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全文最新的团体标准 提供单次或批量下载
ICS 73-010 D 09 DB13 河 北 省 地 方 标 准 DB 13/T 5049—2019 煤矿在用防爆蓄电池电机车 安全检测检验规范 2019 - 07 - 04 发布 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19 - 08 - 01 实施 发 布 DB13/T 5049—2019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北省应急管理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煤矿安全监察局安全技术中心、冀中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开滦(集团) 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郜志、郭伟超、张俊生、张广富、郑庆学、张建领、田越军、刘卫云、马旺、 张晖、赵理强、任力、欧光乾、宋战昆。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I DB13/T 5049—2019 煤矿在用防爆蓄电池电机车安全检测检验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煤矿在用防爆蓄电池电机车安全检测检验的检验条件、检验项目和技术要求、检验方 法、检验规则和判定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河北省范围内煤矿在用防爆蓄电池电机车的安全检测检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MT 491 煤矿防爆蓄电池电机车通用技术条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防爆特殊型蓄电池电机车 special explosion-proof type battery electrical locomotive 采用防爆特殊型电源装置供电、其他电气部件均属防爆产品,在轨道上牵引其他车辆的电机车。 注:改写MT 491-1995,定义3.2 3.2 隔爆型蓄电池电机车 flameproof type battery electrical locomotive 采用隔爆型电源装置供电、其他电气部件均属防爆产品,在轨道上牵引其他车辆的电机车。 注:改写MT 491-1995,定义3.4 3.3 制动距离 braking distance 司机开始操作制动装置到电机车完全停止的运行距离。 注:改写MT 491-1995,定义3.15 4 检验条件 4.1 环境温度在-20℃~+40℃。 4.2 最湿月平均最大相对湿度不大于 95 %RH(同月平均最低温度不大于 25℃)。 4.3 空气中无足以腐蚀金属和破坏绝缘的气体及导电尘埃。 5 检验项目和技术要求 5.1 一般要求 5.1.1 电机车零部件应齐全、完好。 5.1.2 电机车应具有煤矿安全标志准用证,防爆电机还应具有防爆合格证。 1 DB13/T 5049—2019 5.1.3 电机车的防爆标志、安全标志、铭牌应齐全、牢固。 5.1.4 电机车应具有入井前的防爆检查合格证。 5.1.5 车架无开焊、裂纹、缺口和明显变形,侧板及顶板凸出或凹陷深度应不大于 20 mm,各铆接及螺 栓不应松动。 5.1.6 车轮转动灵活,无卡滞现象。车轮和车轴不应有裂纹,车轮及车轴划痕深度应不大于 2.5 mm。 5.1.7 车轮踏面厚度应不小于原厚度的 60%,凹槽深度不超过 5 mm。 5.1.8 轴承处应无漏油、渗油现象。 5.2 制动装置 5.2.1 电机车具有停车、工作、紧急制动的功能。额定速度为 10 km/h 及以上的电机车,应具有两种 及以上的制动装置。 5.2.2 对于机械制动装置,手轮转动灵活,制动杠杆连接牢固,制动时闸瓦应均匀贴靠车轮踏面,闸 瓦厚度应不小于 15 mm。完全松闸状态下,闸瓦与车轮的间隙应为 3 mm~5 mm。 5.2.3 对于抱闸式制动装置,制动时闸带应均匀贴靠制动轮,闸带厚度应不小于 4 mm。完全松闸状态 下,闸带与制动轮的间隙应不大于 3 mm。 5.2.4 对于空气制动装置,气密性符合要求,空压系统的各种仪表指示准确,保护可靠。空压系统的 气密性应符合 MT 491 的规定。 5.3 撒砂装置 5.3.1 砂管畅通,砂应准确落在轨道踏面上。 5.3.2 砂箱不应有进水或渗水现象。 5.3.3 操作时开闭灵活、可靠。 5.4 警铃装置 警铃装置的声压级在距离电机车40 m处且距轨面1.7 m处,不小于70 dB(A)。 5.5 司机室 5.5.1 司机室应使司机有良好的视野,能观察车前后轨道和讯号。 5.5.2 司机控制器的手柄操纵的定位感应明显。司机控制器换向手柄与调速之间应设有联锁机构;双 司机室前后司机控制器应设有联锁机构。 5.6 连接缓冲装置 5.6.1 电机车两端的连接装置应装有金属或橡胶缓冲器。 5.6.2 碰头不应有严重破损、下垂现象,弹簧应无断裂。 5.6.3 连接器距电机车前端板不小于 100 mm。 5.6.4 连接器的插销安全系数不小于 10。 5.7 照明装置 5.7.1 电机车向前运行时,应前有照明灯,后有红灯。 5.7.2 照射距离在 40 m 处,照明灯的光照度不小于 2 lx。 5.8 蓄电池装置 2 DB13/T 5049—2019 5.8.1 蓄电池不渗漏。碱性蓄电池壳体无明显腐蚀及孔洞,酸性蓄电池槽和上盖无破损、变形,封口 胶无裂纹。 5.8.2 蓄电池箱固定牢靠。锁紧装置可靠,箱盖和箱体无变形,无破损,覆盖良好。绝缘衬垫齐全完 整、有效。 5.9 漏电电流 电机车运行时,电机车的漏电电流应不大于20 mA。 5.10 安全保护 5.10.1 电机车应装有蓄电池过放电指示装置。 5.10.2 井下使用的电机车应设置甲烷断电仪(甲烷浓度大于等于 0.5 %时能报警并自动断电)或者便携 式甲烷检测报警仪。 5.10.3 12 t 及以上电机车应装有过载保护、超速保护、里程速度表、漏电保护等装置。 5.10.4 隔爆电机车必须设置氢气自动检测报警断电装置。 5.10.5 电机车应配备灭火装置。 5.11 最大牵引力 轮缘踏面最大牵引力应不小于公称粘着质量的25 %(粘着系数为0.25)。 5.12 速度及制动性能 5.12.1 电机车的运行速度不应超过设计的小时速度,运送人员速度不应超过 4 m/s。 5.12.2 单机在平直轨道上,以最大速度运行施行制动,其制动距离应不超过表 1 的规定。 表1 单机制动距离 公称粘着质量 (t) 制动距离≤ (m) 2.5 5.0 8.0 12.0 16.0 20.0 6.0 9.0 12.0 16.0 20.0 22.0 注:其他公称粘着质量的单机制动距离采用插值计算的方式确定。 5.12.3 电机车牵引额定载荷,以最大速度运行在 5‰以下直线下坡道上施行制动,运送物料时其制动 距离不应超过 40 m,运送人员时其制动距离不应超过 20 m,列车不应发生爬轨或脱轨等现象。 5.12.4 制动后,车轮或制动轮和闸瓦的表面温度不得超过 150 ℃。 5.13 绝缘性能 电机车电路对地的绝缘电阻应不低于表2的规定值。 表2 绝缘电阻 绝缘电压 (V) 绝缘电阻 (MΩ ) ≤110 0.5 111~500 1.0 6 检验方法 6.1 一般要求 3 DB13/T 5049—2019 6.1.1 目测电机车部件是否齐全、完好。 6.1.2 检查电机车的安全标志准用证及防爆合格证。 6.1.3 目测电机车的防爆标志、安全标志、铭牌是否齐全,固定牢固。 6.1.4 查看井下电机车的防爆检查合格证。 6.1.5 目测检查车架的外观,用游标卡尺和直尺测量侧板和顶板的凸凹深度。 6.1.6 用游标卡尺和直尺测量车轮和车轴的划痕。 6.1.7 用分辨率不低于 0.1 mm 的长度测量器具测量车轮踏面厚度。 6.1.8 目测检查轴承密封处,应无漏油、渗油现象。 6.2 制动装置 6.2.1 用游标卡尺测量闸瓦厚度、闸带厚度,用塞尺测量闸间隙。 6.2.2 5.2 中的其他项目用目测和查阅相关资料的方式进行检查。 6.3 撒砂装置 操作撒砂装置,目测检查撒砂效果。 6.4 警铃装置 在距离电机车40 m且距轨面1.7 m处,用声级计测量电机车的警铃声,顺风、逆风各测量3次,取其 测量6次的算术平均值。 测量背景噪声,当背景噪声与警铃噪声之差小于10 dB(A)时,应按公式(1)进行修正,其中相应 修正值见表3。 lx= lz-l△……………………………………………………(1) 式中: lx—— 修正后的声压级,dB(A); lz—— 警铃噪声声压级,dB(A); l△—— 修正值,dB(A)。 表3 修正值对应表 噪声差/ dB(A) 3 3.5 4 4.5 5 5.6 6 7 8 9 10 l△/ dB(A) 3 2.6 2.2 1.9 1.7 1.5 1.3 1.0 0.8 0.6 0.4 6.5 司机室 目测法检查。 6.6 连接缓冲装置 6.6.1 连接缓冲装置的材质和插销安全系数通过查阅资料收集。 6.6.2 碰头外观用目测法进行检查,用其他车辆轻撞碰头的方式检测弹簧是否断裂。 6.6.3 连接器与前端板距离用分辨率不低于 1.0 mm 的长度测量器具进行检验。 6.7 照明装置 6.7.1 检查电机车照明装置。 4 DB13/T 5049—2019 6.7.2 在无其他光源干扰的环境中,调整照明灯,使灯光处于良好的聚光状态,然后对准设置在距照 2 2 明灯 40 m 处的白色测量牌,牌的面积为 0.5 m ×0.5 m ,在牌上均匀分成九格,用照度计测量牌上每 一格中心点照度,取其平均值。 6.8 蓄电池装置 目测法检查。 6.9 漏电电流 用准确度等级不低于1.0级的电流测量仪表,将电流测量仪表的一端连接蓄电池极柱,另一端连接 电机车外壳金属裸露处,运行电机车,测量其漏电电流,选择3个测点,取最大值。 6.10 安全保护 6.10.1 目测法检查。 6.10.2 检查井下使用的电机车是否设置有甲烷断电仪或者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使用浓度为 0.5% 的甲烷标准气体对甲烷断电仪进行试验。 6.10.3 12 t 以上电机车的过载保护、超速保护、里程速度表、漏电保护等装置采用模拟的方式进行检 验。 6.10.4 检查隔爆电机车是否设置氢气自动检测报警装置。 6.10.5 检查电机车是否配备灭火装置。 6.11 最大牵引力 在轨面清洁、干燥的平直段,将电机车一端连接测力传感器,传感器另一端用钢丝绳与固定位置连 接,逐级起动,直到电机车车轮发生空转,读取测力传感器读数,测3次,取其算术平均值。 轮缘踏面最大牵引力与公称粘着质量比值按公式(2)计算: kF=F/(m×9.8)×100…………………………………………(2) 式中: kF—— 轮缘踏面最

pdf文档 DB13-T 5049-2019 煤矿在用防爆蓄电池电机车安全检测检验规范 河北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13-T 5049-2019 煤矿在用防爆蓄电池电机车安全检测检验规范 河北省 第 1 页 DB13-T 5049-2019 煤矿在用防爆蓄电池电机车安全检测检验规范 河北省 第 2 页 DB13-T 5049-2019 煤矿在用防爆蓄电池电机车安全检测检验规范 河北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2 06:22:48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