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薯茎叶青贮技术规程》地方标准 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1.任务来源 为进一步规范木薯茎叶青贮饲料的制作要求、质量评定及利 用方法,实现木薯茎叶青贮技术的科学化和标准化,更好地为云 南境内从事木薯茎叶青贮饲料制作与利用提供标准技术支撑,根 据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下达的 2019 年度云南省标准化研究项 目“云南高原特色作物-木薯综合利用技术研究及标准化体系构 建”(2019BZHXM110)项目的考核指标要求,由云南省农业科学 院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负责组织本地方标准的起草编制 工作。 2.起草单位 起草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 保山市质量技术监督综合检测中心 保山全心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3. 主要起草人 姓 名 性别 职务/职称 刘倩 女 副研究员 张林辉 男 主任/研究员 工作单位 云南省农科院热带亚热 带经济作物研究所 云南省农科院热带亚热 带经济作物研究所 任务分工 主要起草人 主要起草人 1 李月仙 女 副研究员 沈绍斌 男 助理研究员 刘光华 男 书记/研究员 梅丽宝 女 高级工程师 段春芳 女 副研究员 周迎春 女 助理研究员 赵明 男 高级工程师 严炜 男 副研究员 宋记明 男 助理研究员 姜太玲 女 助理研究员 熊贤坤 男 助理研究员 罗鑫 男 研究实习员 肖明昆 男 研究实习员 云南省农科院热带亚热 带经济作物研究所 云南省农科院热带亚热 带经济作物研究所 云南省农科院热带亚热 带经济作物研究所 保山市质量技术监督综 合检测中心 云南省农科院热带亚热 带经济作物研究所 云南省农科院热带亚热 带经济作物研究所 保山市质量技术监督综 合检测中心 云南省农科院热带亚热 带经济作物研究所 云南省农科院热带亚热 带经济作物研究所 云南省农科院热带亚热 带经济作物研究所 保山全心农业科技有限 公司 云南省农科院热带亚热 带经济作物研究所 云南省农科院热带亚热 带经济作物研究所 主要起草人 主要起草人 主要起草人 主要起草人 主要起草人 主要起草人 主要起草人 主要起草人 主要起草人 主要起草人 主要起草人 主要起草人 主要起草人 2 二、制订地方标准的必要性和意义 云南省是我国木薯种植的主要地区之一,且具有发展木薯产 业得天独厚的优势。截止目前年云南木薯种植面积达 36 万亩, 总产量 38.05 万吨,总产值 3.96 亿元。云南木薯种植地区主要 集中在红河、文山、普洱、西双版纳、德宏、保山、临沧等海拔 低于 1500 m 的低热河谷地区。木薯的综合利用价值很高,不仅 可食用、饲用,而且在工业上也有很高的应用开发价值,已成为 我国乃至世界热作产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木薯种植 及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木薯干、木薯叶、木薯渣、木薯皮 等废弃物,废弃物的随意堆放造成了木薯资源的浪费及生态环境 的污染,木薯废弃物的综合利用问题也是目前制约云南木薯产业 发展的关键问题,由于目前云南没有木薯废弃物综合利用的相关 标准,本标准的制定可以从一定程度解决木薯茎叶废弃物综合利 用困难等问题,为云南饲料加工厂及养殖场提供新的饲料加工途 径及技术。 目前,国内现行适用于云南木薯茎叶的最新标准是:NY/T 1685-2009《木薯嫩茎枝种苗快速繁殖技术规程》,NY/T356-2006 《木薯种茎》,NY/T139-1989 《饲料用木薯叶粉》。这些标准 的制定主要针对木薯种茎的扩繁、规格及木薯叶粉的生产进行了 规范,在木薯茎叶青贮技术方面未涉及到相关技术的规范,对云 南木薯综合利用的生产方面缺乏适用的、具有较强针对性的标准 指导。 3 通过该标准的实施,可进一步有效促进云南木薯废弃物的综 合利用,提高木薯的综合利用能力,促进木薯产业可持续健康发 展。 三、主要起草过程 2020 年 5 月,保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省农科院热带亚 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项目组相关人员,召开《木薯茎叶青贮技术 规程》修订方案论证会,确定修订原则、修订框架、内容和拟制 定的标准,确定省农科院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组织《木薯 茎叶青贮技术规程》编制工作。 省农科院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收集了相关行业标准 和省外标准,在对收集的标准和资料进行认真整理的基础上,主 要编制人员对需要编制的标准进一步论证和研讨,提出编制《木 薯茎叶青贮技术规程》的具体计划,编制人员根据保山木薯生产 实践和木薯废弃物加工利用技术研究内容,充分利用现有基础条 件及对木薯茎叶从原料准备、装填、压实、密封、管护、青贮时 间、质量评定及取用方法等环节青贮技术的相关试验研究及检测 数据,参考其它行业木薯相关标准的编制情况,在与相关部门和 专家就标准内容进行多次研讨。本标准制定前开展了相关标准资 料的收集查证工作,并多次召开标准策划会,旨在提高本标准的 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并指定长期从事该项技术研究的科技人员起 草文稿,经反复论证和讨论,多方征求意见,最终形成申请审查 文本。 4 本文件编写起草时征求了保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保山市质 量技术监督局、保山市农科所、保山学院、中国热科院、云南农 业大学等相关专家的建议。累计征求意见和建议 10 条,采纳了 在编制过程中各方提出的合理意见和建议 10 条。 四、制(修)订标准的原则和依据,与现行法律、法规、标 准的关系 1.制订地方标准的原则和依据 本标准按照统一、简化、协调、优化的原则制定。 2.与现行法律、法规、标准的关系 本地方标准与有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协调一致,无冲 突。 四、主要条款的说明,主要技术指标、参数、试验验证的论 述 1、本文件规定了木薯茎叶青贮饲料的制作要求、质量评定 及利用方法; 2、参照 GB/T 10004-2008 包装用塑料复合膜、袋 干法复合、 挤出复合进行青贮袋的准备; 3、参照 NY/T 3121-2017 青贮饲料包膜机 质量评价技术 规范进行包膜机的准备; 4、参照 GB 7300.601-2020 饲料添加剂 第 6 部分:非蛋白 氮 尿素确定了辅料中尿素的使用标准; 5、参照 NY/T 1444-2007 微生物饲料添加剂技术通则,确 定了微生物饲料添加剂的选择及用量; 6、参照 GB/T 6435-2014 饲料中水分的测定,进行木薯茎 5 叶靑贮饲料中水分的测定; 7、参照 GB/T 9724-2007 化学试剂 pH 值测定通则,进行木 薯茎叶靑贮饲料 pH 的测定; 8、按照 GB 13078-2017 饲料卫生标准的要求进行氰化物、 铅、镉等的限量及测定; 9、开展了不同叶片采摘量及采摘时间对木薯生长性状的影 响试验,得出了木薯植后 3 个月可以开始采摘,每次自上而下采 摘全株叶片的 1/3 及嫩枝、侧枝,每 30 天采摘一次,不仅不会 影响木薯产量,还可促进主茎粗、单株鲜茎叶重、单株鲜薯重等 性状指标提高的结论,为木薯茎叶的合理采摘青贮提供了依据。 10、木薯茎叶青贮切碎长度的控制试验 青贮的制成率与铡细长度密切相关,为找出最优的青贮料长 度,按照 2cm、1.5cm、1cm、0.5cm 进行切碎长度青贮试验,结 果表明木薯茎叶切碎长度小于 1cm 利于压实而且汁液容易渗出 润湿其表面,从而加速乳酸菌的繁殖,导致 PH、丁酸和挥发性 脂肪酸量都最低,但乳酸含量最高,起到抑制腐败菌的大量繁殖 而使损失率较小的作用。 11、水分控制试验 原料水分不足,不易压实,同存空气,会引起青贮料霉变; 水分过多,可溶性营养物质随渗出的汁液流失,同时窖底水分过 多,使其酸度太大,影响青贮料品质。通过试验表明青贮水分控 制在 65-70%,青贮效果最好,水分含量较高时可添加 10-15%的 糠麸或草糠调节水分。 12、辅料添加试验 设计了不同添加量的食盐+尿素+微生物添加剂组合,并确定 在木薯茎叶青贮中,每 100kg 材料添加 0.8-1.2kg 的尿素,0.2kg 的食盐,可有效防止靑贮料酸度过高,并提高采食率和消化率。 13、发酵时间及质量试验 6 青贮饲料在 20-35℃时均可发酵,最适宜温度为 30℃,气温 高发酵时间较短,气温低发酵时间稍长,青贮饲料在封窖 40-60 天后即可开窖饲喂。可通过外观、酸味、香气和质地。通过目测、 嗅闻、手感触摸进行质量鉴定,木薯青贮饲料质量鉴定标准见下 表 1。 表 1 木薯茎叶青贮饲料质量鉴定标准 项目 外观 优等 中等 黄绿色、绿色 褐黄色、暗绿色 酸味 酸味较多 香气 芳香味 质地 柔软稍湿润 酸味中等 芳香味稍有酪酸 味 柔软稍干或水稍 多 差等 褐色、黑色 酸味较少 臭味 干燥或粘结成块 14、饲喂青贮料量的控制试验 在合作单位全心公司引进饲养家畜进行饲喂量控制试验,结 果表明:开始饲喂时,要经过短期训饲。训饲方法可在空腹时先 喂青贮料,最初少喂,逐渐增加,或将青贮料与精料混拌后先喂, 然后再喂其他饲料,或将青贮料与草料拌匀饲喂。饲喂青贮饲料 的数量应考虑青贮饲料的品质、搭配饲料的种类,牲畜种类、生 理状态、年龄等,并确定了推荐日喂量,见下表。 表 2 各种家畜饲喂青贮料的推荐日喂量(kg) 家畜种类 适宜喂量 产乳牛 15—20 育成牛 9—20 役牛 10—20 肉牛 10—20 育肥牛 1.5 岁前 12—14 7 犊牛初期 5—9 犊牛后期 10—15 马、骡、驴 5—10 妊娠母猪 3—6 初产母猪 2—5 哺乳猪 2—6 育成猪 2—5 仔猪 1.5 月龄 开始训饲 羊 5—8 兔 0.5—2 鸡、鸭、鹅 0.2—1.5 以上试验均在保山市潞江镇开展,在相关试验研究及检测数 据的基础上,结合保山市木薯饲料生产加工和发展的实际,总结 提出本文件,并在保山市开展技术培训,指导生产应用,促进行 科研成果转化、产生效益。 六、重大意见分歧的处理依据和结果 本标准编写起草时征求了保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保山市质 量技术监督局、保山市农科所、保山学院、中国热科院、云南农 业大学等单位相关专家的建议,采纳了在编制过程中各方提出的 合理意见和建议。在征求意见阶段有关各方对标准的主要指标和 要素等方面无重大分歧。 七、作为推荐性标准或者强制性标准的建议及其理由(必要 项) 《木薯茎叶青贮技术规程》依据国家及云南省对地方标准的 相关管理规定制定,新规程的制定有效促进了云南木薯特色产业 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较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新规程实 8 施的过程也是在实践中积累经验、逐步改进的过程,建议将《木 薯茎叶青贮技术规程》作为推荐性地方标准发布。 八、贯彻标准的措施建议 建议在本标准发布后
DB5305-T 45-2020 木薯茎叶青贮技术规程 保山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2 13:45:49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