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全文最新的团体标准 提供单次或批量下载
书 书 书犐犆犛 73 . 100 . 99   73 . 010 犇 90   犇 08 备案号 : 25417 — 2009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行业标准 犃犙 2014 — 2008 代替 LD88 — 1996 逆反射型矿山安全标志技术条件和 试   验   方   法 犛狆犲犮犻犳犻犮犪狋犻狅狀狊犪狀犱狋犲狊狋犻狀犵犿犲狋犺狅犱狊狅犳狉犲狋狉狅狉犲犳犾犲犮狋犻狏犲 狊犪犳犲狋狔狊犻犵狀狊犳狅狉犿犻狀犲狊 2008  11  19 发布 2009  01  01 实施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书 书 书目    次 前言 Ⅱ ………………………………………………………………………………………………………… 1   范围 1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 3   术语和定义 1 ……………………………………………………………………………………………… 4   标志牌一般要求 2 ………………………………………………………………………………………… 5   标志牌技术要求 3 ………………………………………………………………………………………… 6   试验方法 5 ………………………………………………………………………………………………… 7   检验规则 8 ………………………………………………………………………………………………… 8   标志牌的标记 、 包装 、 运输及储存 8 ……………………………………………………………………… 附录 A ( 规范性附录 )   逆反射系数 犚 ′ 的测定方法 10 …………………………………………………… 附录 B ( 规范性附录 )   标志面颜色色度图 12 ……………………………………………………………… Ⅰ 犃犙 2014 — 2008前    言    本标准主要参考了 GB / T18833 — 2002 《 公路交通反光膜 》、 JT / T297 — 2004 《 公路交通标志板 》、 ASTMD4956 — 04StandardSpecificationforRetroreflectiveSheetingforTrafficControl 。 本标准代替 LD88 — 1996 《 逆反射型矿山安全标志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 》。 本标准与 LD88 — 1996 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 ——— 更新和增加了引用标准内容 ; ——— 修改和增加了标志面颜色色度区域坐标 ; ——— 增加了对标志面光学性能的两个较高级别要求 , 取消了最低级别要求 ; ——— 增加了六项标志面的物理性能要求 , 即 : 耐盐雾腐蚀性能 、 抗弯曲性能 、 耐高低温性能 、 收缩性 能 、 抗拉荷载性能 ; ——— 增加了检验规则 ; ——— 修改了附录 A 和附录 B 。 本标准的附录 A 、 附录 B 为规范性附录 。 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 。 本标准由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非煤矿安全分技术委员会归口 。 本标准起草单位 :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 : 3M 中国有限公司 。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 董会君 、 李双会 、 黄伟 、 官阳 、 李哓平 、 赵阳 、 张惠军 、 杜欢永 、 朱小辉 、 赵彬彬 。 Ⅱ 犃犙 2014 — 2008逆反射型矿山安全标志技术条件和 试   验   方   法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矿山用逆反射型安全标志的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 。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矿山井下或井上所设置的逆反射型安全标志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 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 (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 然而 , 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 GB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2423.17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实验规程实验 Ka : 盐雾试验方法 GB3681   塑料大气暴露试验方法 GB3978   标准照明体及照明观测条件 GB3979   物体色的测量方法 GB5768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GB7707   凹版装潢印刷品 GB8416   视觉信号表面色 GB / T1410   固体绝缘材料体积电阻率和表面电阻率试验方法 GB14161   矿山安全标志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 3 . 1    逆反射   狉犲狋狉狅狉犲犳犾犲犮狋犻狅狀 反射光线从接近入射光线的反方向返回的反射 。 当入射光线的方向在较大范围内变化时 , 仍能保 持这种性质 。 3 . 2    逆反射标志   狉犲狋狉狅狉犲犳犾犲犮狋犻狏犲狊犻犵狀 用逆反射材料做边标志面的标志 。 它由标志底板和标志面组成 。 3 . 3    参考中心   狉犲犳犲狉犲狀犮犲犮犲狀狋狉犲 在确定逆反射材料特征时 , 在试样的中心或接近中心处所给定的一个点 。 3 . 4    参考轴   狉犲犳犲狉犲狀犮犲犪狓犻狊 起始于参考中心 , 垂直于被测试样反射面的直线 。 3 . 5    照明轴   犻犾犾狌犿犻狀犪狋犻狅狀犪狓犻狊 从参考中心到照明光源中心的直线 。 1 犃犙 2014 — 20083 . 6    观测轴   狅犫狊犲狉狏犪狋犻狅狀犪狓犻狊 从参考中心到光探测器中心的直线 。 3 . 7    观测角 α   狅犫狊犲狉狏犪狋犻狅狀犪狀犵犾犲 照明轴与观测轴之间的夹角 。 3 . 8    入射角 β   犲狀狋狉犪狀犮犲犪狀犵犾犲 照明轴与参考轴之间的夹角 3 . 9    光强度系数 犚   犮狅犲犳犳犻犮犻犲狀狋狅犳犾狌犿犻狀狅狌狊犻狀狋犲狀狊犻狋狔 逆反射在观测方向的光强度 犐 除以投向逆反射体且落在垂直于入射光方向的平面内的光照度 犈 1 之商 : 犚 = 犐 / 犈 1    式中 : 犚 ——— 光强度系数 , cd · Lx -1 ; 犐 ——— 光强度 , cd ; 犈 1 ——— 垂直照度 , Lx 。 3 . 10    逆反射系数 犚 ′   犮狅犲犳犳犻犮犻犲狀狋狅犳狉犲狋狉狅狉犲犳犾犲犮狋犻狅狀狅犳犾狌犿犻狀狅狌狊犻狀狋犲狀狊犻狋狔 逆反射在观测方向的光强度系数 犚 除以它的面积 犃 之商 : 犚′ = 犚 / 犃 = 犐 /( 犈 1 犃 )    式中 : 犚′ ——— 逆反射系数 , cd · Lx -1 · m -2 ; 犃 ——— 试样的被测面积 , m 2 。 4   标志牌一般要求 4 . 1   标志牌的结构 、 材料和加固方式 4 . 1 . 1   标志牌由标志面和标志底板构成 。 4 . 1 . 2   标志面和标志底板所采用的材料应具有相容性 。 不应发生因电化学反应或热膨胀系数的差异 等造成的标志牌的锈蚀和损坏 。 4 . 1 . 3   标志面应由衬底 、 图案 、 文字等信息部分组成 。 衬底应采用逆反射材料制作 , 其上的图案 、 符号 、 文字 、 边框等信息部分应采用逆反射材料或油墨丝网印刷制成 。 4 . 1 . 4   标志底板可采用铝合金板 、 薄钢板或 PV 塑料板制做 。 铝合金板最小厚度不应小于 1.5mm ; 薄 钢板最小厚度不应小于 1mm ; PV 塑料板最小厚度不应小于 3.0mm 。 4 . 1 . 4 . 1   PV 塑料底板应具有抗静电性 , 其电阻值不大于 10 8 Ω 。 4 . 1 . 4 . 2   设置在有触电危险场所的标志底板 , 应用绝缘材料制作 。 4 . 1 . 5   标志牌的加固方式 , 可参考 GB5768 中附录 E 的规定设计制作 。 4 . 2   标志牌的形状 , 几何尺寸和外观要求 4 . 2 . 1   标志牌的形状 标志牌的形状 、 图案 、 文字等应按 GB14161 的规定制作 。 标志底板的边缘和尖角应当倒棱 , 呈圆 滑状 。 4 . 2 . 2   标志牌的几何尺寸 2 犃犙 2014 — 2008标志牌的几何尺寸应符合 GB14161 的规定 。 4 . 2 . 3   标志牌的外观 4 . 2 . 3 . 1   标志牌的平整度 标志牌牌面应平整 , 无明显变形 , 按 5.2.1 的方法测量时 , 整块标志牌范围内的不平整度不应大于 1mm 。 4 . 2 . 3 . 2   标志面外观 制作完毕的标志牌 , 按 6.2.2 、 6.2.3 、 6.2.4 的方法测定时 , 其标志面上不允许存在以下缺陷 : a )   表面出现裂纹 。 b )   明显的划痕 , 创伤和颜色不均匀 。 c )   在任何一个面积为 100mm×100mm 的表面上 , 存在一个或一个以上 , 总面积大于 10mm 2 的 气泡 。 d )   逆反射性能不均匀 。 5   标志牌技术要求 5 . 1   标志面色度性能 标志面上的图案 、 文字 、 符号 、 边框及衬底等各种颜色的色度坐标及亮度因数应在表 1 规定的范围 内 , 对应的色度图见附录 B 。 色度坐标按 6.5 规定的方法测试 。 表 1   标志面颜色色度坐标和亮度因数 ( 标准照明体 D65 照明观测条件 : 45 / 0 , 视场角 2° ) 颜   色 色度坐标 狓 狔

.pdf文档 AQ 2014-2008 逆反射型矿山安全标志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5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5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AQ 2014-2008 逆反射型矿山安全标志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 第 1 页 AQ 2014-2008 逆反射型矿山安全标志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 第 2 页 AQ 2014-2008 逆反射型矿山安全标志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8-02 10:52:32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