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65.100
B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1270.4—2014
化
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
第4部分:土壤吸附/解吸试验
Testguidelinesonenvironmentalsafetyassessmentforchemical
pesticides—Part4:Adsorption/desorptioninsoils
2014-10-10发布 2015-03-1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前 言
GB/T31270《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分为21个部分:
———第1部分:土壤降解试验;
———第2部分:水解试验;
———第3部分:光解试验;
———第4部分:土壤吸附/解吸试验;
———第5部分:土壤淋溶试验;
———第6部分:挥发性试验;
———第7部分:生物富集试验;
———第8部分:水-沉积物系统降解试验;
———第9部分:鸟类急性毒性试验;
———第10部分:蜜蜂急性毒性试验;
———第11部分:家蚕急性毒性试验;
———第12部分:鱼类急性毒性试验;
———第13部分:溞类急性活动抑制试验;
———第14部分:藻类生长抑制试验;
———第15部分:蚯蚓急性毒性试验;
———第16部分:土壤微生物毒性试验;
———第17部分:天敌赤眼蜂急性毒性试验;
———第18部分:天敌两栖类急性毒性试验;
———第19部分:非靶标植物影响试验;
———第20部分:家畜短期饲喂毒性试验;
———第21部分:大型甲壳类生物毒性试验。
本部分是GB/T31270的第4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农业部农药检定所、环保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宋宁慧、周艳明、单正军、孔德洋、秦曙、李少南、贾福艳、蔡晓明。
ⅠGB/T31270.4—2014
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
第4部分:土壤吸附/解吸试验
1 范围
GB/T31270的本部分规定了农药土壤吸附/解析试验的材料、条件、操作、质量控制、数据处理、试
验报告等的基本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为化学农药登记而进行的土壤吸附试验,其他类型的农药可参照使用。
本部分不适用于易降解及易挥发的农药。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土壤吸附作用 soiladsorption
农药于土壤中在固、液两相间分配达到平衡时的吸附性能。
[NY/T1667.5—2008,定义3.3.4]
2.2
吸附常数 adsorptioncoefficient
Kd
农药在固液两相间的分配达到平衡时的比值。
[NY/T1667.5—2008,定义3.3.4.2]
2.3
土壤吸附系数 soiladsorptioncoefficient
KOC
吸附常数Kd与土壤中有机质的百分比。
[NY/T1667.5—2008,定义3.3.4.3]
2.4
供试物 testsubstance
试验中需要测试的物质。
2.5
化学农药 chemicalpesticide
利用化学物质人工合成的农药。其中有些以天然产品中的活性物质为母体,进行仿制、结构改造,
创新而成,为仿生合成农药。
同义词:有机合成农药syntheticorganicpesticide。
[NY/T1667.1—2008,定义2.3.1]
2.6
原药 technicalmaterial
在制造过程中得到的有效成分及杂质组成的最终产品,不能含有可见的外来物质和任何添加物,必
要时可加入少量的稳定剂。
1GB/T31270.4—2014
[NY/T1667.2—2008,定义2.5.1]
2.7
有效成分 activeingredient;a.i.
农药产品中具有生物活性的特定化学结构成分。
[NY/T1667.2—2008,定义3.1]
3 试验概述
土壤吸附作用与解吸作用试验是选用3种在阳离子交换能力、黏土含量、有机物含量及pH等方面
有显著差异的土壤,用振荡平衡法测定土壤的吸附系数和解吸系数。采用CaCl2(0.01mol/L)作为水
溶剂相,以增进离心分离作用并使阳离子交换量的影响降至最低程度。
4 试验方法
4.1 材料和条件
4.1.1 供试物
供试物使用农药纯品、原药或制剂。
4.1.2 供试土壤
推荐红壤土、水稻土、黑土、潮土、褐土等5类土壤为供试土壤,其中,红壤土pH4.5~5.5,有机质含
量为0.8%~1.5%;水稻土pH5.5~7.0,有机质含量为1.5%~2.0%;黑土pH6.5~7.5,有机质含量为
2.0%~3.0%;潮土pH7.5~8.5,有机质含量为1.0%~2.0%;褐土pH6.5~8.5,有机质含量为0.8%~
1.5%。在代表性地区采集上述土壤中的3种农田耕层土壤,经风干、过0.25mm筛,室温下贮存,并测
定土壤含水率、pH、有机质、阳离子代换量和机械组成。若土壤保存期超过3年时,应重新测定pH、有
机质、阳离子代换量等参数。
4.1.3 主要仪器设备
主要仪器设备如下:
———恒温振荡器;
———高速离心机;
———气相色谱仪或液相色谱仪等。
4.2 试验方法
4.2.1 供试物溶液配制
将供试物溶于0.01mol/LCaCl2溶液中,配成不同浓度的药液,对难溶于水的供试物,可用少量有
机溶剂助溶(如乙腈、丙酮),助溶剂加量不超过1%。
4.2.2 预试验
称取2g~5g土壤(准确到0.01g)样品若干份,置于250mL具塞锥形瓶中,加入5mL浓度不大
于5mg/L的供试物水溶液(0.01mol/LCaCl2介质),调节水分含量,以保持水土比为1∶1或5∶1或
2GB/T31270.4—2014
10∶1或100∶1(水相体积V,mL)。塞紧瓶塞,置于恒温振荡器中,于(25±2)℃下,振摇达到平衡后
(24h~72h),将土壤悬浮液转移至离心管中,高速离心(离心力大于3000g),测定上清液或土壤中供
试物含量,计算吸附率。其中,水土比的选择,视供试物水溶解度大小而定。对于水溶解度较大的供试
物,应采用较小的水土比;而对于水溶性较弱的供试物,则应选择较大的水土比。
水土比为1∶1时吸附率<25%,试验终止。
同时分别设置未加土壤的供试物水溶液(0.01mol/LCaCl2介质)与加入土壤、不加供试物的水溶
液(0.01mol/LCaCl2介质)的对照处理,以验证农药在0.01mol/LCaCl2溶液中的稳定性与土壤背景
干扰物的影响。所有处理至少应设置两个平行。
4.2.3 解吸试验
分离出上清液后,在土壤固相中加入与分离出的上清液相同体积的0.01mol/LCaCl2溶液,振摇
24h后离心分离,测定上清液中供试物含量。重复操作1次,合计2次清液中供试物含量,求得供试物
解吸率。若解吸率小于75%,需进行质量平衡试验。
4.2.4 质量平衡试验
选择适当的提取剂,提取并测定吸附在土壤中的供试物含量,以验证吸附试验过程中供试物质量的
平衡。
4.2.5 正式试验
配制一系列质量浓度的供试物水溶液,试验至少设置5个浓度水平(浓度差异两个数量级),浓度不
超过5mg/L(对低溶解度供试物,可降低试验浓度;或加适当的有机溶剂,如甲醇、乙腈,加量不超过
1%水相体积)。按预试验操作方法进行正式试验,求出吸附常数。
4.3 数据处理
4.3.1 计算吸附率
按式(1)与式(2)计算吸附率(A,%)。
A=M-Ce×V0
M×100 ……………………(1)
式中:
A ———吸附率,%;
M———未加土壤的供试物水溶液中供试物质量,单位为微克(μg);
Ce———吸附平衡时水相中的供试物浓度,单位为微克每毫升(μg/mL);
V0———水相体积,单位为毫升(mL)。
A=x
M×100 ……………………(2)
式中:
x———吸附于土壤中的供试物量,单位为微克(μg)。
4.3.2 解吸率
按式(3)计算解吸率(D,%)。
3GB/T31270.4—2014
D=maq
ads
x×100 ……………………(3)
式中:
maq
ads———从土壤中解吸附的供试物质量,单位为微克每毫升(μg)。
4.3.3 土壤吸附系数
供试物的土壤吸附规律用弗仑德利奇(Freundlich)方程描述,即式(4)。
Cs=Kf×C1/n
e ……………………(4)
式中:
Cs———土壤对供试物的吸附含量,单位为微克每克(μg/g);
Kf———弗仑德利奇(Freundlich)土壤吸附系数;
1/n———Cs与Ce关系曲线斜率。
Cs可由式(5)计算求得。
Cs=x/m ……………………(5)
式中:
m———土壤质量,单位为克(g)。
分子型有机供试物的土壤吸附系数,可按式(6)计算。
Kd=Cs/Ce ……………………(6)
式中:
Kd———土壤吸附系数,单位为毫升每克(mL/g)。
Cs可由式(5)计算求得。
土壤有机质对供试物吸附作用影响较大,供试物在土壤中的吸附作用,也可用以有机碳含量表示的
土壤吸附系数KOC表示,计算公式见式(7)。
KOC=Kd
OC×100 ……………………(7)
式中:
KOC———以有机碳含量表示的土壤吸附系数,单位为毫升每克(mL/g);
OC———土壤有机碳含量,%。
4.4 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条件包括:
———土壤与水中农药残留量测定回收率为70%~110%,最低检测浓度满足检测要求;
———质量
GB-T 31270.4-2014 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 第4部分 土壤吸附-解吸试验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13 04:45:57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