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全文最新的团体标准 提供单次或批量下载
ICS 67.080.20 X 26 DB33 浙 江 省 地 方 标 准 DB33/T 2197—2019 榨菜生产技术规范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cultivation of tuber mustard 2019 - 03 - 26 发布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19 - 04 - 26 实施 发 布 DB33/T 2197—2019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浙江省农业农村厅提出。 本标准由浙江省种植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大学、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余姚市农业技术 推广服务总站、温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绍兴市上虞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桐乡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孟秋峰、汪炳良、胡美华、郑华章、王毓洪、黄芸萍、黄新灿、王晓艳、沈学 根、任锡亮、曹亮亮、叶红霞、王洁、柴伟纲。 I DB33/T 2197—2019 榨菜生产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榨菜生产的产地环境、品种选择、播种育苗、定植、大田管理、病虫草害防治、采收、 档案管理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榨菜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 525 有机肥料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NY/T 5010 无公害农产品 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3 产地环境 符合NY/T 5010的规定。 4 品种选择 选择适应性广、耐肥性好、抗逆性强、抽苔迟、空心率低、丰产性好的品种。春榨菜品种如甬榨2 号、余姚缩头种等;冬榨菜品种如冬榨1号、瑞安香螺种等。 5 播种育苗 5.1 苗地选择 选择肥沃疏松、保水保肥力强、排灌方便,且远离其他十字花科作物田块。 5.2 苗床准备 苗床面积按秧本比1:(8~10)准备。播种前床土应浇透水。播种前10 天~15 天深翻苗地,施足基 肥,肥料使用应符合 NY 525的要求,每亩(667 平方米)施商品有机肥200 千克~300 千克、过磷酸钙 15 千克~20 千克。苗床宽1.2 米~1.5 米(连沟),整平整细,深沟高畦,畦面成龟背形。 5.3 床土处理 1 DB33/T 2197—2019 播种前每亩(667 平方米)用3%辛硫磷颗粒剂4 千克~8.3 千克撒施畦面,防治地下害虫,农药使 用应符合NY/T 1276的要求。 5.4 播种 春榨菜播种期以9月底10月初为宜,冬榨菜于9月10日前后播种。每亩(667 平方米)苗床播种量0.4 千克~0.5 千克。选择阴天或晴天下午播种,播后轻轻拍实畦面,用0.4 厘米~0.6 厘米厚的细土覆盖, 再在畦面上覆盖遮阳网或其他遮荫物。 5.5 苗期管理 5.5.1 水分管理 出苗前保持床土湿润,视苗床墒情浇水保持床土湿润。定植前1 天苗地浇透水。 5.5.2 肥料管理 每次间苗后浇施薄肥,每次每亩(667 平方米)施用尿素1 千克~1.5 千克,兑水浇施,浓度为0.2 %~ 0.3 %。定植前3 天浇施起身肥,每亩(667 平方米)施用尿素2 千克,浓度为0.2 %~0.3 %。 5.5.3 覆盖物管理 出苗后及时揭去遮阳网等覆盖物。 5.5.4 间苗 幼苗2 片真叶后开始间苗,每隔7 天间苗1 次,一般间苗2 次~3 次,去除劣、杂、病株。 5.5.5 病虫害管理 搭建拱棚,全程覆盖防虫网,并在棚内悬挂黄色粘板。 5.6 壮苗标准 春榨菜苗龄35 天~40 天,幼苗具4 片~5 片真叶;冬榨菜苗龄25 天~30 天,幼苗具3 片~5 片真叶。 株形紧凑,根系发达、根茎粗壮,叶片厚实,无病虫害、机械损伤。 6 定植前准备 6.1 田块准备 宜选择前茬非十字花科作物,土地平整、耕作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通透性好、地下水位低、保 水保肥及排灌条件良好的田块。 6.2 整地施基肥 春榨菜定植前10 天~15 天清洁田园,结合深翻土壤每亩(667 平方米)施商品有机肥200 千克~300 千克。缺硼明显地区每亩(667 平方米)加施1 千克~2 千克硼砂。定植前3 天,畦面上撒施N、P、K含 量分别为15%的三元复合肥30 千克~40 千克,再进行整地,畦宽1.5 米~1.8 米(连沟),沟宽25 厘米~ 30 厘米,深25 厘米,畦面成龟背形。 7 定植 2 DB33/T 2197—2019 7.1 定植期 春榨菜宜于11 月上中旬定植。冬榨菜定植以10 月上旬为宜。 7.2 定植密度 春榨菜旱地行距20 厘米~25 厘米,株距12 厘米~14 厘米,每亩种植1 7000 株~20 000 株;稻田行 距25 厘米~30 厘米,株距15 厘米~18 厘米,每亩种植1 1000 株~1 3000 株。冬榨菜定植可与晚稻套种, 晚稻定植时已预留好榨菜定植田,栽培3 行稻、行距20 厘米,预留2 行榨菜定植田,行距60 厘米。 8 田间管理 8.1 水分管理 及时浇定根水,移栽后成活前若遇干旱,及时灌水。生长期间若雨水较多时,应及时清沟排水。 8.2 追肥 8.2.1 春榨菜追肥 春榨菜缓苗后进行第一次追肥,每亩(667 平方米)用尿素4 千克~5 千克条施。瘤茎膨大初期进 行第二次追肥,每亩(667 平方米)用N、P、K含量分别为15%的三元复合肥25 千克~30 千克行间条施 或浇施。瘤茎膨大盛期进行第三次追肥,每亩(667 平方米)用尿素25 千克加硫酸钾12.5 千克条施, 忌撒施。间隔一星期后,视田间长势适量追施促平衡。同时,可用0.3 %磷酸二氢钾等进行叶面追肥1 次~ 2 次。 8.2.2 冬榨菜追肥 晚稻套种的冬榨菜第一次追肥在10 月中旬,每亩(667 平方米)用硫酸钾型N、P、K含量分别为15% 的复合肥15 千克,硼砂1 千克~1.5 千克撒施。11月中旬,每亩(667 平方米)用尿素10 千克撒施。12 月中旬,每亩(667 平方米)用尿素10 千克撒施。 9 病虫害防治 9.1 防治原则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为基础,根据病虫发生情况,综合运用物理 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手段,按经济、有效、安全的原则控制病虫害。 9.2 主要病虫害 病害主要有病毒病、白锈病、黑斑病等;虫害主要有蚜虫、小菜蛾等。 9.3 防治方法 9.3.1 农业防治 与非十字花科作物轮作,选用抗病品种,人工除草,培育壮苗,深沟高畦、及时排水、科学施肥等。 9.3.2 物理防治 3 DB33/T 2197—2019 苗期宜用黄板诱蚜,每亩(667 平方米)菜地可放置大型板(0.40 米×0.25 米)20 块~30 块,中 型板(0.250 米×0.135 米)30 块,黄板的悬挂高度应保持与植株生长点略高水平为宜(10 厘米~20 厘 米)。 9.3.3 化学防治 农药使用按GB/T 8321(所有部分)和NY/T 1276的规定执行。选用经农业推广部门试验后推荐的高 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避免长期使用单一农药;优先使用植物源农药、矿物源农药及生物源农药。 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方法参见附录A。 9.4 杂草防除 宜采用人工除草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 10 采收 春榨菜宜于4 月初榨菜叶片由绿转黄、瘤茎充分膨大时及时采收。收获时剔除污泥,削去根、叶、 苔心。冬榨菜宜于1 月中旬~2 月底采收。 11 生产档案 做好投入品使用等记录,档案保存时间不应少于二 年。 12 技术模式图 榨菜标准化生产技术模式图参见附录B。 4 DB33/T 2197—2019 A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方法 榨菜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方法见表A.1。 表A.1 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方法 防治对象 黑斑病 白锈病 病毒病 软腐病 蚜虫 小菜蛾 地老虎等地下害虫 通用名及剂型 施用制剂量 施用方法 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 35 克/亩~50 克/亩 发生初期喷雾 430 克/升戊唑醇悬浮剂 83 毫升/亩~100 毫升/亩 发生初期喷雾 70% 丙森锌可湿性粉剂 150 克/亩~214 克/亩 发生初期喷雾 687.5 克/升氟菌•霜霉威悬浮剂 60 毫升/亩~75 毫升/亩 发生初期喷雾 8%宁南霉素水剂 75 克/亩~100 克/亩 发生初期喷雾 20%吗胍•乙酸铜可湿性粉剂 160 克/亩~250 克/亩 发生初期喷雾 20%噻菌铜悬浮剂 75 克/亩~100 克/亩 发生初期喷雾 100 亿芽孢/克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 50 克/亩~60 克/亩 发生初期喷雾 2%春雷霉素水剂 100 克/亩~150 克/亩 发生初期喷雾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10 克/亩~20 克/亩 发生初期喷雾 15%啶虫脒乳油 5 克/亩~7 克/亩 发生初期喷雾 1%苦参碱水剂 50 克/亩~120 克/亩 发生初期喷雾 5%氯虫苯甲酰胺乳油 30 克/亩~55 克/亩 发生初期喷雾 30%茚虫威水分散粒剂 5 克/亩~9 克/亩 发生初期喷雾 8 000 IU/毫克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 100 克/亩~150 克/亩 发生初期喷雾 3%辛硫磷颗粒剂 4 000 克/亩~8 333 克/亩 撒施 5 DB33/T 2197—2019 BB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榨菜标准化生产技术模式图 目标产量与群体结构 目标 产量 方式 9 月下旬~10 月上旬 11 月上中旬 2 月上旬~3 月下旬 4 月上旬 冬榨菜 9 月上旬 10 月上旬 11 月下旬~1 月中旬 1 月中旬~2 月下旬 定植期 瘤茎膨大期 采收期 春榨菜露地栽培 3 500 千克/亩~4 500 千克/亩;冬榨菜露地栽培 1 200 千 克~2 000 千克/亩。 旱地每亩种植 17 000 株~20 000 株; 栽植 春榨菜 稻田每亩种植 11 000 株~13 000 株。 冬 播种育苗期 物 候 期 榨菜定植可与晚稻套种,栽培 3 行稻、行 距 20 厘米,预留 2 行榨菜定植田,行距 60 厘米。 主 育苗选择肥沃疏松、保水保肥力强、 要 排灌方便,且前茬为非十字花科作物田 生 地块 块。定植选择前茬非十字花科作物,土地 产 选择 平整、耕作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通透 操 性好、地下水位低

pdf文档 DB33-T 2197-2019 榨菜生产技术规范 浙江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3-T 2197-2019 榨菜生产技术规范 浙江省 第 1 页 DB33-T 2197-2019 榨菜生产技术规范 浙江省 第 2 页 DB33-T 2197-2019 榨菜生产技术规范 浙江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1 05:01:05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