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03.100 A 01 DB5308 普 洱 市 地 方 标 准 DB5308/ T 31—2016 绿色工业企业评价准则 2016-04-29 发布 2016-06-30 实施 普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5308/T 31-2016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普洱市人民政府提出。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普洱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云南省标准化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朱新建、苏昆、刘惠云、李宝珠、杨立昊、李家琦。 I DB5308/T 31-2016 绿色工业企业评价准则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绿色工业企业的评价指标体系、等级划分、指标解释与数据来源。 本标准适用于普洱市绿色工业企业评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589 综合能耗计算通则 GB 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 12348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 16297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 18484 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 GB 18597 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GB 18598 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 GB 18599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 GBZ 2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HJ 2025 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技术规范 DB53/T 168 用水定额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绿色工业企业 按照普洱市绿色经济建设要求,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达标排放,促进循环经济,实施清洁生产,采 取节能降耗、环境保护措施,以较少的资源消耗、较少的废物排放、较小的环境代价换取最大的环境、 社会、经济效益的工业企业。 4 评价指标体系 4.1 基本要求 开展绿色工业企业评估的企业应满足表1的要求,如有其中任意一项不符合要求,则取消绿色工业 企业评估资格。具体评估否决项见表1。 DB5308/T 31-2016 表1 评估否决项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评价指标要求 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环境法律、法规,污染物排放达到国家和地方 环境法律法规标准执行情况 否决项 排放标准、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证管理要求,无环境违法行为。 产业政策执行情况 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产业政策。 环保安全隐患整改情况 发现隐患及时整改。 环境污染事故发生情况 3 年内无环境污染事故发生。 不应使用国家、地方政府明令限期淘汰、禁止的材料以及国际议定 禁用原辅料执行情况 书规定淘汰的材料。 淘汰落后设备、生产工艺执行情况 不应使用国家和地方明令淘汰或禁止的落后工艺和设备。 产品质量 不发生产品质量事故。 4.2 具体要求 绿色工业企业评估由基础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指标加分项构成,总分值为120分。基础评价指标体 系见表2,分别从企业管理、经营能力、能源消耗、污染物排放、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等方面提出 评价指标体,分值100分。评价指标加分项见表3,分值20分。 表2 基础评价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权重值 二级指标 环境管理制度及执行情况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制度及运行 情况 节能减排管理制度及执行情况 分值 评价指标体系 2 环境管理制度文件齐全,并有效运行。 2 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制度,并有效运行 2 建立节能减排管理制度,并有效执行 建有相关管理制度,台账记录、转移联单齐全;危险 废物管理符合《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危险化 企业管理 12 危险废物管理 2 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废弃危险化学品污染环境防治 办法》相关法律法规以及 GB 18484、GB 18597、GB 18598、HJ 2025-2012 的要求。 经营能力 8 2 技术创新 2 营业利润率 4 近 3 年平均企业营业利润率>6% 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 4 近 3 年企业平均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3% 9 ≤2.5 12 ≤1.5 15 ≤1.0 6 工业用水定额不高于 DB53/T 168 的规定。 8 工业用水定额较 DB53/T 168 的规定降低 5%以上。 10 工业用水定额较 DB53/T 168 的规定降低 10%以上。 工 业 单 位 增 加 值 综 合 能 耗 (*) (吨标准煤/万元) 资源消耗 25 工业用水定额(*) 污染物排 放 35 按环保部门要求进行企业环境监测,并公开主要污染 环境监测及环境信息公开 作业环境有害因素的职业接触 限值 5 物监测信息。 近 3 年来用于绿色技术购置、升级和研究开发费的投 入占企业销售收入的 3%以上。 符合 GBZ2 的要求,作业环境有职业保护。 DB5308/T 31-2016 表 2(续) 一级指标 权重值 二级指标 分值 评价指标体系 国家、行业、地方对特定行业有相关排放标准的,大 气污染物排放指标不高于特定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国 4 家、行业、地方标准规定的污染物排放限值;国家、 行业、地方对特定行业无排放标准的,大气污染物排 放指标不高于 GB16297 二级标准限值。 国家、行业、地方对特定行业有相关排放标准的,大 气污染物排放指标较特定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国家、 大气污染物排放(*) 7 行业、地方标准规定的污染物排放限值降低 10%以 上;国家、行业、地方对特定行业无排放标准的,大 气污染物排放指标不高于 GBGB 16297 一级标准限值。 国家、行业、地方对特定行业有相关排放标准的,大 气污染物排放指标较特定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国家、 10 行业、地方标准规定的污染物排放限值降低 15%以 上;国家、行业、地方对特定行业无排放标准的,大 气污染物排放指标较 GB 16297 一级标准限值降低 10%以上。 国家、行业、地方对特定行业有相关排放标准的,水 污染物排放指标不高于特定行业水污染排放国家、行 4 业、地方标准规定的标准限值。国家、行业、地方对 特定行业无排放标准的,水污染物排放指标不高于 GB8978 二级标准限值。 国家、行业、地方对特定行业有相关排放标准的,水 污染物排放指标较特定行业水污染排放国家、行业、 地方标准规定的标准限值降低 10%以上;国家、行业、 地方对特定行业无排放标准的,水污染物排放指标不 水污染排放(*) 7 高于 GBGB 8978 一级标准限值。 国家、行业、地方对特定行业有相关排放标准的,水 污染物排放指标较特定行业水污染排放国家、行业、 地方标准规定的标准限值降低 15%以上;国家、行业、 地方对特定行业无排放标准的,水污染物排放指标较 GB 8978 一级标准限值降低 10%以上。 国家、行业、地方对特定行业有相关排放标准的,水 污染物排放指标较特定行业水污染排放国家、行业、 10 地方标准规定的标准限值降低 15%以上;国家、行业、 地方对特定行业无排放标准的,水污染物排放指标较 GB 18484、GB 18597、GB 18598、GB 18599 的规定。 对固体废弃物进行分类处理,可回收的应回收处置, 固体废弃物处置 5 不可回收的应交相关单位处理、处置,不应外排。对 固体废弃物的处置应符合 GB 18484、GB 18597、GB 18598、GB 18599 的规定。 厂界噪声污染程度(昼间/夜间) 5 符合 GB12348 的要求。 3 DB5308/T 31-2016 表 2(续) 一级指标 权重值 资源综合 二级指标 分值 评价指标体系 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 2 ≥50% 率(*) 3 ≥60% 5 ≥80% 2 ≥80% 3 ≥90% 5 ≥95% 10 利用 生产用水循环利用率(*) 包装 4 采用可再生或可回收再利用原 绿色产品 10 辅材料 产品一次交验合格率(*) 产品包装材料可循环再生利用或可降解。 3 ≥85% 1 ≥80% 2 ≥90% 3 100% 注:标*号指标其评分不可累加。 表3 评价指标加分项 一级指标 权重值 加分项 二级指标 分值 评价指标要求 环境管理体系 2 通过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职业健康管理体系 1 通过职业健康管理体系认证。 信息技术 2 产业导向 2 20 通过清洁生产审核(*) 企业技术中心 能源管理体系 实现企业生产过程自动化,管理决策职能化,市场营销的电子 化。 为《普洱市建设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发展规划》支持发展 产业。 3 根据清洁生产相关标准评估,其清洁生产水平划分为三级。 5 根据清洁生产相关标准评估,其清洁生产水平划分为二级。 6 根据清洁生产相关标准评估,其清洁生产水平划分为一级。 3 通过市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 4 通过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 5 通过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 2 通过能源管理体系认证。 注:标*号指标其评分不可累加。 5 等级划分 根据工业企业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提供安全、健康、环保、节能的产品等方面取得的效果,将 绿色工业企业划分为3个级别: a) 一级,基本分评估值≥95;或基本分评估值≥90,总评估值≥100; b) 二级,评估值≥85 且<95;或基本分评估值≥80 且<90,总评估值≥90; c) 三级,评估值≥75 且<85;或基本分评估值≥70 且<80,总评估值≥85。 6 指标解释与数据来源 DB5308/T 31-2016 6.1 营业利润率 营业利润率是指企业的营业利润与营业收入的比率。 e p 100% ...................................... (1) I 式中: e——营业利润率; P——营业利润,单位为万元; I——全部业务收入,单位为万元。 6.2 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 主营业收入增长率是指企业本年主营业收入总额同上年主营业收入总额差值的比率。 R I 2 I1 100% .................................... (2) I1 式中: R——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 I1——上年主营业务收入,单位为万元; I2——本年主营业务收入,单位为万元。 6.3 工业单位增加值综合能耗 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 综合能耗是指企业在统计期内实际消耗的各种能源实物量,按规定的计算
DB5308-T 31-2016 绿色工业企业评价准则 普洱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3 04:19:54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