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29.220.20
K8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2504—2016
民用铅酸蓄电池安全技术规范
Civillead-acidbatterytechnicalcodeforsafety
2016-02-24发布 2016-09-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目 次
前言 Ⅰ …………………………………………………………………………………………………………
1 范围 1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
3 术语和定义、代号 1 …………………………………………………………………………………………
4 技术要求 2 …………………………………………………………………………………………………
5 检验方法 4 …………………………………………………………………………………………………
6 检验规则 5 …………………………………………………………………………………………………GB/T32504—2016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铅酸蓄电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69)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超威电源有限公司、无锡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安徽理士电源技术有限公司、
沈阳蓄电池研究所、浙江力伴能源有限公司、福建亚亨动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江苏华富储能新技术股
份有限公司、漳州华威电源科技有限公司、重庆裕祥电池有限公司、天津市产品质量监督检测技术研
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薛宇、陈玉松、周明明、董捷、乔锋华、沈祎、居丽、柯志民、白强、孙云东、龚皓、
谢爽。
ⅠGB/T32504—2016
民用铅酸蓄电池安全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民用铅酸蓄电池安全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检测方法、检验规则,包括铅酸蓄电池
(以下简称:蓄电池)阻燃性、防爆性及防酸性。
本标准适用于民用各类铅酸蓄电池安全性能评估和认定。
本标准不适用于工业领域的铅酸蓄电池安全性能评估和认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408—2008 塑料 燃烧性能的测定 水平法和垂直法(IEC60695-11-10:1999,IDT)
GB/T2900.41 电工术语 原电池和蓄电池[IEC60050(482):2003,IDT]
GB/T5008 起动用铅酸蓄电池
GB/T18332 电动道路车辆用铅酸蓄电池
GB/T19639 通用阀控式铅酸蓄电池
GB/T22199 电动助力车用密封铅酸蓄电池
GB/T23638 摩托车用铅酸蓄电池
GB/T23754 铅酸蓄电池槽
JB/T11338 微型阀控式铅酸蓄电池
3 术语和定义、代号
GB/T2900.41界定的及以下术语和定义、代号适用于本文件。
3.1 术语和定义
3.1.1
民用蓄电池 civillead-acidbattery
在蓄电池的使用过程中,老人、小孩等非专业人士可能接触到的铅酸蓄电池。如电动助力车用密封
铅酸蓄电池、小型阀控密封式铅酸蓄电池、摩托车用铅酸蓄电池、微型阀控式铅酸蓄电池、起动用铅酸蓄
电池等。
3.1.2
工业用蓄电池 industriallead-acidbattery
在蓄电池使用过程中,仅由专业人士可能接触到的铅酸蓄电池。如铁路客车用铅酸蓄电池、储能用
铅酸蓄电池、固定型阀控式铅酸蓄电池、固定排气式铅酸蓄电池、牵引用铅酸蓄电池等。
3.1.3
环境温度 ambienttemperature
蓄电池或蓄电池组周围5mm内介质温度。
1GB/T32504—2016
3.1.4
完全充电 fullcharge
蓄电池所有可用的活性物质已经转变为满荷电状态。
3.1.5
安全 safety
免除了不可接受的风险的状态。
3.1.6
泄漏 leakage
可见的液体电解质的漏出。
3.1.7
破裂 rupture
由于内部或外部因素引起单体电池壳体或电池组外壳的机械损伤,导致内部物质暴露或溢出,但没
有喷出。
3.1.8
爆炸 explosion
单体电池或电池组的外壳猛烈破开并且主要成分抛射出来。
3.1.9
起火 fire
从单体电池或电池组中放出火焰。
3.1.10
燃烧 combustion
可燃物与氧化剂发生剧烈的放热(温度)化学反应,伴有火焰、发光和发烟的现象。
3.1.11
防爆能力 explosion-proofability
蓄电池在通常的过充电条件下,安全阀装置阻止外部火源点燃内部气体的能力。
3.1.12
防酸雾能力 acid-fogresistance
蓄电池在通常的过充放条件下,抑制其内部产生的酸雾向外部泄放的能力。
3.1.13
材料的阻燃能力 flameretardantabilityofmaterial
蓄电池塑料槽、盖耐受明火燃烧的能力。
3.1.14
机械冲击 mechanicalshock
蓄电池在通常的情况下,能够忍受物理量力的作用。
3.2 代号
It———具体产品标准规定的放电电流,单位为安培(A)。
4 技术要求
4.1 蓄电池产品质量
蓄电池产品质量应符合如下标准:
———GB/T22199 电动助力车用密封铅酸蓄电池
2GB/T32504—2016
———GB/T19639 通用阀控式铅酸蓄电池
———GB/T23638 摩托车用铅酸蓄电池
———GB/T18332 电动道路车辆用铅酸蓄电池
———GB/T5008 起动用铅酸蓄电池
———GB/T23754 铅酸蓄电池槽
———JB/T11338 微型阀控式铅酸蓄电池
4.2 高温放电
蓄电池按5.3进行试验,应不起火、不爆炸、电解液不泄漏。
4.3 过充电
蓄电池按5.4进行试验,应不起火、不爆炸、电解液不泄漏。
4.4 外部短路
蓄电池按5.5进行试验,应不起火、不爆炸、电解液不泄漏。
4.5 机械冲击
蓄电池按5.6进行试验,应不起火、不爆炸、电解液不泄漏。
4.6 自由跌落
蓄电池按5.7进行试验,应不起火、不爆炸。
4.7 耐高低温交变
蓄电池按5.8进行试验,应不起火、不爆炸、电解液不泄漏。
4.8 蓄电池槽、盖承压能力
蓄电池按5.9进行试验,应不起火、不爆炸。
4.9 蓄电池槽阻燃
按5.10进行试验,电池槽使用的塑料水平燃烧级别应能达到GB/T2408—2008中8.4规定的HB
级。如达不到相应的阻燃等级,电池应按4.14加以标明。
4.10 防触电保护
蓄电池按5.11进行试验,不应触及42.4V以上带电体。
4.11 绝缘电阻
蓄电池按5.12进行试验,正极及负极对外壳的绝缘电阻应大于20MΩ。
4.12 反充电
蓄电池按5.13进行试验,应不起火、不爆炸、电解液不泄漏。
4.13 电解液泄漏
蓄电池按5.14进行试验,电解液应不泄漏。
3GB/T32504—2016
4.14 警示标志
蓄电池按5.15进行试验,本体应标有环保、循环、远离火源等警示标志,清晰可辩。字体高度不小
于8mm。
如蓄电池槽达不到4.9规定的阻燃等级,应在本体显著位置标明“不阻燃”,字体高度不小于8mm。
5 检验方法
5.1 测量仪器
5.1.1 测量电压的仪表准确度应不低于±0.5%。
5.1.2 测量电流的仪表准确度应不低于±0.5%。
5.1.3 测量时间用的仪表准确度应不低于±0.1%。
5.1.4 测量温度的仪表准确度应不低于±0.5℃。
5.1.5 称量质量的衡器准确度应不低于±0.5%。
5.1.6 测量外形尺寸的量具,其分度值不应大于1mm。
5.1.7 测量压力的仪表精度应不低于±10%。
5.1.8 测量气体体积的仪器精度应不低于±5%。
5.1.9 恒流源的电流可调,在恒流充电或放电过程中,电流变化在±0.5%范围内。
5.1.10 恒压源的电压可调,在恒压充电过程中,电压变化在±0.5%范围内。
5.2 试验前的准备
5.2.1 试验用的样品必须是从生产日期开始90d内的产品,并经完全充电后的蓄电池。测试方向为单
体蓄电池或蓄电池组沿竖立位置进行。
5.2.2 完全充电
蓄电池在20℃~25℃条件下,按照对应产品标准规定的充电方法进行充电,充电后,搁置0.5h~
1h进行试验。
5.3 高温放电试验
蓄电池按5.2.2完全充电后,放入温度为55℃±2℃的高温箱中搁置5h,然后在此温度下以1It
电流恒流放电至具体产品标准规定的终止电压。
5.4 过充电试验
试验应在有强制排风条件及防爆措施的装置内进行。蓄电池按5.2.2完全充电后,搁置0.5h~
1h。将蓄电池用恒流稳压源以0.5It恒流充电,充电时间为60min,或充电时蓄电池表面温度稳定
(30min内温升不超过2℃),两个条件满足其中一个时可停止试验。
5.5 外部短路试验
试验应在有强制排风条件及防爆措施的装置内进行。蓄电池按5.2.2完全充电后,搁置0.5h~
1h。将蓄电池的正负极用电阻(80±20)mΩ的外线路短路5s。
5.6 机械冲击试验
使用弹簧冲击锤,冲击能量设为1J。分别冲击蓄电池外壳的顶部、底部和4个侧面。
4GB/T32504—2016
5.7 自由跌落试验
将蓄电池由高度(最低点高度
GB-T 32504-2016 民用铅酸蓄电池安全技术规范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16 20:50:59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