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全文最新的团体标准 提供单次或批量下载
(19)中华 人民共和国 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122953387.0 (22)申请日 2021.11.29 (73)专利权人 北汽瑞翔汽车有限公司 地址 401533 重庆市合川区土场镇前玉路 211号 (72)发明人 冉媛萍 范围 秦李 贺国庆  (74)专利代理 机构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50212 代理人 肖云杰 (51)Int.Cl. H02G 3/04(2006.01) H02G 3/22(2006.01) F16F 15/08(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线束过孔胶套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线束 过孔胶套, 包括中 空的胶套本体、 侧围连接体和车门连接体, 所述 侧围连接体和车门连接体的中间均贯穿开设有 通孔; 还包括一个筒夹, 所述筒夹与车门连接体 的自由端相连, 筒夹的中部沿轴向贯穿开设有约 束孔; 所述筒夹包括连接部和固定部; 所述筒夹 的侧壁沿周向均匀分布有若干贯穿壁厚的让位 开槽。 本实用新型将胶套本体与车身侧围固定, 线束穿过本线束过孔胶套, 使得线束与钣金隔 开, 保护线束 不会被钣金孔边割伤; 同时, 延长的 胶套本体的尾端, 即车门连接体上再连接一个筒 夹, 既能避免线束被割线, 还能更好地包扎线束, 起到固定、 导向的作用, 保证线束不会晃动, 避免 了因胶套尾端包扎线束不当而造成线束易脱离 过孔胶套的问题。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CN 216355798 U 2022.04.19 CN 216355798 U 1.一种线束过孔胶套, 包括中空 的胶套本体、 侧围连接体和车门连接体, 所述侧围连接 体和车门连接体分别连接在胶套本体的两端; 所述侧围连接体和车门连接体的中间均贯穿 开设有通 孔以便线 束贯穿通过所述侧围连接体、 胶套本体和车门连接体; 其特征在于: 所述线束过孔胶套还包括一个筒夹, 所述筒夹与车门连接体的自由端相 连, 所述筒夹的中部沿轴向贯 穿开设有约束孔以便线 束从筒夹中穿过; 所述筒夹包括连接部和固定部, 连接部的一端与车门连接体的自由端相连, 连接部的 另一端与固定 部相连; 所述筒夹的侧壁沿周向均匀分布有若干贯穿壁厚的让位开槽, 所述让位开槽沿筒夹的 轴向延伸至贯 穿固定部的自由端的端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线束过孔胶套,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部呈圆台状, 所述固 定部呈圆柱状, 连接部与固定部相连一端的直径 等于固定部的直径且小于与车门连接体相 连一端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 线束过孔胶套, 其特征在于: 所述让位开槽沿筒夹的轴向向 远离固定 部的自由端的一端延伸至连接 部的侧壁的中部; 所述让位 开槽的数量 为两个。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 线束过孔胶套, 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部的自由端的端面周 围设有一圈凸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 线束过孔胶套, 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围连接体包括第 一环形 密封圈和第一环形卡槽, 侧围连接体通过第一环形卡槽与侧围钣金孔卡接, 侧围连接体通 过第一环形密封圈与胶套本体相连; 所述车门连接体包括第 二环形密封圈和第 二环形卡槽, 车门连接体通过第 二环形卡槽 与车门上的钣金孔 卡接, 车门连接体通过第二环形密封圈与胶套本体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 线束过孔胶套, 其特征在于: 所述筒夹与 车门连接体为一体 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 ‑6任一项所述一种线束过孔胶套, 其特征在于: 所述胶套本体的表面 为波纹状。 8.根据权利要求1 ‑6任一项所述一种线束过孔胶套, 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围连接体与侧 围钣金孔 为过盈配合, 车门连接体与车门上的钣金孔 为过盈配合。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6355798 U 2一种线束过孔胶套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技 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线 束过孔胶套。 背景技术 [0002]在汽车上, 线束产品穿过车体钣金件上的线束穿过孔时, 通常会使用过孔胶套包 裹线束, 然后 将过孔胶 套两端分别固定在车身以及尾门处, 以起到保护线束 (防割) 、 防水和 约束线束的作用, 从而确保了相关电器件的正常使用; 主要分布在以下部位: 发动机与驾驶 室接口处、 前舱与驾驶室接口处 (左右共两处) 、 四门 (或有后背门) 与车厢接口处以及油箱 进口处。 [0003]现有技术中, 虽然起到了一定的防护作用, 但难免还是会有很多缺陷, 随着门线束 回路增多, 线束直径增加, 但侧围钣金上胶套的开孔直径和多孔位连接器的通过性车身钣 金不易满足要求, 且线束通过侧围直接与钣 金翻边接触, 存在割线的危险; 且常规的胶套过 孔方式, 线束回路依赖于连接器的孔位数量。 如: CN209700573U, 一种汽车前门用线束橡胶 套, 前门连接体卡设在车前门的钣金孔内, 采用卡槽卡扣与钣 金孔紧密接触, 将橡胶 套与车 前门固定; 侧围连接体卡设在车侧围的钣金孔内, 采用车身侧围钣金孔处的凸起卡入固定 圆孔, 将橡胶套与车身侧围固定; 使汽车线束与钣金隔开, 使主体不直接与钣金作用, 避免 线束受损而发生短路。 但是, 其胶套尾端不宜于线束包扎, 当车辆行驶于颠 簸的路面或急刹 车, 线束过孔胶套和车身钣金孔之 间就会产生一定的冲击力, 使线束脱离; 当线束和车体之 间产生摩擦, 就会造成线皮划伤或断裂, 影响汽车上相关电器件的正常运行, 甚至给驾乘人 员带来生命上的威胁。 发明内容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线束过孔胶 套, 避免因胶套尾端包扎线 束不当而造成线 束易脱离过孔胶套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 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 术方案: [0006]一种线束过孔胶套, 包括中空的胶套本体、 侧围连接体和车门连接体, 所述侧围连 接体和车门连接体分别连接在胶套本体的两端; 所述侧围连接体和车门连接体的中间均贯 穿开设有通孔以便线束贯穿通过所述侧围连接体、 胶套本体和车门连接体; 所述线束过孔 胶套还包括一个筒夹, 所述筒夹与车门连接体的自由端相连, 所述筒夹的中部沿轴向贯穿 开设有约束孔以便线束从筒夹中穿过; 所述筒夹包括连接部和固定部, 连接部的一端与车 门连接体的自由端相连, 连接部的另一端与固定部相连; 所述筒夹的侧 壁沿周向均匀分布 有若干贯穿壁厚的让位开槽, 所述让位开槽沿筒夹的轴向延伸至贯穿固定部的自由端的端 面。 [0007]进一步完善上述技术方案, 所述连接部呈圆台状, 所述固定部呈圆柱状, 连接部与 固定部相连一端的直径等于固定 部的直径且小于与车门连接体相连一端的直径。 [0008]进一步地, 所述让位开槽沿筒夹的轴向向远离固定部的自由端的一端延伸至连接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16355798 U 3

.PDF文档 专利 一种线束过孔胶套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一种线束过孔胶套 第 1 页 专利 一种线束过孔胶套 第 2 页 专利 一种线束过孔胶套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20:55:38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