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全文最新的团体标准 提供单次或批量下载
HB 8404-2013 民用飞机燃油泵热安全设计要求 Fuel pumps thermal safety design requirements for commercial aircraft 2013-04-25发布 2013-09-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 布 ICS 49.080 V 39 HB 8404-2013 I 前 言 本标准依据 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进行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章晓东、余晓俊、徐鹏国、彭克顺、余少华、杨 松。 HB 8404-2013 1 民用飞机燃油泵热安全设计要求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民用飞机燃油泵热安全的设计要求和验证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民用飞机燃油泵的设计和试验,其他飞机的燃油泵可参照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JB 150.9-1986 军用设备环境试验方法 湿热试验 GJB 150.10-1986 军用设备环境试验方法 霉菌试验 GJB 150.13-1986 军用设备环境试验方法 爆炸性大气试验 GJB 150.15-1986 军用设备环境试验方法 加速度试验 GJB 150.16-1986 军用设备环境试验方法 振动试验 GJB 150.18-1986 军用设备环境试验方法 冲击试验 GJB 1907-1994 燃油系统附件通用规范 CCAR 25 运输类飞机适航标准 3 一般要求 3.1 总则 燃油泵及热保护装置应满足以下要求: a) 燃油泵在正常工作或发生故障时不应点燃周围的可燃性液体或可燃性液体蒸汽。 注:本条与 CCAR 25.863的要求一致。 b) 燃油泵在电机转子阻滞、转子卡死、内部短路等异常情况下,电机外壳体温度不应超过 204℃, 同时应考虑燃油冷却的影响。 c) 任何热保护装置在含有燃油蒸汽或其他易燃物质的容积空间内运行时不应产生火花。 d) 由于电机异常使得温度快速升高而导致的热保护装置动作时,热保护装置应不能自动复位。 e) 采用的任何热保护装置不应影响燃油泵的正常工作。 f) 采用的任何热保护装置均应具有抑制火焰的能力。 g) 热保护装置应能耐燃油,在燃油中浸泡后不应影响其物理性。 h) 由于电机长期工作而升温导致热保护装置动作时,在温度降低到规定的复位温度时,热保护装 置应能自动或手动复位。 i) 热保护装置在 1 500 V电压下保持 1 min,应无击穿的现象。 j) 热保护装置的接线柱之间的接触电阻应尽量小,重复检测时,接触电阻的增量不应超过 25 %。 k) 热保护装置在施加规定的起动电流条件下,1 000次循环期间不应动作。 3.2 振动 HB 8404-2013 2 持续供给额定电流时,热保护装置在 GJB 150.16-1986 中第5 类试验程序Ⅰ规定的振动条件下, 不应动作。 3.3 温度冲击 在规定的高温和低温循环条件下至少进行四次循环,时间不少于 1 h,热保护装置不应动作和复位。 温度要求如下: a) 高温为低于动作温度范围下限 3℃~6℃; b) 低温高于低室温以上 3℃~6℃的。 3.4 加速度 热保护装置在 GJB 150.15-1986 中第Ⅱ类试验规定的加速度条件下,不应出现机械故障或动作。 3.5 冲击 热保护装置在 GJB 150.18-1986 中试验五规定的冲击条件下,不应出现机械故障或动作。 3.6 霉菌 热保护装置在 GJB 150.10-1986中菌种 1 的霉菌环境下, 长霉程度等级应优于 GJB 150.10-1986 规定的 2 级。 3.7 湿热 热保护装置在 GJB 150.9-1986规定湿热条件下,表面不应有明显锈蚀。 3.8 防爆 热保护装置在 GJB 150.13-1986中程序Ⅰ规定的可燃气体环境下工作时,不应引起爆炸,在程序 Ⅱ规定的条件下,当热保护装置内部发生燃烧或爆炸时,不应引发周围的可燃性气体发生爆炸。 4 详细要求 4.1 组成 燃油泵主要由泵体、驱动电机和热保护装置组成,其中热保护装置一般由壳体、恒温装置和遥控装 置组成。 4.2 电机 除选用满足燃油泵工作的普通电机外,可选择在短时间内能够烧坏的电机,保证外壳温度不超过规 定的要求;也可选择自限电机,在没烧坏之前或超过规定温度的之前能自动断开电源。对于 200 V、 400 Hz的三相交流电机,电机绕组与外壳之间间隙应不小于 2.54 mm。 注:考虑到燃油泵使用情况,不宜使用烧坏电机和自限电机。 4.3 恒温装置 可采用的恒温装置主要有: a) 三相、带加热器的可复位星形恒温装置。 注:当不满足3.2 c)的要求时,不宜使用。 b) 三相、带加热器的不可复位星形恒温装置。 注:可使用,但对电机内部的故障不能保护。 c) 三相、六个接线柱、带加热器的可复位恒温装置。 HB 8404-2013 3 注:当不满足3.2 c)的要求时,不宜使用。 d) 三相、六个接线柱、带加热器的不可复位恒温装置。 注:宜使用,并增加了电机内部故障保护措施。 e) 带加热器的三个单相不可复位恒温装置。 注:当可连接在电机线路附近并且电机以两相运行时宜使用。 f) 三相、星型可复位恒温装置。 注:如在规定的温度下能动作和复位宜使用。 g) 三相、不可复位星形恒温器。 注:可使用,但对电机内部的故障不予以保护。 h) 六个接线柱的可复位恒温装置。 注:如在规定的温度下能动作和复位宜使用。 i) 六个接线柱的不可复位恒温装置。 注:宜使用,并增加了电机内部故障保护措施。 j) 易熔丝 可选择易熔丝传输负载电流,易熔丝在预定温度下应熔化而断开电源。 注:可使用,但应满足电机性能和使用要求,易熔丝与电机相绕组应为电连接。易熔丝应埋入电机绕组并且 紧靠电机绕组。 4.4 遥控装置 可采用的遥控装置主要有: a) 带有一个继电器的可复位恒温装置。 注:当不满足3.2 中 c)的要求时,不宜使用。 b) 带有一个继电器的不可复位恒温装置。 注:宜使用,但由于需要增加线路,对系统的可靠性可能有影响。 c) 带继电器的热电偶或热敏电阻,装在泵系统中连接泵的电源系统。 注:因为热电偶和热敏电阻都在零死区复位,因此不满足3.2 c)的要求,不宜使用。 d) 可采用易熔元件动作开关,在空载电流的载流元件熔化时开关动作,但应满足电机使用要求, 应加装保护密封装置,防止燃油剥蚀易熔元件。 5 试验要求 5.1 试验项目 为保证热保护装置能够满足规定的要求,应对选定类型的热保护装置进行试验验证。抽取九个装置 进行试验。试验项目和顺序见表 1。 表 1 试验项目和试验顺序 序号 检验项目 热保护装置编号 1号、2号 3号 4号 5号~9号 1 电介质强度 ● ● ● — 2 接触电阻 ● ● ● — 3 振动 ● — — — 4 起动电流 ● — — — HB 8404-2013 4 表 1 试验项目和试验顺序 (续) 序号 检验项目 热保护装置编号 1号、2号 3号 4号 5号~9号 5 耐油性 — ● — — 6 接触电阻 ● ● ● — 7 温度冲击 ● — — — 8 加速度 — ● — — 9 冲击 — ● — — 10 动作耐久性 ● — — — 11 霉菌 — — ● — 12 湿热 — — ● — 13 动作温度 ● ● ● — 14 低温手动复位 ● — — — 15 低温自动复位 ● — — — 16 防爆 — — — ● 注1:● 为应验证项目;—为不验证项目。 注2:带易熔丝的保护装置不宜进行电介质强度、动作耐久性等试验项目。 5.2 试验方法 5.2.1 电介质强度 在干燥的室温下,热保护装置接线柱与壳体间施加 1 50

.pdf文档 HB 8404-2013(2017) 民用飞机燃油泵热安全设计要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HB 8404-2013(2017) 民用飞机燃油泵热安全设计要求 第 1 页 HB 8404-2013(2017) 民用飞机燃油泵热安全设计要求 第 2 页 HB 8404-2013(2017) 民用飞机燃油泵热安全设计要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8-02 13:06:31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