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全文最新的团体标准 提供单次或批量下载
ICS 23.040.10 H 48 DB13 河 北 省 地 方 标 准 DB 13/T 2076—2014 压力管道安全性能评价方法-工业管道 Safety Evaluation Methods For Pressure Piping—Industrial Piping 2014 - 09 - 02 发布 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4 - 10 - 01 实施 发 布 DB13/T 2076—2014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提出单位: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特种设备处。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省锅炉压力容器监督检验院。 本标准由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解释。 本标准起草人:高辉、马建宇、程聪、王昱、宋金华、李强、李婧、魏楠、付坤、代文贺、李煜彤。 I DB13/T 2076—2014 压力管道安全性能评价方法-工业管道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在用压力管道(工业管道,下同)安全性能评价方法适用范围、准则、基本步骤与方 法。 本标准适用于在用工业管道中使用年限满20年的钢质在用工业管道及附属设施;停用时间满1年再 次启用的工业管道;使用单位委托评价机构进行安全性能评价的在用工业管道。埋地类管道、有色金属 管道、材料性能劣化、使用条件变更等工业压力管道可参照本标准进行安全性能评价。 本标准不适用于非金属管道及衬里管道。鼓励使用非破坏、不停输在用工业管道评价技术。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624 在用含缺陷压力容器安全评定 GB/T 26610.1 承压设备系统基于风险的检验实施导则 第1部分:基本要求和实施程序 GB 50184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35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规范 GB 50236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规范 GB 50316 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2008年版) GB 50683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SH 3501 石油化工有毒、可燃介质钢制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TSG D0001-2009 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工业管道 国质检锅[2003]108号 在用工业管道定期检验规程(试行) 3 总则 3.1 本标准规定了在用工业管道安全性能评价的基本方法和步 1 骤。 3.2 在用工业管道安全性能评价方法从安全和性能两个方面分为一般性评价、专业性评价和基于风险 评价(半定量法)。 3.2.1 一般性评价主要指的是安全等级为 3 级。 一般性评价应在管道使用满20年后进行,每2年至少进行一次。一般性评价可由使用单位具有资质 的安全管理人员进行,也可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特种设备检验机构进行。 3.2.2 专业性评价主要针对压力管道安全等级 3、4 级,有较大使用价值,一旦停用会造成重大影响的 工业管道,专业性评价当年不进行一般性评价,可不进行全面检验。专业性评价应在管道使用期满 20 年后进行;在一般性评价中发现有影响管道安全运行的因素时,应进行专业性评价。专业性评价应由特 种设备综合检验机构进行。专业性评价的要求如下: a) 评价周期根据管道的安全状况确定,一般不超过 6 年; 1 DB13/T 2076—2014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管道,专业性评价周期可以缩短: ——多次发生安全事故的; ——进行重大修理或改造的; ——停用后再启用的; ——经定期检验,确认不能按正常检验周期使用的; ——多次受到人为、自然破坏的; ——运行条件恶劣、介质对管道腐蚀状况不明以及管道使用环境与设计严重不符的; ——一般性评价结论为限期专业性评价的。 b) 3.3 基于风险评价 在对管道的失效可能性和失效后果分析基础上确定在用工业管道的风险等级。针对风险等级采用相 适应的评价方法,从 而使检验评价工作更有针对性,将检验资源集中于风险等级较高的在用工业管道。 管道风险分析方法按照RBI进行,也可依据《“工业管道”风险研判》进行。 3.3.1 针对不同使用单位工业管道的特点,基于风险评价进行工业管道安全性能评价的对象可分为: a) b) c) d) 使用单位承担安全责任的工业管道(取较严苛环境的工艺参数); 某一装置所包含的工业管道(取较严苛环境的工艺参数); 某一单元的工业管道; 单一的工业管道。 3.3.2 基于风险评价主要用于 3.3.1 中的前三类情况,根据风险分析的结果给出相应的整改、维护措 施。 3.4 评价机构必须具备综合检验资质,评价人员必须接受当地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的监督检查和业 务指导,并且对评价结论的真实性、准确性和有效性负责。对在用工业压力管道安全性能评价的人员应 当具备相应压力管道检验资质,从事理化试验人员应取得理化检验人员资格。 3.5 使用单位应于工业管道使用期满 20 年或上次评价有效期满前 6 个月申报安全性能评价,同时将在 用工业管道申报表(见附录 A 第 14 项和 26 项)报评价机构,使用单位对申报材料真实性、准确性负责。 3.6 使用单位应提供管道的原始资料和运行记录,安全评价人员到现场进行确认。 4 资料审查 4.1 评价工作开始前需要提供的资料调查内容 4.1.1 原始资料包括:管道设计、制造、安装、维修或改造资料。 4.1.2 管道运行记录包括:管道输送介质、压力、流量、温度等记录,隐患排查及故障处理记录。 4.1.3 管道事故或失效分析资料 4.1.4 管道安全保护装置校验报告及更换记录 4.1.5 管道日常维护记录 4.1.6 介质成分分析报告 4.1.7 历次定期检验记录、报告 2 DB13/T 2076—2014 4.2 评价技术方案的制定 评价工作开始前,应依据4.1中所要求的资料、管道的使用年限、运行情况、风险因素等,制定合 理的评价方案,评价方案由评价机构授权的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查批准。评价人员应当严格按照批准后的 评价方案进行工作。 5 一般性评价 5.1 本条款规定的评价项目是一般性评价的基本要求,评价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加检查内容。 5.2 评价前,使用单位应准备 4.1 中要求的资料;评价过程中,使用单位管理人员应提供必要的协助。 5.3 一般性评价的程序见图 1,评价时应对下述部位重点检查: a) b) c) d) e) f) g) 压缩机、泵出口和承受交变载荷的部位; 补偿器、三通、弯头(弯管)、异径管、支管连接及介质流动的死角等部位; 承受载荷较大的支吊架; 支吊架损坏部位附近的管道组成件及焊接接头; 出现过影响安全运行问题的部位; 生产流程要害部位的管段及重要装置或设备相连接的管段; 处于严苛环境下运行的管道。 5.4 一般性评价的内容 5.4.1 宏观检查 宏观检查主要检查项目包括泄漏检查、绝热防腐层检查、振动检查、支吊架检查、阀门检查、法兰 检查、膨胀节检查、阴极保护系统检查,管道标识检查等,具体按照《在用工业管道定期检验规程(试 行)》第十三条进行。 5.4.2 化学成分分析 对于使用年限达20年的在用工业压力管道,原始资料能说明材料种类和牌号的,可不再进行材料化 学成分分析;无原始资料或者原始资料不能说明管道材料种类和牌号的,有特殊要求的工业管道,应采 用光谱分析的方法进行材料成分确认,必要时可采取化学成分分析的方法。 5.4.3 剩余厚度测量 剩余厚度测量应确定具备代表性的抽查部位和抽查数量。具体按照国质检锅[2003]108号《在用工 业管道定期检验规程(试行)》第二十八条进行。 评价机构可应用超声导波技术、漏磁检测技术等,确定截面损失最大的位置,并对其应用超声波测 厚的方法进行复验,得到管道的剩余厚度,进行强度校核。 5.4.4 安全附件检查 5.4.4.1 安全附件是否在有效期内; 5.4.4.2 安全附件是否完好、齐全、灵敏有效。 5.4.5 电绝缘性能检测 5.4.5.1 测试在用工业管道法兰间接触电阻是否符合要求; 3 DB13/T 2076—2014 5.4.5.2 对输送易燃、易爆介质的管道,对地电阻不得大于 100Ω,法兰间的接触电阻应不大于 0.03Ω。 5.4.6 介质成分分析 对输送介质进行成分分析、腐蚀性分析和缓蚀剂有效性分析。 5.4.7 焊接接头检查 检查焊接接头(包括热影响区)是否存在表面裂纹、咬边、错边、余高过高等表面缺陷,检查焊缝 和母材是否圆滑过渡。 焊接接头检查标准参照GB 50683进行。 4 DB13/T 2076—2014 检验前准备 资料审查 制定技术方案 宏 观 检 查 剩 余 厚 度 测 定 化 学 成 分 分 析 电 绝 缘 性 能 检 查 安 全 附 件 检 查 介 质 成 分 分 析 焊 接 接 头 检 查 硬 度 检 测 综合评价 允 许 运 行 限 期 专 业 性 评 价 停 止 运 行 图1 一般性评价程序 5.4.8 硬度测试 对于输送介质含湿H2S或其它可能引起应力腐蚀的碳钢和低合金钢管道,一般应选择有代表性的部 位进行硬度检验。 5.5 一般性评价结论 5 DB13/T 2076—2014 一般性评价完成后,评价人员应根据评价情况,出具一般性评价报告。报告结论分为允许运行、限 期专业性评价和停止运行。 5.5.1 允许运行 未发现影响管道安全运行的缺陷或问题,或发现的缺陷或问题可以及时整改。 5.5.2 限期专业性评价 发现缺陷或问题较严重,不能采取有效措施保证管道安全运行,应限期进行专业性评价。 5.5.3 停止运行 发现缺陷或问题严重,且不能采取有效措施保证管道安全运行。 5.6 建议措施 一般性评价过程中发现管道存在异常情况和问题时,应将情况及时上报主管部门,同时采取整改措 施;发现重大的严重危及安全生产的问题,应及时向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书面报告。 6 专业性评价 6.1 本条款规定的评价项目是专业性评价的基本要求,评价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加检查内容。 6.2 评价前,使用单位应准备 4.1 中要求的资料;评价过程中,使用单位管理人员应提供必要的协助。 6.3 专业性评价的程序见图 2。 6.4 专业性评价内容 6.4.1 失效分析 失效分析主要包括腐蚀减薄、环境开裂、机械损伤和其它损伤等模式分析。失效分析依据GB/T 26610.1 进行。 6.4.2 无损检测 对于使用年限满20年的压力管道,应进行表面检测。对于腐蚀性介质,应进行超声波和射线抽查。 抽查的重点部位有: a) 处于应力腐蚀环境中的管道; b) 焊接接头和易造成应力集中的部位(承受交变载荷的管道); c) 奥氏体不锈钢材料(

pdf文档 DB13-T 2076-2014 压力管道安全性能评价方法-工业管道 河北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6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6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13-T 2076-2014 压力管道安全性能评价方法-工业管道 河北省 第 1 页 DB13-T 2076-2014 压力管道安全性能评价方法-工业管道 河北省 第 2 页 DB13-T 2076-2014 压力管道安全性能评价方法-工业管道 河北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5 10:47:24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