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12343 3403.X
(22)申请日 2021.12.3 0
(73)专利权人 河北小蜜蜂工具集团有限公司
地址 050800 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 县羊曲
线9号
(72)发明人 于华锋 任海霞 刘胜利 张聪聪
杨雪松 李亮 张亚洲
(74)专利代理 机构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专利代理师 张倚嘉
(51)Int.Cl.
F26B 17/04(2006.01)
F26B 25/00(2006.01)
F26B 25/04(2006.01)
F26B 25/02(2006.01)F26B 21/0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造粒烘干线
(57)摘要
本申请涉及一种造粒烘干线, 属于锯片生产
加工的技术领域, 其包括支架, 所述支架上设有
若干输送传 送带, 若干输送传送带自上而下依次
设置, 上下相邻的两个输送传送带的传送方向相
反; 各输送传送带的下料端均位于相邻下方输送
传送带的上料端的上方; 支架上设置有用于向顶
部的输送传 送带上方上料的上料传 送带; 上料传
送带的上表面朝向背离输送传送带的方向倾斜
向上设置; 支架上设有若干组用于对 金属颗粒进
行烘干的烘干组件, 烘干组件位于顶部输送传送
带的上方; 若干组烘干组件沿输送传送带的长度
方向间隔设置。 本申请具有提高金属颗粒的干燥
效率的效果。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5页
CN 216620588 U
2022.05.27
CN 216620588 U
1.一种造粒烘干线, 其特征在于: 包括支架(1), 所述支架(1)上设有若干输送传送带
(2), 若干输送传送带(2)自上而 下依次设置, 上下相邻的两个输送传送带(2)的传送方向相
反; 各输送传送带(2)的下料端均位于相邻下方输送传送带(2)的上料端的上方; 支架(1)上
设置有用于向顶部的输送传送带(2)上方上料的上料传送带(3); 上料传送带(3)的上表面
朝向背离输送传送带(2)的方向倾斜向上设置; 支架(1)上设有若干组用于对金属颗粒进 行
烘干的烘干组件(4), 烘干组件(4)位于顶部输送传送带(2)的上方; 若干组烘干组件(4)沿
输送传送带(2)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造粒烘干线, 其特征在于: 所述烘干组件(4)包括加热辊
(41)、 风机(42)、 风罩(43), 加热辊(41)设有若干个; 风罩(43)呈下开口设置, 风罩(43)固设
在支架(1)上, 风罩(43)位于输送传送带(2)的上方; 风罩(43)的下表面与输送传送带(2)间
留有间隙; 加热辊(41)的两端分别与风罩(43)正对的两个内侧壁固连; 风机(42)固设在支
架(1)上, 风机(42)的出风口和风 罩(43)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造粒烘干线, 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罩(43)相互背离的两个
外侧壁均固设有挡风板(431), 挡风板(431)的长度方向与输送传送带(2)的传送方向平行;
挡风板(431)底端的端面和输送传送带(2)的上表面平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造粒烘干线,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架(1)上设有用于对金
属颗粒进行打散的打散组件(5), 打散组件(5)位于烘干组件(4)靠近顶端输送传送带(2)的
上料端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造粒烘干线, 其特征在于: 所述打散组件(5)包括打散电
机(51)、 承 载板(52)、 搅拌柱(53), 承 载板(52)为圆盘状, 搅拌柱(53)设置有若干个; 打散电
机(51)固设在支架(1)上, 打散电机(51)的输出轴和承 载板(52)同轴固连; 承 载板(52)的下
表面和输送传送带(2)的上表 面平行, 各搅拌柱(53)间隔固设在承 载板(52)上, 搅拌柱(53)
靠近输送传送带(2)的上表面设置 。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造粒烘干线, 其特征在于: 各所述输送传送带(2)上方均
设有用于对金属颗粒进行摊平的摊平组件(6); 摊平组件(6)包括支撑板(61)、 摊平件(62),
摊平件(62)设有若干个; 支撑板(61)固设在支架(1)上, 支撑板(61)的长度方向与输送传送
带(2)的输送方向垂直; 摊平件(62)沿支撑板(6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摊平件(62)靠近输
送传送带(2)的上表面设置 。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造粒烘干线, 其特征在于: 相邻所述输送传送带(2)之间
设有用于使上方输送传送带(2)上的金属 颗粒传送至下方输送传送带(2)上的导 向板(7),
导向板(7)与上方输送传送带(2)之间留有供金属颗粒通过的下料口(71); 导向板(7)固设
在支架(1)上, 导向板(7)的底端靠 近下方输送传送带(2)的上表面设置 。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造粒烘干线,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向板(7)靠近上方输送
传送带(2)的表面固设有两个收拢板(72), 两个收拢板(72)相对设置, 两个收拢板(72)相对
的表面间的距离自上而下 逐渐减小。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6620588 U
2一种造粒烘干线
技术领域
[0001]本申请涉及锯片生产加工的技 术领域, 尤其是 涉及一种造粒烘干线。
背景技术
[0002]锯片是用于切割固体材料的薄片圆形刀具的统称。 锯片的刀头是由金属颗粒压制
成型的。 金属颗粒是 由混合的金属粉料经造粒机压制而成, 成型 的金属颗粒进行干燥后才
能进行刀头的压制成型。
[0003]现有的, 对金属颗粒进行干燥时, 工作人员将待干燥的金属颗粒均匀平铺在设置
在地面上的晾 晒平台上, 金属颗粒在晾 晒平台的上表面进行自然风干 。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 术, 发明人认为存在有金属颗粒干燥效率低下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0005]为了提高金属颗粒的干燥效率, 本申请提供一种造粒烘干线。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造粒烘干线采用如下技 术方案:
[0007]一种造粒烘干线, 包括支架, 所述支架上设有若干输送传送带, 若干输送传送带自
上而下依 次设置, 上下相邻的两个输送传送带 的传送方向相反; 各输送传送带 的下料端均
位于相邻下方输送传送带的上料端的上方; 支架上设置有用于向顶部的输送传送带上方上
料的上料传送带; 上料传送带 的上表面朝向背离输送传送带 的方向倾斜向上设置; 支架上
设有若干组用于对金属颗粒进行烘干的烘干组件, 烘干组件位于顶部输送传送带 的上方;
若干组烘干组件沿输送传送带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造粒机制 得的金属颗粒掉落至上料传送带的上料端, 上
料传送带将金属颗粒传送至位于顶部的输送传送带的上料端, 输送传送带带动金属颗粒向
靠近自身下料端的方向移动, 金属颗粒经过各烘干组件时, 各烘干组件依 次对金属颗粒进
行烘干, 直至金属颗粒从所在输送传送带的下料端自由掉落至相 邻下方的输送传送带的上
料端; 位于下方的输送传送带带动金属颗粒向自身 下料端的方向移动, 移动时, 金属颗粒在
输送传送带上进 行冷却, 金属颗粒再次从所在输送传送带的下料端自由掉落至下方的输送
传送带上, 重复上述动作, 直至金属颗粒掉落至底部的输送传送带上, 工作人员在底部的输
送传送带 的下料端进行金属颗粒 的收集, 完成了金属颗粒 的干燥, 提高了金属颗粒 的干燥
速率。
[0009]可选的, 所述烘干组件包括加热辊、 风机、 风罩, 加热辊设有若干个; 风罩呈下开口
设置, 风罩固设在支架上, 风罩位于输送传送带的上方; 风罩的下表面与输送传送带间留有
间隙; 加热辊的两端分别与风罩正对的两个内侧壁固连; 风机固设在支架上, 风机的出风口
和风罩连通。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烘干组件对金属颗粒进行烘干时, 启动风机, 风机吹出的
风通过加热辊的加热后到达金属颗粒, 热风对金属颗粒进行烘干, 提高了金属颗粒 的干燥
速率。说 明 书 1/5 页
3
CN 216620588 U
3
专利 一种造粒烘干线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4-03-03 12:24:02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