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全文最新的团体标准 提供单次或批量下载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123079024.5 (22)申请日 2021.12.09 (73)专利权人 隆永川 地址 510080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新 南街 22号504房 专利权人 隆昊麟 (72)发明人 隆永川 隆昊麟  (74)专利代理 机构 广州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44261 专利代理师 张文雄 (51)Int.Cl. F16M 11/04(2006.01) F16M 11/08(2006.01) F16M 11/18(2006.01) F16M 11/20(2006.01)(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 专利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智能步行机构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步行机构, 其特征 在于: 包括固定架和搭载平台, 在固定架的两侧 底面各设有一导轨, 在固定架的两侧内侧各设有 滑轨, 搭载平台通过导轨和滑轨连接在固定支撑 架上, 形成步进式滑动连接结构; 在搭载平台的 底面连接有转向盘, 该转向盘的底 面设有升降式 支撑脚以构成升降结构、 连接有转向盘电机以构 成旋转结构; 升降式支撑脚的伸缩 杆连接有伸缩 驱动结构, 构成固定支撑架和搭载平台整体的 升/降式旋转驱动结构; 在搭载平台内设有步进 控制器和步进电机, 步进电机的控制输入端 连接 步进控制器的控制信号输出端、 动力输出端通过 连杆连接导轨。 具有适宜在凹凸不平的场地行 走、 功能多样、 适用范围大等特点。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2页 CN 216715660 U 2022.06.10 CN 216715660 U 1.一种智能步行机构, 其特征在于: 包括 固定支撑架(8)和搭载平台(4), 在固定支撑架 (8)的两侧底面各设有一导轨(7), 在固定支撑架(8)的两侧内侧各设有滑轨(6), 搭载平台 (4)通过所述导轨(7)和滑轨(6)连接在固定支撑架(8)上, 形成步进式滑动连接结构; 在搭 载平台(4)的底面连接有转向盘(13), 该转向盘(13)的底面设有升降式支撑脚(10)以构成 升降结构, 该转向盘(13)连接有转向盘电机(9)以构成旋转结构; 升降式支撑脚(10)的伸缩 杆连接有伸缩驱动结构, 以构成固定支撑架(8)和搭载平台(4)整体的升/降式旋转结构驱 动结构; 在搭载平 台(4)内设有步进或侍服控制器(3)和步进或侍服电机(12), 所述步进或 侍服电机(12)的控制输入端连接步进或侍服控制器(3)的控制信号输出端、 动力输出端通 过连杆连接导轨(7), 步进或侍服控制器(3)具有信号输入端以接收输入信号, 步进或侍服 控制器(3)根据输入信号控制步进或侍服电机(12)正/反转, 以驱动搭载平台(4)前进或后 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步行机构, 其特征在于: 升降式支撑脚(10)的伸缩杆 连接的伸缩驱动结构为有丝杆驱动结构, 该丝杆驱动结构由升降驱动电机(11)和滚珠丝杆 (14)连接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步行机构, 其特征在于: 设置在固定支撑架(8)的两 侧底面的导轨(7)由皮带传动结构、 滑动结构、 蜗轮/蜗杆构成, 与所述导轨(7)对应, 连接步 进或侍服电机(12)的连杆的两端各设有皮带轮、 滑轮或蜗轮/蜗杆, 以构成皮带轮、 滑轮或 蜗轮/蜗杆步行 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智能步行机构, 其特征在于: 在搭载平台(4)与滑轨 (6)的连接处设有至少二块滑块(5), 通过滑块(5)与滑轨(6)的滑动连接, 构成定向滑动连 接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智能步行机构, 其特征在于: 升降式支撑脚(10)的伸 缩杆连接的伸缩驱动结构为蜗轮/蜗杆驱动结构, 该蜗轮/蜗杆驱动结构由升降驱动电机 (11)和蜗轮/蜗杆 结构连接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智能步行机构, 其特征在于: 设置在固定支撑架(8)的 两侧底面的导轨(7)由齿轨构成, 与所述齿轨对应, 连接步进或侍服电机(12)的连杆的两端 各设有一啮合齿, 以构成啮合式齿轮步行 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智能步行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进或侍服控制器 (3)为带若干个输入/输出端口的单片机芯片, 该单片机芯片的一个I/O端口构成信号输入 端, 该信号输入端外接PLC控制系统的信号输出端或者连接位置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 当连 接位置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时, 所述 位置传感器设置在搭 载平台(4)的前端面。 8.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智能步行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搭载平台(4)具有安 装机械设备端口, 以安装建筑机 械设备、 农业机 械设备。 9.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智能步行机构, 其特征在于: 固定支撑架(8)具有四根 固定定位脚, 设置在固定支撑架(8)的四个角位置; 所述升降式支撑脚(10)由四根伸缩脚连 接构成, 该四根伸缩脚连接成 “工”字型。 10.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智能步行机构, 其特征在于: 智能步行机构的动力由 步进或待服电机提供, 具体是: 步进或待服电机的电源输入端连接电池、 外接电源或内燃发 电机的电源输出端。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6715660 U 2一种智能步行机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是涉及一种步行机构, 尤其是涉及一种智能步行机构, 特别适用于在 特殊地形地貌下自主行 走。 属于智能机构设备技 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随着人力成本 的不断升高, 一些体力劳动会逐渐被机械所替代已是大势所趋, 特 别是工作环境恶劣的场景如建筑工地、 室外农田等。 现有的机械设备基本上是以轮子或履 带驱动行走, 这些设备在虽然生产实践中发挥了重量的作用, 但在一些特殊的地形地貌上, 传统的轮子或履带行走方式不适合。 因此, 传统的轮子或履带驱动 设备存在如下问题: (1) 不适宜在凹凸不平的场地行走。 例如像己铺好钢筋网格的工地和己长出植物的农田, 轮子 或者履带那种无 空隙的碾压行走方式, 会对行走的路径下的钢筋网格、 植物造成破坏; 在凹 凸不平的场地行走容易发生倾覆事故; 因此不适宜在凹凸不平的场地行走。 (2)功能单一、 适用范围小。 传统的轮子或履带驱动设备一般只有单一功 能, 不具有设定功 能之外的功 能 结构。 (3)不具有智能控制结构, 不 适宜特殊的地形地貌场景 下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是为了解决现有轮子或履带驱动设备存在 不适宜在凹凸不平 的场地行走、 功能单一、 适用范围小等问题, 提供一种智能步行机构。 具有适宜在凹凸不平 的场地行 走、 功能多样、 适用范围大等 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技 术进步。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采取如下技 术方案达到: [0005]一种智能步行机构, 其结构特点在于: 包括固定支撑架和搭载平台, 在固定支撑架 的两侧底面各设有一导轨, 在固定支撑架的两侧内侧各设有滑轨, 搭载平台通过所述导轨 和滑轨连接在固定支撑架上, 形成步进式滑动连接结构; 在搭载平台的底面连接有转向盘, 该转向盘的底面设有升降式支撑脚以构成升降结构, 该转向盘连接有转向盘电机以构成旋 转结构; 升降式支撑脚的伸缩杆连接有伸缩驱动结构, 以构成固定支撑架和搭载平台整体 的升/降式旋转结构驱动结构; 在搭载平台内设有步进控制器和步进电机, 所述步进或侍服 电机的控制 输入端连接步进控制器的控制信号输出端、 动力输出端通过连杆连接导轨, 步 进或侍服控制器具有信号输入端以接收输入信号, 步进或侍服控制器根据输入信号控制步 进或侍服电机正/反转, 以驱动搭 载平台前进或后退。 [0006]进一步地, 在搭载平台与滑轨 的连接处设有至少二块滑块, 通过滑块与滑轨 的滑 动连接, 构成定向滑动连接结构。 [0007]进一步地, 升降式支撑脚的伸缩杆连接 的伸缩驱动结构为有丝杆驱动结构, 该丝 杆驱动结构由升降驱动电机和滚珠丝杆 连接构成。 [0008]进一步地, 升降式支撑脚的伸缩杆连接的伸缩驱动结构为蜗轮/蜗杆驱动结构, 该 蜗轮/蜗杆驱动结构由升降驱动电机和蜗轮/蜗杆 结构连接构成。 [0009]进一步地, 设置在固定支撑架的两侧底面的导轨可以由齿轨构成, 与所述齿轨对说 明 书 1/5 页 3 CN 216715660 U 3

PDF文档 专利 一种智能步行机构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一种智能步行机构 第 1 页 专利 一种智能步行机构 第 2 页 专利 一种智能步行机构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4-03-03 12:21:23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