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全文最新的团体标准 提供单次或批量下载
ICS 35.240 L67 保 DB5305 山 市 地 方 标 准 DB 5305/T 19.2—2019 替代 DG5305/T 19.2—2017 保山市信息惠民工程综合标准 第 2 部分:总体框架和技术要求 2019 - 10 - 30 发布 保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19 - 11 - 01 实施 发 布 DB5305/T 19.2-2019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保山市大数据管理局提出。 本标准由保山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保山市大数据管理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志胡、王明超、李祖燕、丁威。 本标准替代DG5305/T 19.2—2017。 1 DB5305/T 19.2-2019 保山市信息惠民工程综合标准 第 2 部分 总体框架和技术要求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保山市信息惠民工程总体框架和技术要求的术语和定义、信息惠民工程概述、保山市 信息惠民工程总体设计、信息惠民工程主要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保山市信息惠民工程建设。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保山市信息惠民国家试点城市创建顶层设计方案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是 21 世纪公共行政和政府改革的核心理念,包括加强城乡公共设施建设,发展教育、科 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为社会公众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等提供保障。 3.2 信息化 信息化是指培养、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 程,是建立在 IT 产业发展与 IT 在社会经济各部门扩散的基础之上,运用 IT 改造传统的经济、社会结 构的过程。 3.3 新型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 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由过去片面注重追求城市 规模扩大、空间扩张,改变为以提升城市的文化、公共服务等内涵为中心,真正使我们的城镇成为具有 较高品质的适宜人居之所。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 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3.4 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是指以信息网络技术为手段,以商品交换为中心的商务活动。也可理解为在互联网 (Internet)、企业内部网(Intranet)和增值网(VAN,Value Added Network)上以电子交易方式进 行交易活动和相关服务的活动,是传统商业活动各环节的电子化、网络化。 3.5 一站式服务 一站式服务指政府及其职能部门,为了方便企业和公众办事,提高行政效率,将办公地点集中起来 的一种提供公共服务的形式。 2 DB5305/T 19.2-2019 3.6 信息资源 信息资源是指人类社会信息活动中积累起来的以信息为核心的各类信息活动要素(信息技术、设备、 设施、信息生产者等)的集合。 3.7 资源整合 资源整合是指以系统论的思维方式,将组织的不同来源、不同层次、不同结构、不同内容的资源进 行识别与选择、汲取与配置、激活和有机融合,使其具有较强的柔性、条理性、系统性和价值性,并创 造出新的资源的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 3.8 信息资源目录 信息资源目录是按照信息资源分类体系或其他方式对信息资源核心元数据的有序排列。 3.9 基础设施即服务 IAAS 基础设施即服务指消费者通过 Internet 可以从完善的计算机基础设施获得服务。这类服务称为基 础设施即服务。 3.10 平台即服务 PAAS 平台即服务指将软件研发的平台(业务基础平台)作为一种服务提供的商业模式。 3.11 泛在网络 泛在网络指自然人置身于无所不在的网络之中,实现自然人在任何时间、地点,使用任何网络与任 何人与物的信息交换,基于个人和社会的需求,利用现有网络技术和新的网络技术,为个人和社会提供 泛在的,无所不含的信息服务和应用。 3.12 智能终端 一般而言,智能终端是一类嵌入式计算机系统设备,因此其体系结构框架与嵌入式系统体系结构是 一致的;同时,智能终端作为嵌入式系统的一个应用方向,其应用场景设定较为明确,因此,其体系结 构比普通嵌入式系统结构更加明确,粒度更细,且拥有一些自身的特点。 3.13 高可用性 高可用性通常来描述一个系统经过专门的设计,从而减少停工时间,而保持其服务的高度可用性。 3.14 负载均衡 负载均衡建立在现有网络结构之上,它提供了一种廉价有效透明的方法扩展网络设备和服务器的带 宽、增加吞吐量、加强网络数据处理能力、提高网络的灵活性和可用性。 3.15 信息安全 信息安全是指信息系统(包括硬件、软件、数据、人、物理环境及其基础设施)受到保护,不受偶 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信息服务不中断,最终实现 业务连续性。信息安全主要包括以下五方面的内容,即需保证信息的保密性、真实性、完整性、未授权 拷贝和所寄生系统的安全性。 3.16 中间件 中间件是一种独立的系统软件或服务程序,分布式应用软件借助这种软件在不同的技术之间共享资 源。中间件位于客户机/服务器的操作系统之上,管理计算机资源和网络通讯。是连接两个独立应用程 3 DB5305/T 19.2-2019 序或独立系统的软件。 3.17 数据挖掘 数据挖掘是数据库知识发现(英语:Knowledge-Discovery in Databases,简称:KDD)中的一个步 骤。数据挖掘一般是指从大量的数据中通过算法搜索隐藏于其中信息的过程。 3.18 企业服务总线 ESB 企业服务总线是传统中间件技术与 XML、Web 服务等技术结合的产物。ESB 提供了网络中最基本的 连接中枢,是构筑企业神经系统的必要元素。ESB 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软件架构,可以提供比传统中间 件产品更为廉价的解决方案,同时它还可以消除不同应用之间的技术差异,让不同的应用服务器协调运 作,实现了不同服务之间的通信和整合。 3.19 业务过程管理 业务过程管理,即 BPM,是一种以规范化的构造端到端的卓越业务流程为中心,以持续地提高组织 业务绩效为目的的系统化方法。 3.20 消息服务 消息服务指为应用系统提供的,实现消息通信功能的运行环境和可配置的服务调用或支持。 4 信息惠民工程概述 4.1 实施信息惠民工程的作用 为了有效破解民生领域公共服务资源短缺失衡、区域城乡差距扩大、均等化普惠化水平不高等问题, 国家先后发布了《国务院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 (国发﹝2013﹞32 号)和《“十二五” 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国发﹝2012﹞28 号),对实施信息惠民工程进行了任务部署。国家发 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 12 部门根据有关信息惠民工程的任务部署,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快实施 信息惠民工程有关工作的通知》 (发改高技﹝2014﹞46 号),将全国深圳、保山等 80 个城市列为信息惠 民国家试点城市。实施信息惠民工程,拉消费、促发展、惠民生,是以信息化带动和促进民生领域跨越 发展的战略选择,是提供广覆盖、多层次、差异化、高品质公共服务的有效途径,有助于优化社会资源 配置、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模式、提升均等化普惠化水平,也将有助于培育新型业态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对促进信息消费、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构建和谐社会等具有重要作用。 4.2 4.2.1 保山市信息惠民工程的建设需求 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需求 保山市是一个以农村经济、农业观光旅游为支撑的城市,坝区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仍然任重道远。 通过信息惠民工程的建设,实现农村经济发展,减少区域城乡差距,优化公共服务资源分配,培育电子 商务、国际数据服务等高新技术产业,实现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必将加速保山市新型城镇化的建设步 伐,提高城市核心竞争力。 4.2.2 经济转型和发展的需求 保山市目前的三次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一产业比例偏大,新型工业化基础薄弱,第三产业不发达, 产业配套相对落后。通过信息惠民工程的建设,能合理调整保山市的产业结构,着力发展旅游、商贸物 流、电子商务、现代信息业等第三产业,促进经济的转型和快速发展,进一步达到富民、惠民、便民、 智民的目标。 4.2.3 信息资源整合共享的需求 4 DB5305/T 19.2-2019 保山市信息化发展相对滞后,政府部门建设的信息系统以国家和省里下发系统为主,相对独立。基 础云平台、公共数据库、综合服务平台等基础设施均未开展建设。借着此次信息惠民国家试点创建之机, 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以信息资源整合、共享和开发利用为抓手,配套以政策保障,开展以 信息惠民应用为导向的信息资源整合共享工作,以增强政府公共服务水平,提高保山市信息化建设水平。 4.2.4 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需求 保山市现有的政务服务、教育、医疗卫生、就业保障、养老、社保等公共领域的发展还处于比较落 后的水平,公共服务普惠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通过智慧教育、智慧医疗、就业保障、社区养老、互 联网+政务服务平台、食品药品安全追溯体系等信息惠民工程应用项目的建设,能优化社会资源配置, 提高公共服务资源的均等化普惠化水平。 5 保山市信息惠民工程总体设计 5.1 总体目标 围绕“滇西边境地区的中心城市、孟中印缅经济走廊重要枢纽和物流中心”的城市发展定位,以信 息惠民国家试点城市创建工作为契机,以“云+管+端”的云服务体系为基本创建路线,坚持具有保山特 色的“调结构、促转型、惠民生”应用需求、服务导向,提升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效能,充分利 用已有资源,鼓励基于“互联网+”的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推进信息互联共享、信息开发利用和信息 消费惠民,实现信息传递一张网、数据来源一个库、群众办事一块屏、领导决策一张图的愿景。 5.2 5.2.1 建设原则 总揽全局,总体规划 保山市信息惠民工程建设应立足于城市发展大局,集中主要精力抓住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 大问题,做好整体规划。应统筹考虑网络衔接、系统互联互通、信息交换、业务边界等问题。 5.2.2 围绕民生,突出重点 保山市信息惠民工程建设应围绕当前群众广泛关注和亟待解决的医疗、教育、社保、就业、养老

pdf文档 DB5305-T 19.2-2019 保山市信息惠民工程综合标准 第2部分:总体框架和技术要求 保山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4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4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5305-T 19.2-2019 保山市信息惠民工程综合标准 第2部分:总体框架和技术要求 保山市 第 1 页 DB5305-T 19.2-2019 保山市信息惠民工程综合标准 第2部分:总体框架和技术要求 保山市 第 2 页 DB5305-T 19.2-2019 保山市信息惠民工程综合标准 第2部分:总体框架和技术要求 保山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2 07:05:27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