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210290629.9
(22)申请日 2022.03.23
(71)申请人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地址 100033 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21号
(72)发明人 李贝 刘光海 程新洲 薛永备
肖天 李一 王波 李萌 朱小萌
郑雨婷 许国平 袁灿
(74)专利代理 机构 北京中博世 达专利商标代理
有限公司 1 1274
专利代理师 申健
(51)Int.Cl.
G06Q 10/04(2012.01)
G06Q 50/30(2012.01)
G06N 3/04(2006.01)
G06N 3/08(2006.01)G06V 20/52(2022.01)
G06V 40/10(2022.01)
G06V 40/16(2022.01)
G06K 9/62(2022.01)
(54)发明名称
一种乘车规划方法、 装置及存 储介质
(57)摘要
本申请提供一种乘车规划方法、 装置及存储
介质, 涉及通信技术领域, 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
车厢负荷相差较大, 负荷较大的车厢内乘客的舒
适度低, 乘客出行体验感低的问题。 该方法包括:
获取与目标终端的位置信息对应的规划参数信
息。 响应于用于表示目标 终端位于目标列车的候
车区的位置信息, 可以根据第一运行信息和第一
乘车信息, 确定并输出目标列车的第一车厢负荷
信息。 响应于用于表示目标 终端位于目标列车的
车厢内的位置信息, 可以根据用户信息、 第二运
行信息和第二乘车信息, 确定并输出目标列车的
第二车厢 负荷信息。 本申请可以实现对候车时和
乘车时的乘车规划, 提高了乘客的出 行体验感。
权利要求书6页 说明书20页 附图10页
CN 114638422 A
2022.06.17
CN 114638422 A
1.一种乘车规划方法, 其特 征在于, 包括:
获取与目标终端的位置信 息对应的规划参数信 息; 响应于用于表示所述目标终端位于
目标列车 的候车区的位置信息, 所述规划 参数信息包括: 所述 目标列车在当前班次与候车
车站对应的第一运行信息和与所述候车车站对应的第一乘车信息; 响应于用于表示所述目
标终端位于所述目标列车 的车厢内的位置信息, 所述规划 参数信息包括: 所述目标终端的
用户信息、 所述目标列车在所述当前班次与全部经过车站中的每个车站对应的第二运行信
息和与所述每 个车站对应的第二乘车信息;
响应于用于表示所述目标终端位于所述目标列 车的候车区的位置信 息, 根据所述第一
运行信息和所述第一乘车信息, 确定并输出所述 目标列车 的第一车厢负荷信息; 所述第一
车厢负荷信息用于进行 所述目标列车的候车区的乘车规划;
响应于用于表示所述目标终端位于所述目标列 车的车厢内的位置信 息, 根据所述用户
信息、 所述第二运行信息和所述第二乘车信息, 确定并输出所述 目标列车 的第二车厢负荷
信息; 所述第二车厢负荷信息用于进行 所述目标列车的车厢内的乘车规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车规划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 一车厢负荷信 息包括所述
目标列车 的每个车厢在所述候车车站的发车时刻的车厢人数; 所述第一运行信息包括: 所
述目标列车在所述候车车站的发车时刻; 所述第一乘车信息包括: 所述每个车厢在所述候
车车站的到站 时刻的车厢人数、 所述每个车厢在所述候车车站的下车人数、 当前时刻在所
述候车车站的所述每个车厢的候车人数、 所述每个车厢在所述候车车站的历史候车人数和
所述目标列车的每 个车厢在所述 候车车站的历史上 车人数;
所述响应于用于表示所述目标终端位于所述目标列车的候车区的位置信 息, 根据所述
第一运行信息和所述第一乘车信息, 确定所述目标列车的第一车厢负荷信息, 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列车在所述候车车站的发车时刻、 所述当前时刻在所述候车车站的所述
每个车厢的候车人数、 所述每个车厢在所述候车车站的历史候车人数、 所述每个车厢在所
述候车车站的历史上 车人数和预设算法, 确定所述每 个车厢在所述 候车车站的上 车人数;
确定所述每个车厢在所述候车车站的上车人数与所述每个车厢在所述候车车站的到
站时刻的车厢人数的和值, 并将所述和值与所述每个车厢在所述候车车站的下车人数的差
值, 确定为所述每 个车厢在所述 候车车站的发车时刻的车厢人 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乘车规划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 一车厢负荷还包括所述每
个车厢在所述候车车站的发车时刻的车厢负荷状态; 所述第一运行信息还包括: 所述每个
车厢的车厢面积; 所述乘车规划方法还 包括:
根据第一车厢的车厢面积、 预设的舒适感知面积和预设的环境调整系数, 确定所述第
一车厢的车厢临界人 数; 所述第一车厢为所述每 个车厢中的任意 一个车厢;
响应于所述第 一车厢在所述候车车站的发车时刻的车厢 人数小于所述车厢临界人数,
确定所述第一车厢的车厢负荷状态为 舒适状态;
响应于所述第一车厢在所述候车车站的发车时刻的车厢人数大于或等于所述车厢临
界人数, 确定所述第一车厢的车厢负荷状态为拥挤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乘车规划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 所述第一车厢的车厢面
积、 所述舒适感知面积和所述环境调整系数, 确定所述第一车厢的车厢临界人 数, 包括:
根据所述舒适感知面积和所述环境调整系数, 计算所述人均舒适面积; 所述舒适感知权 利 要 求 书 1/6 页
2
CN 114638422 A
2面积、 所述环境调整系数和所述人均舒 适面积满足以下公式:
Te=Ts×β;
其中, Te为所述人均舒 适面积; Ts为所述 舒适感知面积; β 为所述环境调整系数;
根据所述人均舒适面积和所述第 一车厢的车厢面积, 计算所述第 一车厢的车厢临界人
数; 所述人均舒适面积、 所述第一车厢的车厢面积和所述第一车厢的车厢 临界人数满足以
下公式:
Mn=S÷Te;
其中, Mn为所述第一车厢的车厢临界人 数; S为所述第一车厢的车厢面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车规划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出所述目标列 车的第一车
厢负荷信息, 包括:
向第一输出设备发送所述第 一车厢负荷信 息; 所述第 一输出设备包括所述目标终端和
所述候车车站的输出设备中的至少一个。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乘车规划方法, 其特 征在于, 还 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车厢负荷信息, 确定所述目标终端对应的待转移车厢, 并向所述第一输
出设备发送所述待转移车厢的信息 。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车规划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 二车厢负荷信 息包括所述
目标列车的每 个车站在下一经 过车站的发车时刻的车厢人 数;
所述响应于用于表示所述目标终端位于所述目标列车的车厢内的位置信 息, 根据所述
用户信息、 所述第二运行信息和所述第二乘车信息, 确定所述 目标列车 的第二车厢负荷信
息, 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运行信 息和所述第 二乘车信 息, 得到与预先训练得到的反向传播BP神经
网络模型对应的预测数据;
根据所述用户信息、 所述预测数据和所述BP神经网络模型, 对所述每个车厢在所述下
一经过车站的发车时刻的车厢人 数进行预测, 得到所述目标终端对应的预测结果;
基于证据融合理论对所述预测结果进行修正, 将修正后的预测结果确定为所述每个车
厢在所述下一经 过车站的发车时刻的车厢人 数。
8.根据权利要求7 所述的乘车规划方法, 其特 征在于, 还 包括:
获取用于训练所述BP神经网络模型的训练数据; 所述训练数据包括: 多个终端对应的
用户信息、 所述目标列车在历史班次的第三 运行信息和第三乘车信息;
根据所述训练数据和BP算法, 训练得到所述BP神经网络模型。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乘车规划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测数据包括: 所述每个车
厢在当前时刻在所述下一经过车站的候车人数; 所述第二运行信息包括: 所述目标列车在
所述下一经过车站的发车时刻; 所述第二乘车信息包括: 所述每个车厢在所述当前时刻在
所述下一经过车站的候车人数、 所述每个车厢在所述下一经过车站的历史候车人数和所述
每个车厢在所述下一经 过车站的历史上 车人数;
所述根据所述第 二运行信 息和所述第 二乘车信 息, 得到与预先训练得到的反向传播BP
神经网络模型对应的预测数据, 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列车在所述下一经过车站的发车时刻、 所述每个车厢在所述当前时刻在
所述下一经过车站的候车人数、 所述每个车厢在所述下一经过车站的历史候车人数、 所述权 利 要 求 书 2/6 页
3
CN 114638422 A
3
专利 一种乘车规划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3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3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12:00:17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