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123383108.8
(22)申请日 2021.12.2 9
(73)专利权人 宁夏华平科瑞能源化工有限公司
地址 751300 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同心
工业园区精细化工产业园同德大道西
侧太升路北侧
(72)发明人 甄志斌 赵军信 姜政 朱富和
(74)专利代理 机构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363
专利代理师 逯长明 许伟群
(51)Int.Cl.
F26B 17/20(2006.01)
F26B 23/10(2006.01)
F26B 25/00(2006.01)
F28D 7/04(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活性炭干燥用热源回收利用系统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活性炭干燥用热源
回收利用系统, 包括活性炭烘干装置、 沉降罐、 余
热回收罐, 活性炭烘干装置的内部设置有传送装
置, 活性炭烘干装置的一端设置有上料口, 所述
活性炭烘干装置上设置有下料口, 下料口的下部
设置有成 品仓, 活性炭烘干装置的顶部设置有烟
气收集罩, 烟气收集罩上连接设置有烟气输送
管, 烟气输送管与沉降罐连接, 沉降罐的顶部设
置有连接管, 连接管与余热回收罐连接, 余热回
收罐的内部设置有热气盘管, 余热回 收罐的顶部
设置有蒸汽排出管道, 余热回收罐的底部设置有
上水管。 在实际使用中, 热量回收再利用装置, 将
烘干活性炭设备中的高热废气的热量进行回收
再利用于活性炭的加热, 降低了成本, 实现了热
能的二次利用。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CN 216745350 U
2022.06.14
CN 216745350 U
1.一种活性炭干燥用热源回收利用系统, 其特征在于, 包括活性炭烘干装置(1)、 沉降
罐(2)、 余热回收罐(3), 所述活性炭烘干装置(1)的内部设置有传送装置(4), 所述活性炭烘
干装置(1)的一端设置有上料口(5), 所述活性炭烘干装置(1)上设置有下料口(7), 所述下
料口(7)的下部设置有成品仓(8), 所述活性炭烘干装置(1)的顶部设置有烟气收集罩(6),
所述烟气收集罩(6)上连接设置有烟气输送管(9), 所述烟气输送管(9)与沉降罐(2)连接,
所述沉降罐(2)的底部设置有排灰口(10), 所述沉降罐(2)的顶部设置有连接管(11), 所述
连接管(11)与余热回收罐(3)连接, 所述余热回收罐(3)的内部设置有热气盘管(12), 所述
热气盘管(12)与外部的排烟管道(13)连接, 所述余热回收罐(3)的顶部设置有蒸汽排出管
道(14), 所述 余热回收罐(3)的底部设置有上 水管(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性炭干燥用热源回收利用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余热
回收罐(3)内部设置有两条相互 交错的热气盘管(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性炭干燥用热源回收利用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活性
炭烘干装置(1)内部设置的传送装置(4)由设置的电机带动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性炭干燥用热源回收利用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活性
炭烘干装置(1)上 连接供热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性炭干燥用热源回收利用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气
盘管(12)均匀设置在余热回收罐(3)的内部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6745350 U
2一种活性炭干 燥用热源回收利用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涉及活性炭生产热交换设备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活性炭干燥用热
源回收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0002]活性炭, 是黑色粉末状或块状、 颗粒状、 蜂窝状 的无定形碳, 也有排列规整的晶体
碳。 活性炭中除碳元素外, 还包含两类掺和物: 一类是化学结合的元素, 主要 是氧和氢, 这些
元素是由于未完全炭化而残留在炭中, 或者在活化过程中, 外来的非碳元素与 活性炭表面
化学结合; 另一类掺和物是灰分, 它是活性炭的无机部分, 灰分在活性碳中易造成二次污
染。 活性炭由于具有较强的吸附性, 广泛应用于生产、 生活中。 活性炭生产中需要将活性炭
干燥。 目前使用的活性炭干燥装置是将热气从下部通入, 对上部堆放的活性炭进行干燥处
理, 活性炭堆起放置, 热气 很难对所有的活性炭均进 行干燥, 若 是将活性炭分批次少量倒入
进行干燥, 干燥的时间又太短, 干燥效果差 。
[0003]根据中国的能源政策以及我国贫油少气多煤 的能源资源现状, 在相当长时期内,
煤炭为主要一次能源。 为了保证中 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减少燃煤对 大气的污染, 必须大力
发展洁净煤技术, 煤气化是最重要的应用广泛的洁净煤技术, 而煤气化装置是煤气化系统
中最重要的设备。 当前带有余热锅炉的煤气化装置中气化炉本体水循环一般采用强制水循
环方式, 利用循环泵强制驱动水循环吸热。 由于循环泵长期运转耗电量巨大, 企业长期生产
运行成本高; 另外一旦断电或者水泵 出现故障, 气化炉必须停车, 以免因水循环不正常而导
致锅炉爆管、 炉体烧塌等事故。 气化炉一旦停车, 企业后续生产设备均要停车, 将给企业带
来巨大损失。 此外当前带有余热锅炉的煤气化装置主要设备为气化炉、 气化炉汽包、 余热锅
炉及余热锅炉汽包等, 气化炉与余热锅炉水循环系统独立, 两个汽包独立存在, 汽包制造成
本高, 因此当前带有余热锅炉的煤气化生产装置所具有的双汽包布置方式也存在设备成本
较高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活性炭干燥后的热气直接排放不能回收二次利
用导致热量流失的同时烟气污染环境的问题, 提供一种活性炭干燥用热源回收利用 系统,
其应用时所述的热量回收再利用装置, 将烘干活性炭设备中的高热废气的热量进 行回收再
利用于活性炭的加热, 降低了成本, 实现了热能的二次利用。
[0005]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 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活性炭干燥用热源回收利用系统, 包括活性炭烘干装置、 沉降罐、 余热回收
罐, 所述活性炭烘干装置的内部设置有传送装置, 所述活性炭烘干装置的一端设置有上料
口, 所述活性炭烘干装置上设置有 下料口, 所述下料口的下部 设置有成品仓, 所述活性炭烘
干装置的顶部设置有烟气收集罩, 所述烟气收集罩上连接设置有烟气输送管, 所述烟气输
送管与沉降罐连接, 所述沉降罐的底部 设置有排灰口, 所述沉降罐的顶部 设置有连接管, 所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16745350 U
3
专利 一种活性炭干燥用热源回收利用系统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4-03-03 12:24:08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