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全文最新的团体标准 提供单次或批量下载
ICS 65.150 B 50 DB36 江 西 省 地 方 标 准 DB 36/ T 966—2017 台湾泥鳅人工繁殖技术规程 artificial breeding technique of paramisgurnus dabryanus ssp.Taiwan 2017 - 10 - 23 发布 江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8 - 01 - 01 实施 发 布 DB36/T 966—2017 目 前 次 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繁殖池塘 .......................................................................... 1 4 清塘消毒 .......................................................................... 1 5 亲本选择 .......................................................................... 1 6 人工繁殖 .......................................................................... 2 7 出苗下塘 .......................................................................... 2 I DB36/T 966—2017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江西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江西省水产科学研究所、景德镇渔业渔政局、江西恒佳水产养殖有限公司起草、江西省标 准化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海华、徐先栋、李小勇、吴斌、周胜福、张斌华、康升云、李燕华、廖怀生、 李有根、熊艳。 II DB36/T 966—2017 台湾泥鳅人工繁殖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台湾泥鳅(Paramisgurnus dabryanus ssp.Taiwan)亲鳅选择、人工孵化。 本标准适用于台湾泥鳅的人工繁殖。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 5051 无公害食品 淡水养殖用水水质 NY 5072 无公害食品 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SC 1011 鱼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SC 1012 鱼用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 3 繁殖池塘 3.1 池塘条件 养殖场地环境应是生态环境良好,无或不直接受工业“三废”及农业、城镇生活、医疗废弃物污染 2 2 的水(地)域。培育池面积一般在300m ~500m 。池底要求有淤泥15cm左右。水深50cm左右,进出水口 处使用拦鱼网罩遮拦,防止泥鳅逃逸。 3.2 水源水质 要求水质清新,水量充足,周围无污染源,养殖用水应符合NY 5051的规定。 4 清塘消毒 2 采用生石灰清塘消毒,排干水或留水深5cm~10cm,用量为75kg/667m 。试水安全后,即可放入亲 鳅。 5 亲本选择 5.1 雌雄鉴别 雌鳅个体明显大于雄鳅,胸鳍较短,前端圆钝呈扇形,腹部圆大柔软,有光泽,稍呈黄红者为佳。 雄鳅背鳍末端两侧有肉质突起,胸鳍窄而长,前缘尖端部分上翘,胸鳍在生殖季节追星明显,挤压腹部 有乳白色精液流出。 5.2 亲鳅选择 1 DB36/T 966—2017 选择2龄以上,体质健壮、发育良好、体色正常的泥鳅作为亲鳅。雌鳅体长20cm~25cm,体重70g 以上。雄鳅体长15cm~20cm,体重40g以上。 6 人工繁殖 6.1 亲鳅配组 台湾泥鳅亲鱼按雌雄比3:1~10:1挑选,开春后水温回升至10℃以上,雌雄亲鱼要分塘培育。 6.2 人工催产 水温稳定在20℃以上时即可进行催产,催产剂符合SC 1011及SC 1012标准。采用一次注射催产,注 射部位以背部肌肉注射或胸鳍基部注射。将注射过催产剂的泥鳅放入圆形产卵槽内,槽内注入经100目 的筛绢布过滤的清水,水深保持40cm。水温21℃时,效应时间为15h左右,水温25℃时,效应时间为10h 左右,人工挤卵、授精。 6.3 人工孵化 受精卵宜流水孵化。孵化槽每立方米水体放卵15万~20万粒,孵化前对孵化槽彻底消毒,待药性消 失后,注水30cm,孵化水温为20℃~28℃,最适水温为25℃。当水温在21℃时,经36h~38h可孵化出膜, 在水温为25℃时,经28h~30h即可孵化出膜。孵化期间为防止水质恶化,胚胎发育缺氧死亡,应定期向 池中加入新水,保持水质清新,溶氧充足。当仔鱼全部出膜后,迅速把死卵捞出,以免卵腐败造成水质 恶化。 7 出苗下塘 7.1 池塘条件 2 2 培育池以土池为佳,面积300m 以上,水深60cm左右。使用前10d用生石灰75kg/667m 彻底清塘消毒, 消毒后使用有机肥培育天然饵料,饲料使用应符合NY 5072的规定,透明度20cm~30cm,即可投放鳅苗 进行培育。 7.2 苗种下塘 2 2 泥鳅仔鱼(水花)开食后转入育苗池中培育,静水放养密度1500尾/m ~2000尾/m ,有微流水条件 可适当增加。保持水中的溶氧充足,同一池中要放养同批孵化、同等规格的鳅苗,以确保苗种均衡生长, 避免出现大吃小的现象,提高成活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pdf文档 DB36-T 966-2017 台湾泥鳅人工繁殖技术规程 江西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6-T 966-2017 台湾泥鳅人工繁殖技术规程 江西省 第 1 页 DB36-T 966-2017 台湾泥鳅人工繁殖技术规程 江西省 第 2 页 DB36-T 966-2017 台湾泥鳅人工繁殖技术规程 江西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4 09:21:27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