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150 B 50 DB34 安 徽 省 地 方 标 准 DB 34/T 2900—2017 黄喉拟水龟人工繁殖技术规程 The Technique Rules for Artificial Propagtion of Mauremys mutica 文稿版次选择 2017 - 06 - 30 发布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7 - 07 - 30 实施 发 布 DB34/T 2900—2017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提出。 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南陵县渔业渔政管理中心、淮北市杜集区畜 牧水产推广中心、怀宁县农业委员会、南陵县特种水产养殖场。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程云生、曹全民、陈振武、蒋业林、程诚、夏国钧、任青松、马仁胜、王芬、 徐剑、彭振华。 I DB34/T 2900—2017 黄喉拟水龟人工繁殖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黄喉拟水龟(Mauremys mutica Cantor)繁育的环境条件、繁殖设施、亲龟培育、繁 殖、稚幼龟培育、病害防控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黄喉拟水龟养殖企业的繁育场,家庭庭院类小型繁育场。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3078 饲料卫生标准 GB/T 22213 水产养殖术语 NY 5051 无公害食品 淡水养殖用水水质 NY 5071 无公害食品 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NY 5072 无公害食品 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NY/T 5361 无公害农产品 淡水养殖产地环境条件 3 术语和定义 GB/T 22213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本文件。 3.1 亲龟 parent M . mutica 选作人工繁殖用的雌雄龟,雌龟体重≥400 g,雄龟≥300 g。 3.2 幼龟 juvenile M . mutica 体重介于 25 g~200 g 的龟。 3.3 稚龟 infant M . mutica 从龟卵中孵出至体重≤25 g 的龟。 4 4.1 环境条件 环境 1 DB34/T 2900—2017 阳光充足,避风向阳,环境安静,水源充沛、无污染,应符合 NY/T 5361 的要求。 4.2 养殖用水 应符合 NY 5051 的要求。 5 繁育设施 5.1 亲龟池 2 ——室外土池:长方形,泥沙底;面积 200 m ,池深 0.8 m,蓄水深度 0.5 m;由深水区、浅水 区和陆地依次构成,浅水区设 25°斜坡连接产卵场;设进水口、排水口和溢水口;水面覆盖 1/3 凤眼莲。 2 2 ——室内水泥池:长方形,长宽比 2:1,面积 2 m ~4 m ,池深 0.3 m~0.5 m,水深 0.10 m~ 0.3 m,排水口低于池底 3 cm~5 cm。池底坡度 25°;排、灌系统配套,池内光照充足、空 气流通。 5.2 饲料台 木板、水泥板或其他硬质材料制作,长 0.5 m,宽度 0.3 m;台距离池边 0.2 m,与水面成 25° 2 倾斜,入水 0.3 m;每 20 m 设 1 个。 5.3 产卵场 设于亲龟池浅水端陆地上,高出水面 0.8 m;宽>0.2 m,长度依场形及龟数量确定;面积占全池 的 15%,铺 0.2 m 厚河沙。沙池内种遮荫植物,搭防雨设施。 5.4 孵化装备 5.4.1 孵化房 2 2 面积 8 m ~30 m ,向阳、通风,装备空调,可控温 28℃~30℃ 、控湿度 80%~85%。 5.4.2 孵化箱 有木箱、硬质塑料箱、泡沫箱 3 类。 规格:长 0.5 m~0.7 m、宽 0.3 m~0.5 m、高 0.15 m~0.3 m。 5.4.3 孵化介质 膨胀蛭石,湿度 30%~35%;或泥土河沙 3:2 混合物,沙粒φ0.6 mm~0.8 mm,湿度 3%~5%。 6 亲龟培育 6.1 6.1.1 亲龟选择 种质 隶属脊索动物门(Chordata)、脊椎动物亚门(Subphylum)、爬行纲(Reptilia)、龟鳖目(Chelonia)、 淡水龟科(Testudinidae)、拟水龟属(Mauremys mutica)、黄喉拟水龟(Mauremys mutica Cantor)。 2 DB34/T 2900—2017 6.1.2 亲龟来源 选自然水域捕获的野生龟或省级以上良种场人工选育的饲养龟。 6.1.3 龟龄 雌、雄亲龟均>5 冬龄,6~10 冬龄为主。龟龄测定据龟背甲盾片上同心环纹的多少推算。 6.1.4 雌雄鉴别 雌龟背甲宽短,腹甲扁平,尾短小;雄龟背甲长,腹甲中央凹陷,尾较长,泄殖孔离腹甲后缘较远。 6.1.5 体质要求 身体饱满,无伤、无病,龟板、皮肤有光泽,头、颈伸转自如,爬行四肢有力。 6.2 亲龟放养 6.2.1 养殖池消毒 ——水泥池:用 20 mg /L 的高锰酸钾或 20 mg /L 的漂白粉全池浸泡,4 h 后排去,注入新水备 用。 ——土池:用 200 mg /L 的生石灰全池泼洒,10 d 后检查,池水毒性消失后即可放养。 6.2.2 放养时间 避开冬眠期(11 月至翌年 4 月)和产卵期(每年的 6~8 月),5 月初或 9~10 月择机放养。 6.2.3 亲龟消毒 放养前用 3%的食盐或 15 mg /L 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浴 3 min~5 min。 6.2.4 雌雄性比 按 2:1 或 3:1 比例搭配。 6.2.5 放养密度 2 按≤6 只/m 放养。 6.3 饲养 6.3.1 饲料种类 ——动物饲料:鱼、虾、贝、螺、蚌、蚯蚓、黄粉虫、蚕蛹、蝇蛆及动物内脏和下脚料等。 ——植物饲料:青菜、瓜、果类等。 ——配合饲料:如,统一石金钱龟配合饲料 4# 等。质量应符合 NY 5072 的要求。 6.3.2 饲料卫生 饲料新鲜、无污染、无腐败变质,参照 GB 13078 标准执行。 6.3.3 投喂 ——定时:夏、秋季,每天 7:00~8:00,或 17:00~19:00 投喂 1 次;春末、冬初,每 2 d 3 DB34/T 2900—2017 投喂 1 次,12:00~15:00 投喂。 ——定位:将配合饲料加水搅成团块,或将块状肉类切成适口大小,投喂在饲料台上。 ——定量:动物饲料投饲率为 3%~4%,配合饲料(干重) 投饲率为 1%~2%;2 h 内吃完为宜。 ——定质:动物饲料保证新鲜、无变质;配合饲料现配现喂,适量添加骨粉、龟用多维等。 6.4 日常管理 6.4.1 巡查 每天早晚、投喂前后巡查龟池;观察亲龟活动、摄食、交配、发病情况;做好防逃、防盗、防病、 防敌害工作,记好养殖日志。 6.4.2 水质管理 保持水位稳定;1/4 池水面种植凤眼莲;每次换去池水的 1/5 ,先排旧水,后加新水;换水温差 ≤3℃。 7 繁殖 7.1 自然产卵 7.1.1 产卵前准备 4 月底,清理产卵场,翻松、整平沙池。 7.1.2 交配与产卵 5 月和 8~9 月交配;6~8 月份产卵,分 1~3 批产出,每批 6~9 枚。 7.2 采卵 产卵期早晨查找卵窝,作好标记,16:00 后采卵;每 3 d 产卵场全面挖沙,查找遗漏卵窝。 7.3 人工孵化 7.3.1 设施消毒 孵化前,孵化房用 0.5 mg /L 的强氯精或 20 mg /L 的二氧化氯喷洒消毒;采卵前,孵化箱、孵 化沙放太阳下曝晒 3 d 备用。 7.3.2 受精卵鉴别 受精卵产出 1 d 后,中部出现清晰的白点,7 d 内形成一圈色泽匀称的乳白色环带。 7.3.3 集卵放置 孵化箱底铺 5 cm 蛭石粉;卵动物极向上、植物极向下,间隔 2 cm 摆放;每层间隔 3 cm 蛭石粉, ≤5 层。箱体标注采卵日期、数量,置孵化房中孵化。 7.3.4 常温孵化 龟卵置 20℃~32℃的孵化房内孵化。 4 DB34/T 2900—2017 7.3.5 恒温孵化 自动控温箱内孵化,温度 28℃~30℃。 7.3.6 孵化管理 每天检查,控温、保湿;中午打开温室 10 min~20 min,让空气对流;约 20 d 时,全面清理孵 化箱,剔除废卵;防范鼠、蛇、蚂蚁等危害。 8 稚幼龟培育 8.1 孵出时间 气温 28~32℃时,孵化时间 58 d~65 d。 8.2 稚龟处理 稚龟出壳,将肚脐收好的稚龟放入盆内水中;未收好的,每天消毒后放入有湿毛巾的盆中;消毒采 用 5%聚维酮碘液 30 ml/L 浸泡 5 min。 8.3 稚龟暂养 先将稚龟放入水深 2 cm~4 cm 光滑小塑料盆内,置温室中暂养;5~7 d 后转入稚龟养殖池饲养。 用碎鱼肉、水蚯蚓、青虾肉、黄粉虫等投喂。 8.4 稚幼龟饲养 8.4.1 稚龟池消毒 3 用 20 g/m 高锰酸钾溶液浸浴消毒 30 min。 8.4.2 放养密度 2 2 2 出壳后,按 50 只/m ~60 只/m 放养;1 月后按 20 只/m 放养。 8.4.3 饲料及投喂 饲料以碎猪肝或碎瘦肉、碎牛肉、小鱼虾浆等为主,辅添加维生素、矿物质等;或投喂蛋白含量 40% 龟类 0# 配合饲料,每天投喂 1 次,每只 2 粒为宜。 稚龟出壳 3 d 后始投喂,每次投喂前进行清洗,投喂 1 h 后再次清洗干净换上新鲜水;分清晨及 傍晚 2 次投喂。 9 病害防控 9.1 病害预防 保持水质良好;饲料中适量添加龟用维生素、骨粉;高温季节,每月投喂抗菌素药饵,3 d 为一疗 程。 养殖池每 30 d 用 20 mg/L 高锰酸钾浸泡消毒,饲料台每 15 d 用 0.5 mg/L 强氯精水溶液浸洗, 工器具每 15 d 用 20 mg/L 二氧化氧溶液浸泡。 5 DB34/T 2900—2017 9.2 药物使用 疾病防治药物须严格执行 NY 5071 的要求。 9.3 病害防治 见附录A。 6 DB34/T 2900—2017 A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黄喉拟水龟常见病害防治 表A.1 疾病名称 病因 症状 长期超量投喂变质的肉 营养性疾病 黄喉拟水龟常见病害防治 类等饲料,导致体代谢 失调。 病龟迟缓,常浮于水面,离群, 注意饲料卫生,不投喂变质饲料,投饲量 食欲低下。病重时腹部臭味, 以投喂后 1 h
DB34-T 2900-2017 黄喉拟水龟人工繁殖技术规程 安徽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2 04:53:01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