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全文最新的团体标准 提供单次或批量下载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123452615.2 (22)申请日 2021.12.31 (73)专利权人 宁波瀚晟传动技 术有限公司 地址 315103 浙江省宁波市高新区新 梅路 518号6号厂房 (72)发明人 贾少林 金海增 陈学江 马永洲  侯大勇 李丰年  (74)专利代理 机构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 司 33102 专利代理师 叶桂萍 (51)Int.Cl. B23Q 3/06(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适用于薄壁 零件的夹具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 于薄壁零件的夹 具, 包括底座,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间隔设置在底 座上的至少两个用于抵紧薄壁零件内筒壁的第 一抵紧机构, 以及间隔设置在底 座上的至少两个 用于抵紧薄壁零件外筒壁的第二抵紧机构, 第一 抵紧机构和第二抵紧机构一一对齐设置且能相 互靠近或者远离以调节两者的距离; 与现有技术 相比,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一一对齐设置的 第一抵紧机构和第二抵紧机构, 使得第一抵紧机 构和第二抵紧机构在夹紧薄壁零件的同时又能 使两者的作用力相互抵消, 从而使得薄壁零件在 夹紧的同时又不会因受力而变形, 另外, 第一抵 紧机构和第二抵紧机构能相互靠近或者远离使 得该夹具能够适用不同壁厚的薄壁零件, 增加了 夹具的通用性。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4页 CN 216681249 U 2022.06.07 CN 216681249 U 1.一种适用于薄壁零件的夹具, 包括底座(2),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间隔设置在所述底 座(2)上的至少两个用于抵紧薄壁零件(1)内筒壁(11)的第一抵紧机构(4), 以及间隔设置 在所述底座(2)上的至少两个用于抵紧薄壁零件(1)外筒壁(12)的第二抵紧机构(5), 所述 第一抵紧机构(4)和所述第二抵紧机构(5)一一对齐设置且能相互靠近或者远离以调节两 者的距离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薄壁零件的夹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抵紧机构(4) 包括用于连接所述底座(2)的第一连接件(41), 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件(41)上并能相 对所述第一连接件(41)移动以抵紧薄壁零件(1)内筒壁(11)的第一抵紧件(42), 对应地, 所 述第二抵紧机构(5)包括用于连接所述底座(2)的第二连接件(51), 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二连 接件(51)上并能相对所述第二连接件(51)移动以抵紧薄壁零件(1)外筒壁(12)的第二抵紧 件(5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薄壁零件的夹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 一连接件(41)的 截面呈“L”形, 包括用于连接所述底座(2)的第一横向部(411)以及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抵紧 件(42)的第一竖向部(412), 所述第一竖向部(412)开设有供所述第一抵紧件(42)旋入的螺 纹孔; 对应地, 所述第二连接件(51)的截面呈 “L”形, 包括用于连接所述底 座(2)的第二横向 部(511)以及用于连接所述第二抵紧件(52)的第二竖 向部(512), 所述第二竖 向部(512)开 设有供所述第二抵紧件(52)旋入的螺纹孔。 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意一项所述的适用于薄壁零件的夹具, 其特征在于: 薄壁零件 (1)包括被所述第一抵紧机构(4)和所述第二抵紧机构(5)夹紧的筒体(13), 以及连接在筒 体(13)下周缘并向远离自身轴线方向翻转的翻边(14); 还包括间隔设置在所述底座(2)上 并用于定位薄壁零件(1)之翻边(14)的至少两个定位环(3), 以及沿所述定位环(3)外周壁 间隔设置在所述底 座(2)上的压紧板(6), 所述压紧板(6)能与所述定位环(3)配合以压紧薄 壁零件(1)的翻边(14), 从而限制薄壁 零件(1)的轴向位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适用于薄壁零件的夹具,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能穿过所述压 紧 板(6)并能将所述压紧板(6)锁定在压紧状态的锁定件(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适用于薄壁零件的夹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紧板(6)开设有 供所述锁定件(7)穿过的腰孔(6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适用于薄壁零件的夹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 一抵紧件(42)及 所述第二抵紧件(52)为头 部呈球型或者半球型的螺 栓。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6681249 U 2一种适用于薄壁零件的夹具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 涉及工装夹具技 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薄壁 零件的夹具。 背景技术 [0002]薄壁零件通常指的是壁厚小于3mm的零件, 薄壁零件因其重量轻, 节约材料, 结构 紧凑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 但是由于该类零件壁 厚太薄而使得刚性较差, 尤其是对于如图1 所示的长筒类薄壁零件1' 而言, 在装夹过程中极易发生变形; 为此, 在加工过程中, 为了保 证薄壁零件1' 的加工精度, 不能使用常规的夹紧方式, 只能根据加工作业人员的经验来控 制夹紧力, 且为了避免因夹紧力过大而使薄壁零件1' 变形, 加工作业人员常常将夹紧力控 制在较小的范围内; 而在机床加工中, 主轴的高速转动会产生较大 的离心力, 在此状态下, 薄壁零件1' 会因夹紧力太小而被甩出机床, 从而产生安全隐患; 虽然降低主轴旋转速度可 以避免安全隐患但又会使得加工效率低下, 另外现有的夹具中常常只能夹紧一种壁 厚的薄 壁零件, 适用范围较小, 为此, 需要对现有技 术作进一 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能够高效且 安全地夹紧不同壁厚的薄壁零件的适用于薄壁零件的夹具, 尤其适用于壁厚小于3mm的薄 壁零件。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该适用于薄壁零件的夹具, 包括底座,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间隔设置在所述底座上 的至少两个用于抵紧薄壁零件内筒 壁的第一抵紧机构, 以及间隔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至少两个用于抵紧薄壁零件外筒壁的第 二抵紧机构, 所述第一抵紧机构和所述第二抵紧机构一一对齐设置且能相互靠近或者远离 以调节两者的距离 。 [0005]为了更好地夹紧薄壁零件, 优选地, 所述第一抵紧机构包括用于连接所述底座的 第一连接件, 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件上并能相对所述第一连接件移动以抵紧薄壁零件 内筒壁的第一抵紧件, 对应地, 所述第二抵紧机构包括用于连接所述底座的第二连接件, 以 及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件上并能相对所述第二连接件移动以抵紧薄壁零件外筒壁的第二 抵紧件。 [0006]为了更好地连接第一抵紧件和第二抵紧件, 优选地, 所述第一连接件的截面呈 “L” 形, 包括用于连接所述底座的第一横向部以及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抵紧件的第一竖向部, 所 述第一竖向部开设有供所述第一抵紧件旋入的螺纹孔; 对应地, 所述第二连接件的截面呈 “L”形, 包括用于连接所述底座的第二横向部以及用于连接所述第二抵紧件的第二竖向部, 所述第二竖向部开设有供 所述第二抵紧件旋入的螺纹孔。 [0007]通过第一抵紧件和第二抵紧件已经能将薄壁零件1夹紧在底座上, 但是为了夹紧 的牢固, 第一抵紧件和第二抵紧件需要向薄壁零件施加较大 的抵紧力, 为了更好地保护 薄 壁零件, 防止 薄壁零件在加工过程中发生变形, 优选地, 薄壁零件包括被所述第一抵紧机构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16681249 U 3

PDF文档 专利 一种适用于薄壁零件的夹具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一种适用于薄壁零件的夹具 第 1 页 专利 一种适用于薄壁零件的夹具 第 2 页 专利 一种适用于薄壁零件的夹具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4-03-03 12:23:06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