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123382321.7
(22)申请日 2021.12.2 9
(73)专利权人 北京钢研高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大柳树 南村19
号
(72)发明人 陈琨 赵南南 梁啸
(74)专利代理 机构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
所(特殊普通 合伙) 11463
专利代理师 刘文强
(51)Int.Cl.
B25H 1/16(2006.01)
B25B 11/00(2006.01)
F25D 31/00(2006.01)
F25D 17/06(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工件降温支撑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工件降温支撑装置,
涉及工件降温冷却技术领域, 包括: 上框架、 外立
柱、 内立柱、 风扇支撑棍和高铝砖; 通过在上框架
上开设砖槽, 在砖槽中放置高铝砖, 热处理后的
工件吊放到高铝砖上, 由于内立柱能够在外立柱
内滑动, 改变内立柱和外立柱的整体长度, 调整
上框架的高度, 进而调节工件冷却时的高度, 且
在内立柱上设置风扇支撑棍, 便于风扇的安装固
定, 实现了在保证工件降温效果的前提下, 简化
操作过程, 且灵活性更强, 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
在的降温装置操作繁琐, 灵活性差, 不能满足全
部降温工艺的要求的技 术问题。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4页
CN 216464490 U
2022.05.10
CN 216464490 U
1.一种工件降温支撑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 上框架(100)、 外立柱(200)、 内立柱
(300)、 风扇支撑棍(40 0)和高铝砖(5 00);
所述内立柱(300)的一端伸入到所述外立柱(200)中, 所述内立柱(300)的另一端与所
述上框架(100)连接, 所述上框架(100)上设置有砖槽(110), 所述高铝砖(500)放置于所述
砖槽(110)中, 所述内立柱(300)能够在所述外立柱(200)中滑动, 以调节所述上框架(100)
的高度位置;
所述风扇支撑棍(400)与所述内立柱(300)连接, 所述风扇支撑棍(400)被用于固定风
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件降温支撑装置, 其特 征在于,
所述外立柱(200)具有滑动槽, 所述 内立柱(300)的宽度尺寸小于所述滑动 槽的内径尺
寸, 所述内立柱(3 00)伸入到所述滑动槽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件降温支撑装置, 其特 征在于,
所述工件降温支撑装置还 包括支撑梁(6 00);
所述外立柱(200)设置有四个, 所述外立柱(200)分别位于所述上框架(100)的四角, 且
任意相邻两个所述外立柱(20 0)之间均设置有所述支撑梁(6 0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件降温支撑装置, 其特 征在于,
所述外立柱(200)上设置有外连接孔(210), 所述内立柱(300)上设置有内连接孔
(310), 螺 丝依次穿过 所述外连接孔(210)和所述内连接孔(310)。
5.根据权利要求 4所述的工件降温支撑装置, 其特 征在于,
所述外连接孔(210)设置有多个, 多个所述外连接孔(210)沿着所述外立柱(200)的长
度方向均匀间隔设置;
所述内连接孔(310)设置有多个, 多个所述内连接孔(310)沿着所述内立柱(300)的长
度方向均匀间隔设置 。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件降温支撑装置, 其特 征在于,
所述工件降温支撑装置还 包括底座板(70 0);
所述底座板(70 0)安装于所述外立柱(20 0)的底部 。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工件降温支撑装置, 其特 征在于,
所述工件降温支撑装置还 包括万向轮(80 0);
所述万向轮(80 0)设置于所述底座板(70 0)上。
8.根据权利要求7 所述的工件降温支撑装置, 其特 征在于,
所述底座板(70 0)的材料设置为 碳钢板材, 所述底座板(70 0)的厚度不小于 5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件降温支撑装置, 其特 征在于,
所述风扇支撑棍(40 0)均匀分布于所述外立柱(20 0)的内侧。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件降温支撑装置, 其特 征在于,
所述上框架(100)、 所述外立柱(200)、 所述内立柱(300)和所述支撑梁(600)均采用槽
钢制作。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6464490 U
2工件降温支撑装 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 涉及工件降温冷却技 术领域, 尤其是 涉及一种工件降温支撑装置 。
背景技术
[0002]在正常工作状态下, 在经过热处理出炉后的工件有降温的过程, 最常用的降温要
求通常有空冷和风冷。 目前, 在工件热处理出炉后进行空冷和风冷降温时要使用不同的方
法和装置 。
[0003]风冷时要使用夹具夹住工件再对工件进行吹风, 不仅要占用吊车, 而且工件降温
不均匀, 特别是工件中心风冷速度偏慢, 而空冷时使用的装置灵活性不够。 因此, 原有的降
温装置操作繁琐, 灵活性差, 趋 于落后, 不能满足全部降温工艺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件降温支撑装置, 以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
降温装置操作繁琐, 灵活性差, 不能满足全部降温工艺的要求的技 术问题。
[0005]第一方面,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工件降温支撑装置, 包括: 上框架、 外立柱、 内立柱、
风扇支撑棍和高铝砖;
[0006]所述内立柱的一端伸入到所述外立柱中, 所述内立柱的另一端与所述上框架连
接, 所述上框架上设置有砖槽, 所述高铝砖放置于所述砖槽中, 所述内立柱能够在所述外立
柱中滑动, 以调节所述上框架的高度位置;
[0007]所述风扇支撑棍与所述内立柱连接, 所述 风扇支撑棍被用于固定风扇。
[0008]在可选的实施方式 中,
[0009]所述外立柱具有滑动槽, 所述内立柱的宽度尺寸小于所述滑动槽的内径尺寸, 所
述内立柱伸入到所述滑动槽中。
[0010]在可选的实施方式 中,
[0011]所述工件降温支撑装置还 包括支撑梁;
[0012]所述外立柱设置有四个, 所述外立柱分别位于所述上框架的四角, 且任意相邻两
个所述外立柱之间均设置有所述支撑梁。
[0013]在可选的实施方式 中,
[0014]所述外立柱上设置有外连接孔, 所述内立柱上设置有内连接孔, 螺丝依次穿过所
述外连接孔和所述内连接孔。
[0015]在可选的实施方式 中,
[0016]所述外连接孔设置有多个, 多个所述外连接孔沿着所述外立柱的长度方向均匀间
隔设置;
[0017]所述内连接孔设置有多个, 多个所述内连接孔沿着所述内立柱的长度方向均匀间
隔设置。
[0018]在可选的实施方式 中,说 明 书 1/5 页
3
CN 216464490 U
3
专利 工件降温支撑装置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4-03-03 12:22:50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