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全文最新的团体标准 提供单次或批量下载
ICS 83. 080.20 G 31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2546.1-—2006 代替GB/T2546—1988 塑料 聚丙烯(PP)模塑和挤出材料 第1部分:命名系统和分类基础 Plastics—Polypropylene(PP) moulding and extrusion materials- Part 1 : Designation system and basis for specifications (ISO 1873-1:1995,MOD) 2006-01-23发布 2006-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 2546.1—2006 前言 GB/T2546《塑料聚丙烯(PP)模塑和挤出材料》分为如下两个部分: 第1部分:命名系统和分类基础; 一第2部分:试样制备和性能测定。 本部分为GB/T2546的第1部分。 本部分修改采用ISO1873-1:1995《塑料聚丙烯(PP)模塑和挤出材料第1部分:命名系统和分 类基础》(英文版)。本部分的结构与ISO1873-1:1995完全相同。 本部分与ISO1873-1:1995相比,主要的技术性差异如下: -1.2中,将“冲击强度”改为“简支梁缺口冲击强度”以使标准前后一致; -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将“ISO1133:1991”改为“GB/T3682—2000(idtISO1133: 1997)"; 第3章命名模式中,省略了可选择的字符组:“热塑性塑料”和“国际标准号”; -3.3.1中,将“拉伸弹性模量的可能值按其范围分为6档,各档用两个数字作代号,具体规定见 表3。”改为“拉伸弹性模量以标称值为基础用三个数字作代号”。表3内容作相应修改; -3.3.2中,将“简支梁缺口冲击强度的可能值按其范围分为6档,各档用两个数字作代号”改为 “简支梁缺口冲击强度以标称值为基础用两个数字作代号”。表4内容作相应修改; -3.3.3中,增加MFR的试验条件P"温度:230℃、负荷:5kg”,并将“熔体质量流动速率(MFR) 的可能值按其范围分为11档,各档用三个数字作代号,具体规定见表3。”改为“熔体质量流动 速率以标称值为基础用一个字母及三个数字作代号。”表5内容作相应修改。 本部分代替GB/T2546—1988《聚丙烯和丙烯共聚物材料命名》。 本部分与GB/T2546-—1988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1.2中,命名的特征性能增加了“拉伸弹性模量”和“简支梁缺口冲击强度”,删去“等规指数”; -3.3.1、3.3.2和3.3.3的变化与上述本部分与ISO1873-1:1995主要的技术性差异相同; -3.2表2中,位置1中的字母代号删去“I”(表示吹塑薄膜),增加"G”(表示一般用途)。位置2- 8中增加"G"(表示颗粒)、“M"(表示加成核剂)、“N"(表示本色的)和“R"(表示脱模剂); -3.4表6中,位置2表示填料和增强材料的字母代号中去掉"S”(表示鳞状、片状的)。 本部分由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石化塑料树脂产品分技术委员会(SAC/TC15/SC1)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北京燕化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树脂应用研究所。 木部分主要起草人:邸丽京、王树华、陈宏愿、杨春梅、王晓丽。 本标准于1988年6月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pdf文档 GB-T 2546.1-2006 塑料 聚丙烯 PP〕模塑和挤出材料 第1部分:命名系统和分类基础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GB-T 2546.1-2006 塑料  聚丙烯 PP〕模塑和挤出材料  第1部分:命名系统和分类基础 第 1 页 GB-T 2546.1-2006 塑料  聚丙烯 PP〕模塑和挤出材料  第1部分:命名系统和分类基础 第 2 页 GB-T 2546.1-2006 塑料  聚丙烯 PP〕模塑和挤出材料  第1部分:命名系统和分类基础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6-30 16:22:26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