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全文最新的团体标准 提供单次或批量下载
ICS 93.080.01 P 66 备案号:56946-2017 青 海 DB63 省 地 方 标 准 DB 63/T 1600—2017 高海拔高寒地区公路边坡生态防护技术 施工规范 2017 - 10 - 16 发布 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7 - 12 - 20 实施 发 布 DB63/T 1600—2017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施工准备 .......................................................................... 2 5 移植草皮 .......................................................................... 3 6 植被纤维毯 ........................................................................ 4 7 撒播混植 .......................................................................... 4 8 客土喷播 .......................................................................... 5 9 厚层基质喷附 ...................................................................... 5 10 植生袋 ........................................................................... 6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施工工艺流程图 .................................................. 7 I DB63/T 1600—2017 前 言 本规范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编写。 本规范由青海省交通运输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规范起草单位:青海地方铁路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纳启财、薛春晓、张虎发、刘锟、董政博、孔令伟、韩生虎、刘辉、李星星、 李凯崇、候昱光、石龙、陈晓堃、蒋富强、曹生业、熊治文、谢文兴、韩龙武、韩德明、屈耀辉、马小 军、蔡相连。 II DB63/T 1600—2017 高海拔高寒地区公路边坡生态防护技术 施工规范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高海拔高寒地区公路边坡生态防护工程施工准备、施工工艺、技术要点。 本规范适用于高海拔高寒地区新建、改扩建的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边坡生态防护工程施工。其他等 级公路边坡生态防护工程施工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CJJ 82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本文件。 3.1 高海拔高寒地区 指青藏高原上年平均气温低于10℃,最冷月平均气温低于0℃,最大冻结深度40cm~250cm,潮湿系 数0.25~1.50的地区。 3.2 边坡生态防护 单独采用植物生态技术,或与传统的坡面工程防护措施结合共同形成的边坡工程防护体系。 3.3 移植草皮 采用挖取、养护、铺设等方法将受施工影响的天然草皮移植于工程创面进行边坡生态修复的技术。 3.4 植被纤维毯 采用天然或人造纤维等材料制作成纤维毯,将草种、肥料、添加剂等按一定配比植入到纤维毯上, 并经过滚压、针刺、定位等工序,加工成为植被纤维毯后,上覆1cm~1.5cm厚的腐殖土,铺设于工程创 面的技术。 1 DB63/T 1600—2017 3.5 撒播混植 将设计选择的植物种子按一定比例混合后,与细粒土拌和,撒播在经过改良的表土上,覆盖0.5cm~ 1cm厚的细粒腐殖土所形成的一种人工建植技术。 3.6 客土喷播 采用合适的土壤,与植物种子、基质添加剂、纤维材料、保水剂和水按一定比例混合形成的,可采 用喷射技术喷附于边坡裸地的一种人工建植技术。 3.7 厚层基质喷附 采用合适的土壤,与植物种子、基质添加剂等材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形成,可采用空压设备,通过高 压空气喷附在边坡裸地的一种基质层较厚的植被建植技术。 3.8 植生袋 采用天然或人工纤维制品制成载体,内嵌种子夹层,装入植生基质所形成的一定规格的植生袋,按 设计尺寸铺设于坡面上,并覆以聚乙烯编织网防护的边坡表面建植技术。 4 施工准备 4.1 一般规定 施工准备工作应符合下列规定: a) 边坡生态防护工程开工前,应在全面理解设计要求和设计交底的基础上,进行现场调查和核对, 施工设计技术交底应符合 CJJ 82 规定; b) 在详尽的现场调查后,应根据设计要求、合同、现场情况等,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并按 管理规定报批; c) 应根据生态防护技术采用物种的生物学特性和当地气候条件安排工期,开工时间宜选取在 5 月~6 月。 d) 边坡生态防护工程开工前必须建立健全质量、环保、安全管理体系和质量检测体系,并对各类 施工人员进行岗位培训和技术、安全交底; e) 由低海拔地区调派到高海拔地区的施工人员,应进行高原习服后参与施工; f) 临时工程,在满足正常施工需要的同时,应利用既有便道及临时设施,严格限制施工范围,不 占或少占草地,避免造成新的环境影响; g) 完善医疗保障体系,针对高原多发疾病,制定应急预案; h) 施工机械的配备应考虑高海拔高寒地区工作环境的特点; i) 施工准备完成后,提交开工申请报告,批准后方可开始施工。 2 DB63/T 1600—2017 4.2 试验 现场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a) 施工前,应对边坡土质进行相关试验,边坡上部、中部、下部至少各取 3 组土样,土质变 化大时,可视具体情况增加取样点数; b) 对来源不同、性质不同的拟作为植生层的材料应进行复查和取样试验,试验项目包括天然 含水率、酸碱度、有机质含量、有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和碱解氮含量等; c) 使用保水剂、土壤粘结剂等添加剂时,应按相关标准作相应试验,必要时还应进行环境影 响评估,经批准后方可使用。 4.3 试验路段 试验路段的建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a) 拟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生态防护工程应进行试验路段施工; 2 b) 试验路段应选择在立地条件具有代表性的地段,试验面积不宜小于 1000m ; c) 试验路段应开展植物生长情况监测工作,监测周期不宜小于 3 个植物生长周期。 5 5.1 移植草皮 适用范围 适用于工程项目地区有天然草皮、边坡坡率缓于1:1.0的土质边坡。移植草皮应优先移植铺筑于路 堑边坡(高度5m以上,坡率陡于1:2.0路段)、路堤高边坡(高度3m以上)、浅碟形生态边沟等初期边 坡表面稳定性要求较高的工程表面。 5.2 材料 主要材料包括植生层、腐殖土、各种植生添加剂、草皮等,材料应按规定取样试验,符合规范和设 计要求方能进场使用。 5.3 主要设备 主要设备为地面切割机、挖掘机、自卸汽车、洒水车等。 5.4 施工工艺及要点 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a) 草皮掘取: 1) 划线:草皮尺寸宜划分为短边不小于 30cm 的矩形; 2) 切割:按划线用切割机对草皮进行切割; 3) 掘取:采用挖掘机或其他设备掘取草皮,草皮厚度应不小于 15cm。 b) 堆放养护: 1) 堆放规格:草面朝上,堆放高度宜控制在 1.5m 之内,草皮层数宜控制在 8 层之内; 2) 遮阳网覆盖:宜采用遮阳网覆盖(透水、透气),不宜采用塑料布或塑料薄膜覆盖; 3) 洒水养护:宜采用直观法进行确定养护时间,当草皮颜色失去光泽时应及时洒水养护; 4) 养护时间:路基边坡成型后,应将养护草皮及时回铺,草皮堆放养护时间不宜超过 1 年。 c) 移植铺设: 1) 修整工程坡面; 3 DB63/T 1600—2017 2) 按设计要求铺设植生层或腐殖土,腐殖土夯实,保持良好稳定性,不易松动、滑落; 3) 铺设草皮块与块之间嵌挤密实,接缝间用腐殖土填塞,铺设后草皮与坡面应紧密结合,不 得脱空;草皮接缝间隙宽度不宜大于 5cm。 d) 洒水养护; e) 工艺流程图详见附录 A.1。 6 植被纤维毯 6.1 适用范围 适用于边坡坡率缓于1:1.0的土质边坡。 6.2 材料 主要材料包括载体材料、腐殖土、种子、肥料、添加剂、锚杆、铁丝等,材料应按规定取样试验, 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方能进场使用。 6.3 技术要点 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坡面清理应尽量平整,应根据实际情况铺设 5cm~8cm 厚的腐殖土或人工植生层; b) 植被纤维毯应与地表面之间紧密接触; c) 植被纤维毯搭接宽度不应小于 10cm; d) 宜采用后退方式铺设植被纤维毯; e) 植被纤维毯上覆土厚度为 1cm~1.5cm,宜选用沙质土壤; f) 工艺流程图详见附录 A.2。 7 撒播混植 7.1 适用范围 适用于边坡坡率缓于1:1.0的土质边坡。 7.2 材料 主要材料包括草种、添加剂、可降解无纺布和肥料等,材料应按规定取样试验,符合规范和设计要 求方能进场使用。 7.3 技术要点 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应根据当地自然条件与公路养护的经验选择优良种子; b) 按设计要求进行表面土壤改良; c) 播种前宜对种子做催芽处理; d) 播种前应保持土壤湿润; e) 撒播草籽并覆土、镇压,覆土厚度根据不同种子类型确定,通常不宜小于 1cm,覆土镇压时应 使土壤与种子紧密接触; f) 播种后应及时覆盖可降解无纺布,达到保墒、保温的目的; 4

pdf文档 DB63-T 1600-2017 高海拔高寒地区公路边坡生态防护技术施工规范 青海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4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4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63-T 1600-2017 高海拔高寒地区公路边坡生态防护技术施工规范 青海省 第 1 页 DB63-T 1600-2017 高海拔高寒地区公路边坡生态防护技术施工规范 青海省 第 2 页 DB63-T 1600-2017 高海拔高寒地区公路边坡生态防护技术施工规范 青海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4 10:03:13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