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全文最新的团体标准 提供单次或批量下载
DB63 ICS 63.150 50/59 青 海 省 地 方 标 准 DB 63/ T1044—2011 花斑裸鲤鱼苗鱼种池塘培育技术规范 2011 - 12 - 19 发布 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2 - 02 - 01 实施 发 布 DB63/ T1044—2011 前 言 本规范的编写符合GB/T 1.1—2009的要求。 本规范由青海省农牧厅提出并归口。 本规范由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发布。 本规范起草单位:青海省渔业环境监测站。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申志新、王国杰、王振吉、卢宝军、陆铭、王振刚。 I DB63/ T1044—2011 花斑裸鲤鱼苗鱼种池塘培育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花斑裸鲤(Gymnocypris eckloni Herzenstein)鱼苗鱼种池塘培育的环境条件、放养 前准备、鱼苗鱼种放养、池塘日常管理、鱼苗鱼种培育及出塘技术。 本规范适用于花斑裸鲤鱼苗鱼种池塘培育。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NY 5071 无公害食品 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NY 5072 无公害食品 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3 环境条件 3.1 水源与水质 水源充足,注排水方便,水质符合GB 11607的规定。 3.2 池塘条件 池塘条件按表1。 表1 3.3 池塘条件 鱼池名称 面积 水深范围 淤泥范围 鱼苗池 0.06 公顷—0.2 公顷 1.0 米—1.5 米 10 厘米—15 厘米 1+ 龄鱼种培育 0.2 公顷—0.26 公顷 1.5 米—2.0 米 < 20 厘米 2+ 龄鱼种培育 0.26 公顷—0.4 公顷 2.0 米—2.5 米 < 20 厘米 池塘设备 应配备注排水﹑投饵和增氧设备。 3.4 溶解氧 池塘溶解氧应大于4 mg∕L。 1 DB63/ T1044—2011 4 花裸斑鲤鱼苗培育 4.1 放养前的准备 4.1.1 池塘清整 排干池水,曝晒池底,杀死水生昆虫及野杂鱼,清理杂物及水草,并检查进排水设施,保证畅通。 4.1.2 池塘消毒 池塘清整后加水至0.1 m—0.2 m,然后用生石灰清塘消毒,用量为每公顷2250 kg—3000 kg,方法 是将生石灰溶解成石灰水趁热全池泼洒,池塘水体酸碱度(PH值)大于11。 4.1.3 加水 清池消毒后七天——十天后鱼池开始加水,初次加至0.6 m—0.8 m,加水时进水口用网目尺寸小于 1.5 mm密眼网过滤,防止水生昆虫及野杂鱼进入。 4.1.4 施肥 放鱼前七天——十天,向池中施有机肥每公顷3000 kg—4000 kg进行肥水,有机肥必须发酵腐熟。 鱼苗下塘时,池中饵料生物量应保持轮虫在5000 个/升—10000 个/升为宜。 4.1.5 清野 鱼苗放养前必须用网目尺寸为1.5 mm的夏花网在池中拉网1次—2次,清除野杂鱼、蝌蚪及水生昆虫, 若发现野杂鱼或敌害生物须重新清塘。 4.2 花斑裸鲤鱼苗放养 4.2.1 放养方法 花斑裸鲤鱼苗采取单养的池塘培育方式。下塘时应是同批繁育的鱼苗,温差不超过2 ℃,选择鱼池 上风处下塘。 4.2.2 放养密度 以培育夏花鱼苗为准,鱼苗培育成活率大于60%,投放花斑裸鲤水花鱼苗数量为每公顷75 万尾—105 万尾。 4.3 鱼苗投喂 鱼苗放养后每天用黄豆30 公斤/公顷—45 公斤/公顷,分2 次—3 次磨成豆浆,滤去豆渣后全池 泼洒。一周后黄豆增至每天45 公斤/公顷—60 公斤/公顷。21 天—28 天后用粉状配合饲料(配合颗 粒饲料应符合NY 5072的规定)全池泼洒投喂,逐渐缩小投喂范围,直到定点投喂(捏成团状投喂在饵 料框),日投饵量为鱼体重的5 %—8 % 。 4.4 4.4.1 日常管理 巡塘 鱼苗放养后每天早、中、晚各巡塘一次,观察水质及鱼苗的活动,及时清除杂草、杂鱼、蝌蚪等敌 害生物,检查鱼苗摄食、生长及病虫害,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并作好记录。 2 DB63/ T1044—2011 4.4.2 水质调节 4.4.2.1 每隔 10 天—15 天将生石灰溶解成石灰水趁热全池泼洒,用量按每公顷 225 kg—300 kg。保 持池水的酸碱度为 7—8。但生石灰不能与化肥或其它药物同时使用。 4.4.2.2 鱼苗放养后,每隔 7 天—10 天加注新水一次,水深保持 1.0 m—1.2 m,保持水质清新。 4.4.2.3 每天早晨(6 点—7 点)测定溶氧一次,适时开启增氧机,保持溶解氧大于 4 mg/L。 4.4.3 鱼病防治 4.4.3.1 预防措施 经常观察、定期检查、发现鱼病、正确诊断、及时防治。做好池塘水体、鱼苗出入塘和工具消毒等 鱼病预防措施。 4.4.3.2 鱼病治疗 花斑裸鲤鱼苗鱼种常见病及防治药物按表2。 表2 花斑裸鲤鱼苗鱼种常见鱼病及防治药物 鱼病类别 防治药物 高锰酸钾 水霉病 氯化钠、小苏打合剂 大蒜 肠炎病 土霉素 锚头蚤 晶体敌百虫 鳃霉病 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 生姜、辣椒合剂 小瓜虫病 槟榔、苦楝合剂 4.4.3.3 4.5 鱼病预防和治疗的渔药使用方法按 NY 5071 执行。 分塘 4.5.1 鱼苗经 30 天—40 天培育至全长 3.0 cm—4.0 cm 时准备分塘。 4.5.2 鱼苗分塘前须经 2 次—3 次拉网锻炼。第一次拉网后将鱼苗集中在网中,观察鱼苗的数量及生 长情况,然后放入池中;隔天进行第二次拉网,拉网后将鱼苗集中在网箱中,及时用水泵增氧,然后根 据鱼苗体质状况及时放入池中;第三次拉网后即可以分塘或运输。 4.5.3 拉网前应停食 24 小时,拉网时应细心。因花斑裸鲤鱼苗鱼体娇嫩,起网时鱼苗密度不可过大, 分塘计数是时应带水操作。拉网时应选择用夏花网。 4.5.4 鱼苗过数 鱼苗分塘过数方法有重量法和容量法两种,随机抽样按单位重量或容积的鱼苗数乘以总重量或总容 积,即为鱼苗的总尾数。同时随机抽取30尾,测量全长与体重,求出平均规格。 3 DB63/ T1044—2011 5 鱼种培育 + 5.1 1 龄鱼种培育 5.1.1 池塘选择和准备 + 1 龄鱼种池的池塘选择条件按3.2执行,清整清塘方法按 4.1.1、4.1.2执行。 5.1.2 放养密度 + 以培育体长10 cm—15 cm鱼种(10 g~15 g)为准,1 龄鱼种培育成活率大于70 %,投放夏花鱼苗 数量为每公顷15 万尾—25 万尾。 5.1.3 投喂 5.1.3.1 用粒径 0.8 mm~2.0 mm 配合颗粒饲料(配合颗粒饲料应符合 NY 5072 的规定)投喂。日投饵 量为鱼体重的 3 %—5 %。 5.1.3.2 投饵原则 ——定时:投饵必须定时进行,即 7:00、10:00、13:00、17:00; ——定位:投饵必须有固定的位置(饵料台); ——定质:投喂的饵料必须在保质期内; ——定量:每日投饵要有一定数量,要求做到适量和均匀.,适口性好。冬季需打冰眼投喂,日投饵 量为鱼体重的 0.5 %~1 % 。 5.1.3.3 驯化投喂 采取驯化投饲法,即每次投喂前发出同一种响声,使鱼产生条件反射,训练鱼种形成集中抢食。人 工撒喂或使用投饵机投喂,每次投喂20 min—30 min,每次投喂鱼吃八成饱为宜,即大部分鱼吃饱游走 为止。 5.1.4 5.1.4.1 日常管理 巡塘 巡塘应: ——每天早、中、晚各巡塘一次,观察水色变化和鱼的动态,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并作好记录; ——每日检查饵料台下方,了解鱼的摄食情况,以便确定次日投饵量,并保持饵料台清洁。每隔 7 天~10 天用生石灰对饵料台周围消毒一次; ——每 15 天对鱼进行抽样测定一次,检查鱼的生长情况,以决定投饵率。如个体生长不均匀,应 及时拉网,用鱼筛将鱼分筛出分塘饲养; ——及时清除池塘边杂草和池中死鱼及杂物,保持池塘环境卫生。 5.1.4.2 水质调节 随着鱼的增长,每10天-15天加新水一次,水深保持1.2 m—1.5 m。其他按4.4.2.1、4.4.2.3执行。 5.1.4.3 鱼病防治 按4.4.3执行。 5.1.5 越冬管理 4 DB63/ T1044—2011 越冬前,塘水保持1/3的老水,加注新水至池塘最高水位;在越冬期间应坚持投喂,根据鱼种进食 情况每天投喂1 次—2 次,日投饵量为鱼体重的0.5 %~1 %。越冬期间应每天打冰眼(3 个/亩—4 个 ∕亩 ;直径为1.5 m圆形冰眼),下雪后应及时扫雪,扫雪面积应达池塘面积的80 %。 5.1.6 春季管理与分塘 + + 池塘融冰后,水温升至15 ℃以上时,1 龄鱼种平均个体重达10 g~15 g时可适时分塘,进行2 龄 鱼种培育。 5.1.7 鱼种计数 鱼种计数方法按4.5.4执行。 + 2 龄鱼种培育 5.2 5.2.1 池塘选择和准备 + 2 龄鱼种池塘选择条件按3.2执行,池塘准备按4.1.1 5.2.2 、 4.1.2执行。 放养密度 + + 以培育100 克/尾~150 克/尾规格鱼种为准,2 龄鱼种培育成活率大于80 %,投放花斑裸鲤1 龄 鱼种数量为每公顷2.5 万尾—4.0 万尾。 5.2.3 投喂 5.2.3.1 用粒径 2.0 mm~4.0 mm 配合颗粒料投喂(配合颗粒饲料应符合 NY 5072 的规定)。日投饵量 为鱼体重的 2 %—3 %。 5.2.3.2 投饵原则按 5.1.3.2 执行。 5.2.3.3 驯化投喂按 5.1.3.3 执行 5.2.4 日常管理 随着鱼的增长,每15天-20天加新水一次,水深保持1.5 m—2.0 m。其他按4.4.2.1、4.4.2.3执行。 5.2.5 越冬管理 越冬管理按5.1.5执行。 5.2.6 春季管理与出塘 + 池塘融冰后,水温升至15 ℃以上时,2 龄鱼种平均个体重达100 g~150 g时可适时分塘,进行食 用鱼养殖。 + 2 龄鱼种过数 5.2.7 + 2 龄鱼种过数一般采用重量法进行。 6 养殖日志 做好池塘鱼苗、鱼种培育期间的养殖日志记录。内容包括每天水温,鱼苗、鱼种放养数量,日常生 长测定结果,鱼病防治和用药等。养殖日志按表3。 5 DB63/ T1044—2011 表3 池塘养殖日志 养殖场地点 品种名称 记录人 放养时间 放养数量(万尾) 放养规格(克/尾)

pdf文档 DB63-T 1044-2011 花斑裸鲤鱼苗鱼种池塘培育技术规范 青海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63-T 1044-2011 花斑裸鲤鱼苗鱼种池塘培育技术规范 青海省 第 1 页 DB63-T 1044-2011 花斑裸鲤鱼苗鱼种池塘培育技术规范 青海省 第 2 页 DB63-T 1044-2011 花斑裸鲤鱼苗鱼种池塘培育技术规范 青海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7 13:17:59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