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20 B 05 DB22 吉 林 省 地 方 标 准 DB 22/T 1023—2019 代替 DB22/T 1023-2003 山葡萄优质安全生产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high quality and safety production of amur grape 2019 - 10 - 14 发布 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 2019 - 11 - 01 实施 发 布 DB22/T 1023—2019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 DB22/T 1023-2003《山葡萄生产技术规程》,与 DB22/T 1023-2003相比除编辑性修改 外,主要技术内容变化如下: ——删除了名词“山葡萄”(见2,2003年版); ——修改了名词“山葡萄品种”(见3.2,2003年版的2); ——增加了“农业投入品管理”(见4); ——增加了“硬枝插条催根”(见5.2.1.5); ——修改了“硬枝嫁接育苗”(见5.2.2,2003年版的3.2.2); ——增加了“苗木出圃”(见5.3.3); ——修改了“气候条件”(见6.1.2,2003年版的4.1.1); ——修改了“园地规划”(见6.2,2003年版的4.2); ——修改了“品种选择”(见6.4,2003年版的4.3.3); ——修改了“整形修剪”(见8,2003年版的6和7); ——修改了“施肥”(见9.2,2003年版的8.1.2和8.2.1); ——修改了“水”(见9.3,2003年版的8.3); ——修改了“病虫害防治”(见10,2003年版的9); 本标准由吉林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集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滢、王月、路文鹏、杨义明、范书田、石广丽、刘迎雪、秦红艳、许培 磊、张宝香、李昌禹、李双岑、宋润刚、沈育杰、艾军、舒楠、赵萍。 本标准代替 DB22/T 1023-2003。 本标准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DB22/T 1023-2003。 I DB22/T 1023—2019 山葡萄优质安全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山葡萄(Vitis amurensis Rupr.)生产投入品管理、苗木培育、建园、架式、整形修 剪、果园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包装和运输、生产记录与档案管理。 本标准适用于山葡萄园生产操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 469 葡萄苗木 NY/T 857 葡萄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NY/T 1843 葡萄无病毒母本树和苗木 NY/T 2379 葡萄苗木繁育技术规程 NY/T 2798.4 无公害农产品 生产质量安全控制技术规范 第4部分:水果 DB22/T 2823 冰葡萄生产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山葡萄品种 amur grape variety 通过资源收集筛选、实生选种、杂交育种等途径培育出的山葡萄种内遗传物质组成的品种。 4 生产投入品管理 4.1 农药 4.1.1 采购 不得采购国家禁止使用的农药。应从正规渠道采购下列农药,并索取购药凭证或发票: a) 有农药登记证或农药临时登记证的; b) 有农药生产许可证或农药生产批准文件的; c) 有产品质量标准及合格证明的; 1 DB22/T 1023—2019 d) 标签内容完整的; e) 保质期内的; f) 国家和进口国允许使用的。 4.1.2 贮存 应贮存于专用场所,由专人负责保管。场所应符合卫生、防火、防水、防雨、防腐、避光、阴凉、 干燥、通风等安全条件要求,并配有农药配制量具、急救药箱,出入口处贴有警示标志。不得与食品、 农产品、饮料、饲料等混放。 4.1.3 包装物处理 农药包装物不能随意丢弃,也不可做他用。农药空包装物应清洗 3 次以上,空的农药包装物在回 收处置前应妥善收集。 4.2 肥料 4.2.1 采购 应从正规渠道采购合格肥料,并索取购肥凭证或发票。应采购符合下列要求的肥料: a) 正规肥料经营单位经营的; b) 有肥料登记证的; c) 有产品质量标准及合格证明的; d) 标签内容完整的; e) 保质期内的。 4.2.2 贮藏 应当贮藏于专用场所,由专人负责保管。不得与农产品存放在一起。 4.2.3 包装物处理 肥料包装物不应重复使用、乱扔,应妥善处理、安全存放。 5 苗木培育 5.1 苗圃地选择 选择背风向阳的平地或坡度小于 15 °的坡地,地下水位低于 1.5 m。选择土壤疏松、土层深、中 性或偏酸性的壤土或砂壤土。土壤环境条件应符合 NY/T 857 要求。 5.2 苗木繁育 5.2.1 硬枝扦插育苗 5.2.1.1 硬枝扦条采集时间 植株落叶后至第二年春季伤流期以前。 5.2.1.2 硬枝插条采集 选取生长健壮、芽眼饱满、无病虫害的一年生成熟枝条。 2 DB22/T 1023—2019 5.2.1.3 硬枝插条贮藏 硬枝插条贮藏应符合 NY/T 2379 的规定。 5.2.1.4 硬枝插条处理 春季将扦条剪成15 cm~18 cm 长度,保留上端饱满芽眼,在芽上1 cm 处平剪,下端选留节下斜剪。 扦插前用萘乙酸浸泡插条基部。 5.2.1.5 硬枝插条催根 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在普通日光温室中,挖出深 50 cm~70 cm 沙坑;在沙坑四周铺以防漏塑料膜,底部用砖搭高 20 cm~40 cm 的洞,洞内铺设冰块,上部再铺设 3 cm~5 cm 厚的隔离水泥板,在隔离水泥 板上铺 4 cm~6 cm 厚的细沙; b) 插条基部朝上,倒立整齐摆放在沙床上,然后在插条上部覆盖 4 cm~6 cm 的湿润细沙。在沙 面覆盖一层薄而透明的塑料薄膜,用于保湿。沙床 5 cm 深处温度控制在 25 ℃~28 ℃。沙 床相对湿度控制在 60 %~70 %; c) 选用营养钵扦插,20 d~25 d 插条基部长出大量愈伤组织即可上营养钵。扦插用土按腐殖土、 河沙、腐熟有机肥 2:2:1 的比例混合而成,装入直径 8 cm~10 cm 的营养钵中,然后把插 条基部 5 cm~6 cm 插入营养钵中,分别整齐摆放在温室中,浇透水。 5.2.2 硬枝嫁接育苗 5.2.2.1 接穗和砧木处理 在 3月中、下旬,嫁接前将接穗和砧木苗在清水中浸泡 12 h~24 h,砧木选用一年生‘贝达’苗。 5.2.2.2 嫁接方法 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嫁接时,选取与砧木粗细相同的接穗,从节间剪断,在接芽上方 1 cm~2 cm 处平剪,下部从 芽下 1 cm 处下刀,在接穗下端的宽面两侧切削成斜面长 2 cm~3 cm 的楔形; b) 修剪砧木根系,并将砧木从嫁接位剪断,从断面中间垂直劈开,劈口略长于接穗削面的长度, 将接穗插入,使砧木与接穗的形成层对齐,用 1 cm~1.5 cm 宽的塑料条自下而上缠绕,将接 穗芽眼露在外边,一直缠绕到接穗的上刀口密封后再缠绕回下边打个活结即可。 5.2.2.3 嫁接后管理 嫁接后栽种于容器内,保持土壤水分充足。及时去除砧木萌蘖。5 月下旬或 6 月初带土坨移栽。 5.3 苗圃管理 5.3.1 土肥水管理 及时除草松土;视土壤墒情及时灌排水;根据土壤肥力和苗木生长情况,6 月中、下旬可以追施氮 肥,7 月末至 8 月初可以追施磷、钾肥。 5.3.2 抹芽和摘心 3 DB22/T 1023—2019 每株苗只保留 1 个健壮的新梢,及时摘除副梢和卷须;当苗木新梢生长达 15 cm~20 cm 时,及 时绑蔓; 8 月中、上旬摘心。 5.3.3 苗木出圃 苗木完全落叶后起苗,在土壤结冻前完成。 5.3.4 苗木分级 应按 NY 469 的规定执行。 5.3.5 苗木贮藏与检疫 苗木贮藏应按 NY/T 2379 的规定执行;苗木检疫应按 NY/T 1843 的规定执行。 6 建园 6.1 园地选择 6.1.1 环境条件 环境条件应符合 NY/T 857 要求。 6.1.2 气候条件 无霜期 120 d 以上,≥10 ℃ 有效积温 2400 ℃ 以上。 6.2 园地规划 根据园区面积、地形地貌和机械化作业的要求,合理配置作业道、给排水系统及防风林。 6.3 品种选择 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品种特性和生产需求等选择经省级以上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或登记备案 的优良品种。雌能花建园必须配置花期一致的两性花品种作授粉树,雌能花和两性花比例为 2:1 ~ 1:1。 6.4 定植 6.4.1 挖栽植沟 定植前一年秋季,按行距挖深 60 cm~80 cm、宽 80 cm~100 cm 的栽植沟,表土与底土分放于沟 3 3 的两侧。将腐熟农家肥与表土混合施于沟内,施入量以每 100 延长米 5 m ~10 m 为宜,如表土不够 取自行间,填到高于地表15~20 公分,底土回填行间。 6.4.2 苗木处理 栽苗前用登记的杀菌剂消毒后,用清水全株浸泡苗木 12 h~24 h,然后剪除折伤、腐烂的根系, 较长的根系剪留 15 cm,定植前苗木枝蔓保留 2 个~4 个壮芽剪截。 6.4.3 4 苗木栽植 DB22/T 1023—2019 4 月下旬至 5 月上旬定植。定植时,在定植沟中央挖直径 40 cm,深 30 cm 的定植穴,苗木根系 自然均匀分布于穴中,覆土踩实,浇透水,覆地膜。 7 架式 7.1 篱架 以架高 1.8 m~2 m,栽植密度株行距 1.0 m × 2.5 m 为宜。 7.2 棚篱架 以架高 2 m,栽植密度株行距 1.0 m × 3.0 m 为宜。 8 整形修剪 8.1 篱架 8.1.1 厂形 8.1.1.1 结构 将主蔓绑缚到距地面 70 cm 的第一道架线上,延架线形成一条龙干。 8.1.1.2 方法 8.1.1.2.1 定植后:选留一个生长健壮的新稍做主蔓,8 月下旬摘心;当年冬季修剪时该新梢保留充 分成熟部分剪截,长度不超过 180 cm。 8.1.1.2.2 栽植第二年:萌芽前按上架方向将主蔓绑缚到第一道架线上。萌芽后,间隔 15 cm~20 cm 留适量新梢,新稍沿架面直立生长。冬季留 1 个~2 个芽修剪。 8.1
DB22-T 1023-2019 山葡萄优质安全生产技术规程 吉林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3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3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2 05:28:03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