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全文最新的团体标准 提供单次或批量下载
ICS47.020.30 U 50 备案号:43393-2014 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行业标准 CB/T42752013 A类管系附件用铸钢件 表面缺陷自视检验方法 Visual method for evaluation of surface irregularities of steel castings for A kind of piping accessories 2013-10-17发布 2014-03-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刮)内置防伪码 CB/T 42752013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船用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管系附件分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船舶工业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武昌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梁春玲、 罗发元 CB/T42752013 A类管系附件用铸钢件 表面缺陷目视检验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A类阀门、法兰、管件和其他受压铸钢件(简称铸钢件)的表面缺陷类型及其特征 本标准适用于A类阀门、法兰、管件和其他受压铸钢件的表面质量的目视检验。 2表面质量评定 铸钢件应在清理、修整后,涂漆前进行外观检查,根据本标准第4章规定的照片对其表面上存在的 各种缺陷进行对比评定。 3对比照片说明 3.1本标准规定了12种铸钢表面缺陷类型,每种缺陷类型列举了A、B、C、D、E五个例子,A、B例 子显示的是可接收(合格)的缺陷,C、D、E例子显示的是不可接收(不合格)的缺陷。 3.2本标准的实例照片适用于4×5"(100mm×125mm)的区域铸钢件表面评定。 3.3评级照片是铸钢件表面缺陷,不是冒口区域缺陷,每种类型的表面缺陷只能通过对比同种类型的 系列照片进行判断。 3.4评级照片中所有缺陷类型,只适用于表面缺陷。各种表面缺陷的类型及特征说明如下: a) 类型I一一裂纹。由于铸钢件受到内、外应力的作用而产生表面线状开裂,通常明显可见的表 面裂纹是不合格的。具体见图1: b) 类型IⅡI 缩孔。铸件在凝固过程中,由于补缩不良在浇口、冒口产生的孔洞。具体见图2: c) 类型ⅢI 砂眼。由于砂粒卷入熔融金属,在铸钢件表面形成带有砂粒(渣子)的孔洞。具体 见图3: (P 类型IV 气孔。由于在熔融金属中混有气体,而在铸钢件表面上形成的孔洞。具体见图4; e) 类型V 脊状凸起。由于型砂的移动或破碎而使铸钢件表面出现的脊背状缺陷。具体见图5: f) 类型VI- 鼠尾。由于砂型表面的错位或膨胀而使铸钢件表面出现的凹痕。具体见图6; g) 类型VI- 冷隔、皱折。由于熔融金属的表面未能完全融合或出现折叠而产生的表面缺陷。具 体见图7; h) 类型VII- 割疤。由于铸钢件在清理过程中使用气割或机械切割方法不当而产生的表面缺陷。 具体见图8: i) 类型IX 一夹砂结疤。铸钢件表面结有呈疤片状的金属突起物,其一小部分金属与铸钢件本体 相连,疤片状突起物与铸钢件之间有砂层。具体见图9; ) 类型X 撑疤。由于芯撑或内冷铁未能完全熔化而留在铸钢件表面的疤痕。具体见图10 k) 类型XI 焊疤。铸钢件补焊处由于焊后修整不良而留下的疤痕。具体见图11: 1) 类型XI 表面粗糙。由于设计、模具、浇注和型砂的原因产生的铸钢件表面纹理。具体见 图12。

.pdf文档 CB-T 4275-2013 A类管系附件用铸钢件表面缺陷目视检验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CB-T 4275-2013 A类管系附件用铸钢件表面缺陷目视检验方法 第 1 页 CB-T 4275-2013 A类管系附件用铸钢件表面缺陷目视检验方法 第 2 页 CB-T 4275-2013 A类管系附件用铸钢件表面缺陷目视检验方法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12-28 23:56:42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