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全文最新的团体标准 提供单次或批量下载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221501150.7 (22)申请日 2022.06.15 (73)专利权人 佛山电器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汾江北 路64号 (72)发明人 蔡泽锋 朱奕光 梁土严 钟观平  莫家悦  (74)专利代理 机构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 限公司 4 4205 专利代理师 甘永恒 (51)Int.Cl. F21S 8/04(2006.01) F21V 23/00(2015.01) F21V 31/0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吸顶灯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吸顶灯, 包括: 外壳; 光源驱动板, 其位于所述外壳内, 所述光源驱动 板的底侧设置有插接孔; 接线端子, 其一侧设置 有接线槽, 所述接线端子的顶侧连接有插针, 所 述插针连接于所述插接孔内; 光源组件, 其位于 所述外壳内, 所述光源组件可透过所述外壳向外 出光, 本实用新型免除了接线端子到光源驱动板 的电线连接线, 降低了生产成本, 而接线端子连 接至光源驱动板上的操作可利用机械自动化操 作, 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3页 CN 217928495 U 2022.11.29 CN 217928495 U 1.一种吸顶灯, 其特 征在于: 包括: 外壳; 光源驱动板(10 0), 其位于所述外壳 内, 所述光源驱动板(10 0)的底侧设置有插接孔; 接线端子(200), 其一侧设置有接线槽(230), 所述接线端子(200)的顶侧连接有插针 (210), 所述插针(210)连接 于所述插接孔内; 光源组件(3 00), 其位于所述外壳 内, 所述光源组件(3 00)可透过 所述外壳向外出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顶灯,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线端子(200)的一侧设置有 至少两个沿直线 方向排列的接线槽(230), 任意相 邻的两个所述接线槽(230)之间设置有挡 片(220), 所述挡片(2 20)沿远离所述接线槽(23 0)的方向伸出 所述接线 端子(200)之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顶灯,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顶板(410)与保护盖(420), 所述顶板(410)连接于所述外壳的内顶面, 所述保护盖(420)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顶板 (410)的底侧, 所述光源驱动板(100)连接于所述顶板(410)的底侧并位于所述保护盖(420) 内, 所述保护盖(420)的一侧凹设有避让槽(421), 所述接线端子(200)位于所述避让槽 (421)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顶灯,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 壳的内顶侧连接有接地端子 (50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顶灯, 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源组件(300)包括灯板(310) 与透镜(320), 所述灯板(310)连接于所述外壳的内顶侧, 所述灯板(310)的底侧具有多个灯 珠, 所述透镜(320)连接于所述灯板(310)的底侧, 所述灯珠可透过所述透镜(320)向外出 光。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吸顶灯, 其特征在于: 所述透镜(320)正对多个所述灯珠 的位置均具有向下凸起的凸腔(321), 多个所述灯珠一对一 地位于多个所述凸腔(321)内。 7.根据权利 要求5所述的一种吸顶灯,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包括灯盘(610)、 可拆卸地 连接于所述灯盘(610)底侧的灯罩(620), 所述光源驱动板(100)与所述光源组件(300)均连 接于所述灯盘(610)的底侧, 所述 光源组件(3 00)可透过 所述灯罩(620)向外出光。 8.根据权利 要求7所述的一种吸顶灯, 其特征在于: 所述灯盘(610)上设置有进线口, 所 述灯盘(610)的底侧连接有护线环(70 0), 所述进 线口正对于所述护线环(70 0)的中心。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7928495 U 2一种吸顶灯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 涉及一种灯具, 尤其涉及一种吸顶灯。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吸顶灯将电源输入其内部时, 一般是在灯盘上单独摆放一个三位端子对接 电线, 再通过输入线对接到光源驱动, 这种接线端子安装方式安装步骤多, 需人工操作, 效 率较低, 同时接线 端子不能直接连接光源驱动上, 需用电线连接过渡, 增 加电线使用成本 。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顶灯, 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 术问题, 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 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 [0005]一种吸顶灯, 包括: 外壳; 光源驱动板, 其位于所述外壳内, 所述光源驱动板的底侧 设置有插接孔; 接线端子, 其一侧设置有接线槽, 所述接线端子的顶侧连接有插针, 所述插 针连接于所述插接孔内; 光源组件, 其位于所述外壳内, 所述光源组件可透过所述外壳 向外 出光。 [0006]该技术方案至少 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接线端子通过插针与接线槽 的配合连接, 可定位并连接至光源驱动板上, 外设的电源接线可插入至接线槽内, 从而实现输入电源直 接连接到光源驱动板上, 如此免除了接线端子到光源驱动板的电线连接线, 降低了生产成 本, 而接线 端子连接 至光源驱动板上的操作可利用机 械自动化操作, 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000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接线端子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两个沿直线方 向排列的接线槽, 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接线槽之间设置有挡片, 所述挡片沿远离所述接线 槽的方向伸出所述接线端子之外。 挡片向外突出于接线槽, 方便两个端子分别插入两个相 邻的接线槽时相互分离, 还可提升绝缘效果, 通过这样的设计能有效解决吸顶灯上 的接线 游离丝防触电及短路的风险。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 的进一步改进,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顶板与保护盖, 所述顶板连 接于所述外壳的内顶面, 所述保护盖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顶板的底侧, 所述光源驱动板连 接于所述顶板的底侧并位于所述保护盖内, 所述保护盖的一侧凹设有避让槽, 所述接线端 子位于所述避 让槽内。 光源驱动板连接在顶板, 通过顶板连接至外壳, 从而实现相对固定在 外壳内, 利用顶板可提高光源驱动板与外壳之间的隔离效果, 而保护盖则盖合在光源驱动 板之外, 并连接至顶板上, 保护盖的一侧凹设形成避让槽, 可对接线端子进行避让, 并露出 光源驱动板连接 至接线端子的部分。 [000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 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外壳的内顶侧连接有接地端子。 独立设计 的接线端子可方便实现自动化 生产, 加强漏电保护。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 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光源组件包括灯板与透镜, 所述灯板连接 于所述外壳的内顶侧, 所述灯板的底侧具有多个灯珠, 所述透镜连接于所述灯板的底侧, 所说 明 书 1/4 页 3 CN 217928495 U 3

PDF文档 专利 一种吸顶灯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一种吸顶灯 第 1 页 专利 一种吸顶灯 第 2 页 专利 一种吸顶灯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4-03-03 12:22:38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