安全吊钩以及下端的工作吊钩的操作机构、电缆等进行检 查,并确认其性能良好。 3.2.2.1.3 直升机应配备防扭转装置,以防止吊件在空中旋转。 3.2.2.2 吊挂索具 3.2.2.2.1 主吊索长度应满足驾驶员修正直升机飞行姿态和吊件位置的需要,宜根据驾驶员操作熟练 程度和选取机型等因素来确定。 3.2.2.2.2 吊件的吊点钢绳长度(以四点考虑)应根据吊点钢绳与吊件宽度的夹角来确定,一般宜不 小于 30°。 MH/T 1064.6 —2017 3 3.2.2.2.3 连接件安全系数应不小于 2.0 。 3.2.2.3 铁塔(杆)结构的分段 3.2.2.3.1 应计算校核待吊铁塔(杆)分段结构的稳定性,避免吊段在空中发生变形或倾覆。 3.2.2.3.2 应结合作业地点海拔及环境温度,利用作业机型最大连续功率表计算确定最大吊重,使每 次吊装塔段及工器具合计总重不超过最大吊重限制。 3.2.2.3.3 铁塔(杆)分段结构吊装对接时,与下部结构或基础对接时的对接点宜不超过 4个。 3.3 作业环境和气象 3.3.1 直升机应在云体外飞行,距云底的垂直高度应不小于 100 m,目视能见度在平原地区应不小于 2 km,在丘陵与山区应不小于 3 km,风速应不大于 8 m/s。 3.3.2 作业应在日出后开始,不迟于日落前结束。 3.3.3 冬季和冰灾环境下,应避免机翼结冰、卷雪和浓雾等不利因素对直升机飞行安全的影响。 3.3.4 施工作业方应对组料场采取硬化、洒水降尘等措施。 3.4 人员安全防护 3.4.1 所有进入现场的人员应配戴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但不限于安全帽、防风眼镜、防护耳塞 (罩)、手套、警示背心。 3.4.2 塔上作业人员宜穿着连体工作服,应随时系好安全带。 3.4.3 地面施工人员、塔上施工人员在直升机吊装组塔作业期间应戴防护耳塞(罩),避免直升机噪 音伤害。 3.4.4 现场作业人员佩戴的安全帽、防风眼镜应符合相关安全检测标准,手套宜采用皮革或不导电的 耐用布料,衬衣为长袖紧身衬衣,裤子为到脚踝的紧身长裤,靴子至少高至脚踝,带有防滑鞋底。 3.5 人员预防疲劳措施 3.5.1 驾驶员和机上操作人员察觉到自己或他人有疲劳迹象出现时,应立即停止吊装作业。 3.5.2 机组人员全天工作时间应不超过 14 h。 3.5.3 任何连续 24 h 内,累计飞行时间应不超过 8 h。 3.5.4 连续 7 d 内,累计飞行时间应不超过 40 h。 3.5.5 一个日历月内,累计飞行时间应不超过 120 h。 3.6 通讯 3.6.1 根据作业需求,可在现场指挥中心、组料场、塔位、机组间设置通讯联络系统,并明确通讯负 责人员。 3.6.2 作业通讯联络系统应层次清晰,通讯系统宜分为飞行对讲系统和配合施工对讲系统两部分,各 自独立、频段互不干扰。如有翻译人员,可通过翻译人员与两方对接。 3.6.3 配合施工对讲系统宜采用对讲机系统通信,飞行对讲系统宜采用超短波无线电空地电台系统通 信。 3.6.4 选择的通讯联络设备,应在作业地段经试验能够正常使用方可采用。 3.6.5 通讯联络设备应性能良好,保证在直升机大轰鸣声中沟通清晰,宜使用封闭式头盔、耳麦。 3.6.6 通讯语言应简短、明确,飞行作业方与施工作业方可用手势交流。 3.6.7 塔位塔段就位时,驾驶员应与飞行作业方塔上操作人员直接沟通,其余人员不应干扰。 MHMH/T 1064.6 —2017 4 3.6.8 直升机驾驶员与料场地面施工人员应提前规划好沟通手势与指令传递方式,防止因沟通不当造 成人员、设备意外伤害。 3.6.9 应规定手语或旗语备应急采用。 4 作业前准备 4.1 预先准备阶段 4.1.1 技术准备 应按照项目内容制定直升机吊装组塔项目管理实施规划、 直升机吊装组塔施工技术方案及直升机吊 装组塔空中飞行作业指导书。 4.1.2 起降场选择与布置 4.1.2.1 一般应设置在料场里,特殊情况下可分别设置。 4.1.2.2 应根据机型和数量综合考虑起降场面积。 4.1.2.3 停机坪地面应夯实并进行硬化处理,起落架轮子位置宜铺设带有螺纹麻面的钢板。 4.1.2.4 应考虑作业地点周围障碍物是否影响直升机进近和起飞。 4.1.3 组料场选择与布置 4.1.3.1 组料场宜靠近公路,便于线路器材
MH-T 1064.6-2017 直升机电力作业安全规程 第6部分 带装组塔作业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赞助1.5元下载(无需注册)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赞助1.5元下载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8-02 15:03:23
上传分享
举报
下载
原文档
(219.9 KB)
分享
友情链接
ISO 23020 2021 Space systems — Determination of test methods to characterize material or component properties required for break-up models used for Earth re-entry.pdf
ISO 14520-11 2016 Gaseous fire-extinguishing systems Physical properties and system design Part 11 HFC 236fa extinguishant.pdf
ISO 21068-3 2024 Chemical analysis of raw materials and refractory products containing silicon-carbide silicon-nitride silicon-oxynitride and sialon Part 3 Determination of nitrogen oxygen and metall.pdf
ISO 18437-1 2012 Mechanical vibration and shock —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dynamic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visco-elastic materials — Part 1 Principles and guidelines.pdf
ISO 27001 标准--中英文.pdf
ISO 19670 2017 Fertilizers and soil conditioners — Solid urea aldehyde slow release fertilizer — General requirements.pdf
ISO 12164-6 2023 Hollow taper interface with flange contact surface — Part 6 Receive.pdf
ISO 3012 1999 Petroleum products — Determination of thiol (mercaptan) sulfur in light and middle distillate fuels — Potentiometric method.pdf
ISO 4803 2021 Laboratory glassware — Borosilicate glass tubing.pdf
ISO-IEC 2382-31 1997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Vocabulary -- Part 31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 Machine learning.pdf
GB-T 25870-2010 甜瓜 冷藏和冷藏运输.pdf
GB-T 22382-2017 额定电压72.5 kV 及以上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与电力变压器之间的直接连接.pdf
GB-T 19512-2004 声学 消声器现场测量.pdf
GB-T 602-2002 化学试剂 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的制备.pdf
GB-T 43404-2023 轻型汽车道路负载 底盘测功机再现.pdf
GB-T 17880.3-1999 小沉头铆螺母.pdf
GB-T 196-2003 普通螺纹 基本尺寸.pdf
GB-T 14042-1993 液压缸活塞杆端柱销式耳环安装尺寸.pdf
GB-T 21727-2008 固态速溶茶 儿茶素类含量的检测方法.pdf
GB-T 14857-1993 演播室数字电视编码参数规范.pdf
1
/
3
11
评价文档
赞助1.5元 点击下载(219.9 KB)
回到顶部
×
微信扫码支付
1.5
元 自动下载
官方客服微信:siduwenku
支付 完成后 如未跳转 点击这里 下载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
微信(点击查看客服)
,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